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荔枝新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出来的,也是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中走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
大型通俗理论节目《文耀中华》之《最大法宝》,深入探讨了“两个结合”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和发展逻辑,为理解其中的重大意义、时代价值和实践要求提供思路。
“两个结合”贯通马克思主义的“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
传统文化不再是“故纸堆”和“老古董”,而是变得新潮、时尚,有趣味。
祭祀孔子的典礼已经延续两千多年,如今各地都会举办形式多样的祭孔活动。2023年全球的“云祭孔”网络直播吸引了两千一百多万人次在线观看。
孔庙始建于公元前478年,是孔子去世后的第二年,由鲁国的君主将孔子的故宅改建而成。历朝历代不断加封孔子,进行扩建,逐渐形成了今天的规模。
孔庙的主体建筑是大成殿,始建于北宋。每年都会举办盛大的祭孔大典,人们从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来祭拜孔子。大成殿两边供奉着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文人、思想家,例如商瞿、冉孺、诸葛亮、韩愈、程颢等。他们的名字连起来,几乎就是一部中国思想史、文化史。
“虽然距离两千五百多年,但是孔子和他的思想从未离开过中国人的生活。中国的文化和思想,几千年来一直在传承和发展。”澳大利亚青年朋友安龙说。
曲阜以前有孔庙、孔府、孔林这“老三孔”。现在那里又有了“新三孔”,孔子研究院、孔子博物馆,还有尼山圣境。“到了曲阜,置身于儒家文化的现场,我们可以借助这些具象的文物典籍思接千载,通过沉浸式体验,收获传统文化的润泽启迪。”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张涛甫介绍。
要想了解中国、认识中国,首先要去了解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长、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莫砺锋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大致可以分成三大板块。“第一板块,我称之为物质文化或器物文化,源于物质载体,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第二板块是制度文化;第三板块是观念文化,指的是列祖列宗的思维方式、思想结晶和价值判断。譬如,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古人提出天人合一、民胞物与。譬如在民族关系上,古人认为应该和为贵。这种价值判断是传统文化里永恒的、值得我们今天来继承的。”
如何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韩震认为,坚守马克思主义这一“魂脉”,才能使社会主义本质不断彰显,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根脉”,才能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贯通马克思主义的“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是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结果是互相成就
1925年,郭沫若曾写过一篇文章,文章的名字就叫《马克思进文庙》,让马克思和孔子有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相遇和对话。
孔子对马克思惊叹:“你这个理想社会和我的大同世界竟是不谋而合。”马克思也对孔子感叹:“我不想在两千年前,在远远的东方,已经有了你这样的一个老同志!”
李大钊、毛泽东也曾用中国传统的大同观念来表达自己对共产主义理想的理解。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上契合、思想上融通。
“天下为公、讲信修睦的社会追求与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可以说是相通的;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与人民至上的政治观念是相融的;革故鼎新、自强不息的这种担当精神,与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是相合的。”韩震介绍,马克思主义一经传入中国,中国共产党人就能充分地吸收、改造、运用,并创造性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公元976年,北宋官府捐资兴建岳麓书院。千百年来历经沧桑,七毁七建,办学从未中断,是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一个缩影。
“这块‘实事求是’的匾额,从1917年开始就挂在这里了。”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龙兵介绍,“实事求是”一词,出自东汉班固的《汉书》“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即做学问要注重事实依据,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从1916年到1919年,毛泽东几次寓居岳麓书院,住在半学斋,进行革命宣传活动。当时他从住处推开窗户,就可以看到“实事求是”四个大字。
1941年,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作《改造我们的学习》报告的时候,第一次阐释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内涵,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去研究。后来,“实事求是”逐步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
“在革命实践中,毛泽东同志不断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和把握,用‘实事求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并将它运用到中国的具体实际之中。”龙兵表示。
在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波看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也实现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获得了新的生命活力。“‘小康’这个词最早出自于《诗经》,‘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是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美好生活,经由邓小平同志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改造和提升,赋予了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内涵,‘小康社会’也就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标志性的阶段。”
韩震认为,新时代以来,我们党在推动马克思主义扎根中国历史文化上展现出新气象、新作为。比如,习近平总书记把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的天人合一思想相结合,提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多元一体的民族史观相结合,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把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共同体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协和万邦、天下大同思想相结合,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等等。“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第二个结合”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打开了创新空间、巩固了文化主体性
在北京的民族文化宫,首个展厅名为“大一统”。头顶上是一幅非常震撼的古星空图,脚底下是一条流动的文明之河,表达中华先民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寓意中华文明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大一统”这个词最早出现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公羊传》,“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天下都遵照周王颁布的历法,也就是在强调大一统。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始终把大一统看作是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
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教授张涛甫看来,中华民族多元色彩的文化互鉴融通、兼收并蓄,汇聚形成了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吸引力的中华文化。
“我国各民族创作了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伟大作品,传承了格萨尔王、玛纳斯、江格尔等震撼人心的伟大史诗,建设了万里长城、都江堰、大运河、故宫、布达拉宫、坎儿井等伟大工程。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正是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根系之上,凝聚了各民族集体智慧和情感。”张涛甫说。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事实也充分说明,对于中华民族形成起决定作用的,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这种认同,而不是种族、血缘、地域、宗教等因素。所以,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持久稳定的思想基础。”郦波说。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两个结合”的具体体现。在韩震看来,“两个结合”是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一百多年来,党通过“两个结合”先后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本身就是创新,同时又开启了广阔的理论和实践创新的空间。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坚持‘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韩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