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4年,全省检察机关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自觉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忠实履行法律监督职责,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各项检察工作取得新进步新发展。即日起,省检察院宣传处与福建法治报联合推出“福建检察工作特色亮点巡展”系列报道,全面展现检察机关持续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生动实践,敬请关注。

让文化遗产绽放时代光彩

福建省检察机关助力保护文物和文化遗产纪实

器以藏礼,物以载道。

文物,是岁月的低语,历史的见证,它们静静地躺在时光的河流中,却以无声之姿,诉说着过往的辉煌与沧桑。每一件文物,都是不可再生资源,它们不仅是物质文化的遗存,更是精神世界的瑰宝,承载着民族的记忆与文化的血脉。近年来,全省检察机关坚持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会同其他执法司法机关充分运用法治力量保护文物安全、服务文化强省建设。

织密文化遗产保护法治网

“献身革命爱国忧民百世功高扬左海?拓辟垦场披荆斩棘万家春暖荫南天”“精忠歼倭寇名彪青史?碧血洒海疆气贯长虹”。位于闽清县坂东镇湖头村的黄乃裳墓园,正门四根立柱上的四副长联,与横梁上的四个金色大字“光昭日月”交相辉映,诉说着爱国华侨黄乃裳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这座历经百年的墓园,园内一度枯叶遍地,杂草蔓延。在闽清县检察院开展的涉侨文物专项监督推动下,相关职能部门对墓园进行一系列修整维护,还了墓园应有的庄严肃穆。

“墓园是我们缅怀、悼念先人的地方。对墓园的保护,有利于维系好华侨与家乡故土的精神纽带,这也是对先贤最大的尊重。”年过七旬的黄乃裳之孙黄贤祖欣慰地说,检察机关推动强化墓园保护管理措施,不仅圆了黄家后代宗亲的一桩心愿,更重要的是使与日月同辉的华侨爱国主义精神得以传承发扬。

文物不言,检察“铸盾”。省检察院下发《关于在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开展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的实施方案》,联合福州军事检察院印发《关于军地检察机关协作开展“红色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的实施方案》,紧紧围绕特色文物保护存在的突出问题,持续加大办案力度,有力有效打击破坏、损害、侵占文物和文化遗产的违法行为。数据显示,2024年,全省检察机关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办理案件174件。龙岩检察机关办理一件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公益诉讼案件,推动完成文物修缮项目133处。

凝聚文化遗产保护合力

“中央红色交通线”为红军长征提供了重要物资和人员支持,确保了党中央与中央苏区之间的联络畅通,为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独特贡献。

龙岩市是中央红色交通线主要途径地,全市境内共有60处“中央红色交通线”旧址,多年来,部分旧址存在破损坍塌、日常管护修缮不到位、周边环境和纪念氛围遭到破坏等问题,其历史文化和革命文物价值受到影响。鉴于“中央红色交通线”遗址遗迹点多面广、产权复杂,加之修缮资金不足,保护难度较大,龙岩市检察院于2024年1月17日立案,通过现场勘查、调查走访、调阅文史资料查明,部分旧址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随后,龙岩市检察院向相关部门制发检察建议,建议加强对“中央红色交通线”遗址遗迹管理,推动开展保护传承并活化利用。同时,多次联合多部门召开圆桌会议,共同查找“中央红色交通线”旧址保护不到位的原因,研究制定抢救性修缮和常态化保护的修复方案,一体推进活化利用红色交通线遗址遗迹项目。

收到检察建议后,相关部门立即成立整改专班,积极向上级部门申请专项资金、实施拆除整治修缮工作。结合案件办理,龙岩市检察院牵头多部门成立“中央红色交通线旧址”守护联盟,选取若干具有代表性的遗址挂牌成立“赓续红·检察守护站”,聘请志愿者担任红色守护人,建立线索交流、办案联动、日常协作、宣传培训等协作机制,强化执法司法保护工作协同。

闽北有着长期的革命斗争历史,留下了众多革命遗址,这些革命“遗物”作为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不仅红色文化价值高,还具有不可再生性、不可复制性。2023年10月以来,南平市检察机关发挥“检察+行政”机制作用,强化与文物主管部门、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的协作配合,开展了为期一年的“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专项行动,推动南平市革命文物和英烈纪念设施保护工作提质增效。

为做好专项行动的开展,南平市检察机关向文物主管部门调取文物清单,掌握全市记录在册不可移动革命文物 ,并逐一走访现场、访问周边群众、联合“益心为公”志愿者、使用“无人机”技术等方式开展线索摸排、初步调查工作。自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共受理红色文物保护案件线索21条、立行政公益诉讼案件21件,发出磋商函4份、检察建议14份,推动了15处红色文物得到有效保护。

文物保护工作需要多部门协同合作?。全省检察机关与文化旅游、退役军人事务等部门建立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协作机制,在历史文化名城、不可移动文物等地设立工作联络点,有效增强文物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合力。三明市检察院与三明市文旅局研究制定《关于协作推进检察公益诉讼促进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制》,指导该市三元区检察院在万寿岩遗址设立检察联络点,构建“齐抓共管”工作格局。

助力两岸情感深度融合

若将乡愁比作一湾浅浅的海峡,涉台文物便是海峡两岸同胞心灵的根脉和归属。

2024年5月28日,厦门市翔安区检察院研发的“拍益拍”公益诉讼线索收集小程序,收到台胞黄先生上传的巡查盐兵楼的图片。自从被翔安区检察院聘为台胞检察联络员后,黄先生就将巡查涉台文物列入工作事项。

“盐兵楼是翔安区大嶝金门县政府旧址群中的一座建筑。1937年日本占据金门以后,金门县政府移至大嶝乡继续工作,墙面上残留的弹壳,见证着两岸同胞共同抗日的历史。”翔安区大嶝街道田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郑国清说,如今的盐兵楼威严气派,参观的游客越来越多。然而,在2012年,这座百年建筑因年久失修,屋顶和前廊发生坍塌,剩余部分也摇摇欲坠。

2020年9月,翔安区检察院陆续收到公益诉讼观察员发来的线索,文物保护专项监督工作随即启动。翔安区检察院检察官助理杨和同事借助无人机航拍,对大嶝金门县政府旧址整体状况进行取证,在多次实地调查后,锁定了文物坍塌后未得到及时修缮、保护范围内存在违法建设情形、外墙及保护标志被污损等证据。2020年12月1日,翔安区检察院发出厦门市首份文物保护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建议主管部门抢救修缮盐兵楼,防止坍塌。检察建议发出后,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本着抢救为先的原则对盐兵楼先行修复。检察院则通过搭建联络机制,实时监督修复和整治进展,锲而不舍地推动文物修复工作取得实效。经历70多个日夜,盐兵楼修复工作如期完成。

看到盐兵楼风采重现,厦门市金门同胞联谊会副会长宋先生不禁感慨:“盐兵楼能够得到修复,同检察院的推动密不可分。此事在金门同胞中传开后,大家很感动,也很感激。”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将闽台融合发展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规划,福建省以涉台文物保护为抓手,推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福建省检察机关先行探索“检察监督+台胞参与+社会共管”的保护模式,台胞受聘成为公益诉讼观察员、检察听证员、检察联络员和涉台文物保护志愿者,越来越多的涉台文物被修缮、利用起来。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全省检察机关将持续加大对文物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深入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案件线索,以法治之力当好文物的“守护人”,携手相关部门同向发力,让历史宝贵财富世代相传,绽放新时代的光彩。

(作者:雷闽娟 郑恬恬)


▲《福建法治报》1月16日头版报道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编:贺华锋 李琪

校对:郑恬恬

审核:黄文塔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