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南极,这片地球上最后的纯净之地,也是人类探索的终极边疆。在这片被冰雪覆盖的大陆上,世界各国的科考站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试图揭开这片神秘土地的秘密。
作为科技强国,中国、美国和日本在南极的探索进展如何?他们在这片冰封的世界中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记?
美国的“奢华”探索
在南极的辽阔冰原上,一座现代化的“小城市”巍然矗立,这里不仅拥有三座机场和一个海港,还有超过百座功能各异的建筑,最多可容纳1300人同时工作和生活。
这里甚至有飞往新西兰的定期航班,被誉为“南极的曼哈顿”,这就是美国的麦克默多科考站,是南极最大、设施最完善的科学考察基地。
美国的南极探索始于20世纪50年代,为了长期驻扎,他们在这里建立了6个科考站。
然而,在建设初期,他们遭遇了重大挑战。威尔克斯站建成不久就被大雪完全掩埋,这一惨痛教训促使美国人开始探索新的建筑技术。
“高脚建筑”成为美国在南极建筑领域的一大创新,他们将建筑物架空1到2米,利用南极的狂风在建筑下形成“防雪通道”。
这种设计有效避免了积雪对建筑物的损害,不仅让美国的南极科考站经受住了数十年的极寒考验,也为其他国家的南极建设提供了参考。
阿蒙森-斯科特站是美国运用“高脚建筑”技术的典范,位于地理南极点的这座科考站,以其独特的“机翼造型”成为南极中心最显眼的地标。
从“南极曼哈顿”到“高脚建筑”再到“机翼造型”,美国在南极不断刷新“奢华”的标准,这不仅展示了美国的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也体现了对南极这片人类最后疆域的重视和野心。
然而,美国的南极“豪宅”并非没有缺陷。高昂的造价和维护费用是美国南极考察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尽管美国在南极建立了6个科考站,但其中有5个建于上世纪50年代,属于老古董级别。
同时,“高脚建筑”在施工难度和结构稳定性方面也存在局限,站区的奢华与周边环境的恶劣形成鲜明对比,也引发了环保方面的争议。
从木船到破冰船
当美国在南极冰天雪地中追求“奢华”时,日本已经在这片冰原上奋斗了几十年。早在1912年,一艘名为“开南丸”的日本小木船。
穿越惊涛骇浪,将日本人的足迹留在了南极的冰盖上。在那个遥远的年代,他们成为亚洲人在南极立下的第一面旗帜。
“开南丸”用两根桅杆撑起了日本人的南极梦,这艘只有常规渔船大小的木船,带领白濑矗和28名船员,在风高浪急中突围,在南极竖起了旗帜。
这段令世界瞩目的探险经历,为日本南极考察翻开了第一页,展现了日本人百年不变的执着。
从最初的简陋木舱,到上世纪80年代的“宗谷”号破冰船,再到如今的“白濑”号。
日本人用他们的坚韧和智慧,一步步在这片冰原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早期建立的永久科考站,也从最初的简易小木屋发展成为今天的现代化科研基地。
目前,日本在南极拥有4座常年科考站,科考站内配备了气象、地质、生物等专业实验室,支持多学科交叉研究。
日本人在科研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发现,从首次探测到南极臭氧空洞,到钻取到迄今最古老的80万年冰芯。
南极长城站旁特意竖立的“山本堡”纪念碑,更是对一位日本科考先驱的致敬。可以说,南极考察的百年历史,也是日本人登陆这片大陆的勇敢历程。
中国速度
如果说,美国在南极创造了“奢华传奇”,日本人在这里续写了“百年执着”,那么中国人在这片冰原上,无疑刷新了“追赶”的速度。
41年前,当中国第一支南极考察队登上这片大陆时,美日两国已经在这里“安营扎寨”数十载。
谁都没有想到,这个“老牌劲旅”中杀出的“后起之秀”,会以如此惊人的速度实现弯道超车。中国的南极梦,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
1984年的一个夏天,一支来自神州的科考队第一次踏上了南极的冰盖。由于没有合适的落脚点,他们只得借宿在邻国的科考站。
第二年,中国第一座南极科考站“长城站”落成,从此五星红旗终于在这片冰原上高高飘扬。自此之后,中国在南极不断加快探索的脚步。
“三步走”战略是其中的关键词,最初的长城站,进军南极大陆的中山站,还有踩上南极高原的昆仑站。
中国的科考版图从南极半岛一路延伸到东南极地区。如今的长城站,已成为集科研、交通、通信于一体的综合性科考基地。
而中山站也在近年来实现了现代化升级改造,科考设施更加完善。其实中国南极科考站的“明星”,昆仑站当之无愧,它坐落在南极冰盖最高点冰穹A,海拔高达4087米。
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科考站。在这里,科考人员要克服高原缺氧的困扰,更要忍受零下50摄氏度的严寒。
为了建设这座“海拔之最”,中国科考人在物资运输、建筑施工等方面都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泰山站和刚刚落成的中山站,是中国南极考察版图上的又一重大突破。泰山站填补了中国在南极半岛的空白。
秦岭站则为中国在罗斯海地区这个“南极黄金地段”插上了“探险旗帜”。这两座新建成的科考站不仅扩大了中国南极考察的空间尺度。
更将在冰盖、海洋、气候等领域提供新的科研平台。目前中国已经初步形成了“南极半岛-东南极-内陆高原”三位一体的科考格局。
五大科考站遍布这片大陆的重点区域,支撑着中国南极科考的“大动脉”。这种布局不仅兼顾了科学考察的广度和深度,更体现了中国南极事业的长远战略谋划。
这五座科考站也将载入中国南极科考史册,为“中国速度”做出最好的注脚。中国的南极事业处于快速发展期。
中国的南极科考需要更多高水平人才的加盟,为这项事业注入新鲜血液。中国不仅以“质”的飞跃实现了从“南极小国”到“南极强国”的蜕变。
更以"量"的积累为“极地科考”贡献了“中国方案”,展现出一个科技大国的责任与担当。而对于下一个40年,中国在南极必将书写更多精彩华章。
冰天雪地中的“建筑大战”
世界各国在南极的角逐,不仅仅体现在科考站数量上的比拼,更是一场关乎工程能力的较量。要知道在这片冰天雪地的“不毛之地”。
修建一座科考站可谓难上加难。恶劣的自然条件,脆弱的生态环境,都为南极建筑设置了重重“门槛”。
中美日三国,恰恰在这场“建筑大战”中,展现出了各自的独门秘技。最早系统实践南极建筑的,要数美国和前苏联。上世纪50年代,两国就开始在南极试验各自的建站方案。
苏联人钟情于“雪下”"建筑,利用厚实的冰雪为建筑提供天然的保温层。两种方案各有千秋,为后来南极建筑积累了宝贵经验。
特别是中国2014年建成的泰山站,更是集多项尖端科技于一身。新型保温材料、光伏发电、污水处理在这座集科研与生活为一体的“未来科考站”里,处处闪耀着中国智慧和中国创造。
但中国南极建筑的“压轴戏”还是今2024年建成的秦岭站。这座“新秀”不仅在建筑面积上超过5200平米,在建造难度和智能化水平上更是创下多项纪录。
结语
半个世纪,三个国家,在南极这片冰封大陆上演了一场场惊心动魄的竞逐。从最初的简易木屋,到如今的现代化科研基地。
中美日三国用他们的科研实力见证了一个又一个不可能变成可能。未来谁又能在这场南极科技竞赛中占得先机。
参考资料
环球网2024年2月21日《首套近红外望远镜在南极昆仑站成功运行》报道
国家海洋预报台2014年12月4日《视野 | 形态各异的南极科考站》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