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城记智库雨林

作为城市的观察者和记录者,我们因感受西安正“变暖变湿”,并为此提出“苔藓指数”的判断方式。

因为气象自身特点,详细和目标数据获取有限。不过,我们“相信水滴石穿”力量,自2019年开始自发进行勘察、研究和对比,与相关部门“隔空喊话”,并通过各种渠道呼吁“重估西安雨量”

根据西安气象相关专题结论,再结合“省市口径统一”的做法,西安气候已进入新周期。

明确: 西安正变暖变湿

在《》中,「中国天气」已下定论——“全国22个省市迎来1961年最暖一年”,包括陕西

比如今年,西安入冬至今无雪颇为罕见。从规律上来说,气候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它的影响“润物细无声”。对此,昨日西安气象局发布了专题文章——《》。

这篇文章通过1961年以来相关资料、记录和数据,得出两个关键的结论:


西安气候已发生变化◎来源/西安气象

第一、西安变暖趋势明显:自1961年以来气温上升趋势显著,气候暖化强度和面积均增加;这其中,2011~2024年为六个年代中最暖,2013年以来暖化趋势显著,2024年为1961年以来最暖年。

第二、西安降雨量在增加:1961以来平均年降水量呈缓慢增多趋势,年代际变化特征明显。21世纪以来降水量显著增加,春季降水量增加最显著。暴雨频率增加、强度增强,近二十年增加尤为明显。

可以说,「城记」终于等来这个结论。要知道,这与四年前西安气象局的表述有了较大区别。


2021年的一次公开答复◎制图/城记智库

在研究层面,准确和全面数据是一切根本。当年,「城记」提出了关于“窄口径数据”问题

经过我们综合对比分析,西安气象局体系(包括历年的《西安统计年鉴》),关于西安降水量口径都以“西安雨洞”——泾河站为准。用一个观测站点代表一座城市,这本身就是一个错误。

具体讨论,详见《》。

另一方面,西安是2000年以后雨量增加明显,但恰当时泾河站开始启用——但比实际雨量低30%左右。那么,西安降水量到底如何?

地位:西安是北方省城第一

「城记」多年质疑后,这团“迷雾”终于在2023年底云开雾散。

这天,西安市水务局“姗姗来迟”发布了《2022年度水资源公报》。关于西安的降水量,这次省市口径首次统一!因为从顺序上来看,省水利厅在前、西安水务局在后,可历年来基本都是“各算各的”。

无论是作为第三方的观察者的我们还是普通民众 ,都百思不得其解--为何省市之间“数据打架”?那么,究竟谁才是相对准确?


2010年后西安雨量800毫米次数◎制图/城记智库

通过“重估西安雨量”,我们站在了省水利厅一边。

时间,终究会给出答案!到2024年11月30日,西安市水务局公布了《2023年度水资源公报》,与省水利厅再度统一——当年西安市平均降水量达1016毫米。立正看齐有准绳,结果已一目了然。

以陕西省水利厅数据为基准:2010~2023年,年均降水量为831毫米(50%年份超800毫米),北方省城最高!气象意义上,800毫米是区别“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和“湿润地区”的重要分水岭。


西安是北方首个雨量破800毫米省城◎制图/城记智库

西安,已一只脚已踏入“湿润地区”。这个数据,与我们数千张“苔藓指数”、尤其线上数以万人的回复等结论吻合。

如果再将时间轴拉长,从2000年来看降水量则为791毫米:在这24年时间中,有十年降水量超过800毫米;最高值达1287毫米(2021年),最低值为589毫米(2001年)。

如果横向对比南方省城,竟然与昆明不相上下。但对北方地区的城市来说,这个数字已是难能可贵。

原点:希望吾城更好

我们为何一直呼吁要“重估西安雨量”?因为气候变化,影响深远。

一是城市安全:暴雨预警日益频繁,“封山控峪”和内涝是常态。二是“以水定城”:作为城市发展关键,水资源决定城市上限。三是环境改变:气候变化,必将改变绿化、环境和建筑。

我们不想做“事后诸葛亮”,也非预言家。在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下,我们更期待下一步:是否在新气候周期下,做好水资源文章推动城市发展?是否该建立“汛期思维”,应对山洪和内涝?

以下,是「城记」近些年来的呼吁。尊重客观事实,才是当下看待城市之道。

三个建议 ——2019年9月《》 第一,强化秦岭水资源利用,增加湿地和湖园:秦岭七十二峪,峪峪有水。但地形条件决定必须通过平原水库、湿地和湖泊方式,丰水期蓄水、枯水期备用,有效蓄积、利用水资源。同时。外围的改变也将推动生态环境提升。比如榆林,沙尘天气已减少50%。这一切,也让西安外部沙尘等问题日渐减少。 第二,饮水问题解决,城市产业布局需要升级:为解决饮水问题,西安采用“群峪引水系统”。“引汉济渭”一旦竣工,关中地区水问题将彻底解决。生态改善带来人口再度集中,产业决定城市发展前景。所以,在人口不断聚集和水问题解决之后,西安产业布局应该进行新的思考和调整。 第三,进入新气象时期,基建与治理亟需强化:气候变化,对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习惯甚至建筑形态(比如户外街区等)都将巨大的影响。西安排水系统、地下管廊也将面临压力,而从多旱到多雨的陕北来说,也将面临新挑战和新机遇。比如因气候变化沙蒿可更换替代品,从而减少鼻炎的发病率。

两个考验 ——2021年8月《》 第一个考验,山区居民和建设的安全。降雨量增加,秦岭将会有如多雨的南方一样,诸如山洪、滑坡等各种将不断出现。这个背景下,加上秦岭治理带来的产业结构改变,必须要考虑周至、鄠邑、长安和蓝田等地居住在山区居民的安全。不像南方很多连片山区,关中平原具有空间接纳山区“移民”。 第二个考验,城市生态化治理的升级。秦岭七十二峪,峪峪有水。但地形条件决定必须通过平原水库、湿地、涝池和湖泊方式,丰水期蓄水、枯水期备用,有效蓄积、利用水资源。自古以来,长安都城与外界河流均有各种“渠”网互通。西安要逐步恢复,使可能的内涝与中小河流将形成良性的“疏通作用”。

三个模式(转换、结合和谋划> ——2023年7月《》 一是“旱情思维与汛情思维”的转换:无数个干旱周期里,人们形成“水贵如油”观念及一整套做法。以西安为例,秦岭降雨量只会更多,带动全城水资源增加。郑州和京津冀的过往,让我们明白从“干旱思维”到“汛情思维”转化,事关城市安全。 二是“生活形态与生态形态”的结合。雨量增加,必将带来生活和生态的深度改变。比如过去秦岭下,涝池处处、湖渠密布,形成良好的生态涵养。对城市来说,更适宜City walk、跑步和骑行,城市绿化和经济方式都将有潜移默化的改变。 三是“城市规划与产业发展”的谋划:在“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等“四定”下,我们需要更好的正视这样一个问题:正在到来的气象周期面前,我们在城市建设、规划和设计上,必须要进行相应的考虑(比如防涝等)。


新30年周期西安已走到80%◎制图/城记智库

关于气候报道,我们会频频看到这样两个表述:

一是“自1961年以来”。这与现代气象记录标准有关:1961年3月23日,被世界气象组织定为“世界气象日”,我国是该组织最早创始国和签字国之一。作为国际标准,包括我国在内的多国以1961年为开端。

二是“以近三十年气候数据作基准线”。因为世界气象组织认为:“30年时段气候具有一定代表性,基本能反映当地气候特征。”

如今,西安这个进度条已走到80%。

我们提出“苔藓指数”,行遍西安各个区域和角落,并拍摄上千张苔藓照。一步一丈量,吾城吾之心。这里,也提醒下西安统计局关于人口统计:是为“数据”工作,还是为“真实”工作

城记【重估西安雨量】及水资源研究系列(部分)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文=城记智库雨林

©版权声明:相关制图详见备注说明

若有转载请获取授权

点击关键词 看看我们做过什么

城市研究

/ /
/ /
//
////
/// // /

交通解读

空间发现


/
// /

生活方式

/ / / /
/ / / /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