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台!果不其然,“老楼加梯”又一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这已是连续第5年。
昨天,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市长龚正所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今年全市完成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3000台,加强加装电梯全过程管理。
细数数,从每年新增1000台、2000台到3000台,申城“老楼加梯”,久久为功,已是不争事实。今年,当“老楼加梯”第5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透露出的鲜明信号是——不仅要继续加梯,而且要加强全过程管理,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保障市民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这些年,在基层社区,耳闻目睹了不少加梯故事。2024年,黄浦区实现加梯完工100台,签约127台,全区已累计加梯411台,累计完成率64%,完成进度全市第一。我问一位老法师,如此速度,何以炼成?老法师说,但凡成功加装,不外乎两句话:一是居民改造意愿强烈;二是党建引领有力、全过程管理到位。
何为“全过程管理”?就是不仅要关注事中实施,更要探究事前和事后的设计与规划。不妨,先说个小故事。老楼加梯,能向政府借地吗?借地,1元钱,行吗?要是不行,还有别的办法吗?老楼加装电梯,应在小区红线内。可是,五里桥路上,老楼加梯就遇到了红线问题。居民们加装意愿强烈,一路审批流程走过来,到了规划才发现,天哪,不行啊,碰到红线了。小区一根红线,市政道路一根红线,两根线没有重合,中间是绿化带。装电梯,一定会突破小区红线。怎么办?街道、规划、房管、居委、居民,一起来想办法。第一个办法,向政府借地,花1元钱,行吗?一番合法性论证,这个办法被否决了。
别急,再想想。这样,中间绿化带,向市政部门借用,然后,在小区里补种同等面积绿化,行吗?又是一番论证,可以试试!
这个想法,很快得到黄浦区主管部门答复:法理情理都说得通,老楼加梯,居民有期盼,基层有干劲,制度创新,要鼓励!
事实上,几年来申城老楼加梯持续攻坚,大部分基础条件好的已完成加装,剩下的,大多是难啃的硬骨头,场地有限、施工难度大、地下情况复杂,并非个案。怎么办?坐在办公室里,都是问题,走出去才有办法。正是“借地加梯”的智慧,一次次让“加梯梦”梦想成真。
无论如何,加梯,仅仅是上上下下“无障碍”的第一步。凡事都要想长远,装了电梯,如何安全运行20年?故障修理、易损件更换、年检,都要有稳定的资金投入,这可是电梯运维必须解决的大课题。
于是,“梯管家”来啦!如今,在申城,“梯管家”已不是新名词。依据《上海市城市更新条例》,“智慧电梯”运维保障体系已建立,从运维管理、数字监管、应急处置、业务办理到政策咨询,全方位保障电梯使用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打浦桥街道在全市率先设立“梯管家”。这位“管家”,堪称“劳模”——24小时应急值守,数字化监管,开户受理及业务办理,维保、年检到期提醒,电梯轿厢、连廊保洁监督,维修方案和报价,违规操作、人为损坏报案受理,一应俱全。
此外,加梯管理经费资金托管,以每台电梯为单位,由房地产交易资金监管公司开设托管账户,既最大程度保障资金安全,每一笔都有据可查;又能避免电梯运维中筹钱难、支付难。一句话,“梯管家”细心周到,居民放心,物业省心。
今年,申城还要持续扩大“梯管家”覆盖面,引导加梯完工和加梯立项阶段的居民开通资金监管账户,做到前后期资金一并管理,打通加梯经费“全生命周期管理”。
回头看看,从新民晚报率先报道曹兆麟代表建议“老楼加梯”,已过14年。从最初的“不可能”到连年成为政府实事项目,让居民告别“爬楼时代”,生活品质一键“梯”升!当“老楼加梯“第5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这座城市将用智慧、韧劲和担当继续印证——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文字编辑:顾莹颖 题图来源:新民晚报 刘歆
栏目编辑:赵菊玲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姚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