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的春天,甘肃敦煌以东一百公里处,考古队在莫高窟附近发现了一处新的石窟群。
崖壁上一共有四十一个洞窟,年代被确认为唐朝中晚期到北宋年间。
专家们打开第二个洞窟时,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气。
壁画上,一个骑着骏马的和尚正在赶路,身边跟着个异族人长相猴头猴脑的,头上甚至还戴着金箍。
"这不可能!"最年轻的考古员脱口而出,"这分明就是唐僧和孙悟空,但西游记是明朝吴承恩写的小说啊!怎么可能出现在唐朝的壁画里?"
专家们连夜赶回敦煌,翻出了两本最原始的唐僧论文:《大唐西域记》和《三藏法师传》。
随着研究深入,一个尘封千年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




1.
贞观年间。
唐太宗刚刚被迫签订了渭水之盟,长安城又经历一场空前的饥荒。
北方的突厥虎视眈眈,城中的粮价每天都在飙升。
眼看局势无法控制,大唐皇帝下令全国各处关隘大开城门,让百姓自由逃难。
在这群逃难的人群中,混进了一个25岁的年轻和尚。
他叫玄奘,此时此刻,他已经准备趁此机会偷渡去印度。
是的,没有什么通关文牒,更没有什么御弟身份,前路注定艰难险阻。
他为什么要去印度呢?
玄奘从小就展现出过人的天赋,不仅记忆力惊人,对佛经的理解也如同前世所习。
年仅十五六岁,他就已经读遍了东土的佛经。
二十岁那年,这位饱含求知欲的年轻僧人开始了他的修学之旅。
他走遍大江南北,拜访各地高僧,与他们切磋佛法。
在这些辩论中,玄奘逐渐发现了一个困扰他的问题:关于人类感知的本质,存在着很大的争议。
他认为人类应该只有八种感官意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
但有些印度法师却创造出了第九识的说法,即“真如识”,这让他对读到的佛法理解起来变得混乱不清。
在他二十三岁那年,在长安,他遇到了一位来自印度的和尚。
这位和尚提到,在遥远的印度纳兰陀寺中,有一位名叫界贤的大师正在讲授《于切斯谛论》,专门研究第九识“真如”。
这个消息对年轻的玄奘来说,就像黑夜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了他前进的方向。
于是,他开始申请前往印度求学的护照。
然而,这个过程却比他想象的要困难得多。
一年又一年,护照始终未能批准。
但玄奘并没有放弃,他的求知之心愈发强烈。
最终,趁着关隘开放的机会,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放弃等待,冒死偷渡。
这个决定,不仅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也为中国佛教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位年轻的僧人,就这样踏上了一段传奇般的取经之路。




2.
于是他一路畅通无阻来到凉州。
这里正被吐蕃和突厥夹击,开放关隘可不包括这里,这里城防森严。
任何没有通关文牒的人都不准通过,否则就是死罪。
玄奘只能在凉州城里开坛讲经,一边等待机会,一边结识商人。
他的名声很快传到西域,当地人都说有个得道高僧即将西行。
但这个消息传回凉州时,立刻变成了通缉令。
凉州长官下令抓捕这个偷渡的和尚。
但玄奘提前得到消息,连夜出城,来到了瓜州。
瓜州的刺史也信奉佛教,玄奘以为终于安全了。
没想到凉州发出的海捕文书已经到了瓜州,他再次成了通缉犯。
一个叫李昌的官员连夜提审玄奘。
但出乎意料的是,李昌当场撕毁了通缉令:"大师,我也是佛教徒,但我只能帮您到这里。塔尔寺有人接应您。"
在塔尔寺,玄奘遇到了后来小说中的孙悟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