1943年山东栖霞,20名八路军正在吃饭。突然3架敌机俯冲而来,班长慌忙大喊:“不准开枪,做好隐蔽!”谁料,他话音刚落,18岁战士宋岭春迅速举枪,砰砰砰!擅自开了火。
1925年1月,宋岭春出生在山东平度县大杨召村。
村子四周群山环绕,野生动物众多。为了给家里增加一些收入,年幼的宋岭春常常带着父亲那把老旧的猎枪上山打猎。
长期的打猎生活,让宋岭春练就了过人的枪法。他能在百步之外准确击中奔跑的野兔,甚至能一枪命中树上的飞鸟。
1940年,抗日战争进入最艰难的时期。15岁的宋岭春听说八路军在招募新兵,便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两年后,17岁的宋岭春正式加入八路军。他的枪法很快引起了连队长官的注意。在一次射击考核中,宋岭春连续命中了300米外的所有靶子。
因为出色的射击技能,宋岭春获得了特殊待遇。连队将最好的一支三八式步枪分配给了他,还给了他40发子弹,而其他战士平均只有4发子弹。
在战场上,宋岭春的枪法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多次成功狙击日军哨兵,为部队的行动提供了有力支持。
仅仅用了一年时间,18岁的宋岭春就从一名普通士兵被提拔为营长,管理着500人的队伍。这在当时的八路军中是极为罕见的。
1943年1月到10月期间,宋岭春带领部队参加了十多次大小战役。他善于利用地形地貌,采用伏击和狙击的方式作战,单人就击毙了23名日军。
在这些战斗中,他击毙的不仅有普通士兵,还包括多名日军大队长、中队长和小队长。宋岭春的名字,很快在胶东地区传开了。
1943年9月的一天,山东栖霞县的一个小山村格外宁静。二十多名八路军战士正在村中休整,准备吃午饭。
突然,天空中传来一阵轰鸣声。四架日军Ki-51攻击机呼啸而来,打破了村子的宁静。
这种Ki-51攻击机是日军专门用来对付八路军的武器。它的飞行速度较慢,但在当时的战场上,对没有防空武器的八路军来说依然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班长立即下令全体隐蔽,不准开枪还击。这是八路军的铁律:步兵不准擅自射击飞机。
原因很简单,用步枪射击飞机不仅浪费宝贵的弹药,而且容易暴露目标。更重要的是,射向天空的子弹落下时,可能会伤及友军和群众。
日军飞行员看到地面没有还击,变得更加肆无忌惮。其中一架飞机降低高度,在山坡上空盘旋,准备发动攻击。
飞机飞得如此之低,以至于地面的战士们能清晰地看到机翼上的太阳旗。飞行员甚至探出头来张望,显得极为嚣张。
18岁的宋岭春默默观察着敌机的动向。作为一名神枪手,他发现敌机每次转弯时,飞行员都会探出头来观察地形。
这是一个可以利用的战机。当敌机再次转弯,朝着宋岭春的方向飞来时,他迅速举起了手中的三八大盖。
宋岭春瞄准了飞行员的头部。当敌机距离最近时,他果断扣动扳机。一声清脆的枪响后,飞机突然失去了控制。
日军飞机摇晃了几下,随后直接坠向地面,发生了剧烈的爆炸。剩下的三架飞机见状,立即调头逃离了战场。
这一枪不仅打落了一架敌机,更打出了八路军战士的勇气和智慧。宋岭春虽然违反了军规,但他抓住战机,创造了步枪击落飞机的战例。
这个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胶东军区。许世友司令员得知后,专门派人把宋岭春接到司令部,亲自接见了这位年轻的神枪手。
宋岭春用三八大盖击落日军飞机的事迹,在中国抗战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一战例证明,在特定条件下,轻武器也能对空中目标造成致命打击。
在这次战斗之后,八路军开始重视神枪手在对空作战中的作用。首长为了保护宋岭春的安全,特意为他配备了一名警卫员。
宋岭春的战例被收入军事教材,成为八路军战术创新的典型案例。这种个人英勇与战术创新相结合的作战方式,丰富了八路军的作战经验。
这支击落日军飞机的三八大盖步枪,现在被收藏在博物馆里。它不仅是一件珍贵的历史文物,更是中国军人智慧和勇气的见证。
宋岭春的故事并没有随着这次战斗结束。在之后的战斗中,他继续发挥着神枪手的作用。到1947年,他在一次战斗中身受重伤。
建国后,宋岭春转业到地方,成为一名火车站副站长。1979年,在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时任广州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再次接见了他。
时过境迁,当年那个18岁的少年如今已是97岁的老人。但他的事迹一直被人们传颂,成为抗日战争中普通士兵创造奇迹的经典案例。
近年来,宋岭春击落敌机的故事被搬上银幕。吴京导演的电影《乘风》中就有类似的情节,引发了观众对这段历史的关注和讨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