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哲学诞生的起点,2500年前的雅典城邦里,苏格拉底作为古希腊最著名的哲学家之一,他经常在广场上与市民进行对话,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引导人们思考道德、政治和哲学问题,这种方法后来被称为“苏格拉底式对话”。
5年前,还不是“嘉映哲学”运营人的觉非以陈嘉映著作忠实读者的身份组织了一个读书会。不曾想,在一众友人的运营下,读书会就像一粒思想的细胞,逐渐为参与者们织出一副重峦叠嶂的词语的肉身,拥有了自己的经纬与海拔。
在一本接一本地展读陈嘉映哲学著作的过程中,大家产生了把这场阅读的盛宴从真实世界搬到赛博宇宙的念头,将线下人与人之间点对点的触碰转换为一场直面公众的、可以如同藤蔓般延伸拓展出无数枝节的对话。于是,“嘉映哲学”小程序诞生了。在被社交媒体瓦解了智识生活的现今,它似乎将“苏格拉底学院”里的人们重新联结在一起。
从陈嘉映到“嘉映哲学”
在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热”中,陈嘉映因为翻译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在当时的知识圈闻名。2015年,他的探讨伦理学的作品《何为良好生活》出版,全书以简明的说法阐述“我该怎样生活”的话题,虽然是老生常谈,但不少年轻读者表示因此开启了对“为什么理想与现实总有差距?在功绩至上的社会如何求善?在意义感流失的现代社会,如何找到生命的意义?”等问题的思考。
《何为良好生活》封面,作者:陈嘉映;“何为良好生活”也是“嘉映哲学”的前身,线上读书会的名字
2016年,《十三邀》对谈纪录片里陈嘉映与许知远的对谈创造了后来在互联网上广泛流传的金句:哲学就是以说理的方式达乎道。也因为这档节目,这位首都师范大学的哲学教授从课堂走进普罗大众的视线中。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大家对他最常见的描述是“中文世界里最接近‘哲学家’称号的人”。比起“贡献于某一种特定哲学领域的知识分子”,这里的“哲学家”更像是大众想象中古希腊时期的“热爱智慧并遵循特定生活之道的人”。
参加《十三邀》录制的陈嘉映
2024年夏天,以陈嘉映为核心的《解释鸿沟》在腾讯视频上线,这部号称国内首部思想类纪录片历时3年制作而成,通过对哲学家陈嘉映教授的重要思想交流和日常精神活动的记录探讨当代精神生活。在节目获得高评分的同时,有人评价,它弥补了现今我们日常生活里的“精神性的缺失”。为了让高门槛的哲学纪录片《解释鸿沟》更加平易近人,纪录片团队邀请“嘉映哲学”为影片提供提供视频注解、视频哲思解读、文本支持、线上观影会、共学活动等系列服务,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纪录片内容,这给“嘉映哲学”带来成立至今最大的外部流量。
《解释鸿沟》纪录片剧照
“嘉映哲学”因此进入大众视野。
当代雅典广场,
邀请爱思考的人一道来思考
“嘉映哲学”从2023年5月开始筹备,到9月正式上线,过程相当顺遂。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哲学似乎早已被挤到知识王国的边缘地带。人们似乎不再习惯审视与沉思,总是浅尝辄止,流连于屏幕内外娱人耳目的感官刺激。“嘉映哲学”的出现显然让大家意识到它的价值:无论是作为知识产品,还是作为学术社区,放眼整个简体中文世界都没有可参考的先例。在一众内容阅读平台当中,它将是第一款有着相对严肃的哲学学术导向的学习平台。
“嘉映哲学”的Slogan是“邀请爱思考的人一道来思考”。作为一款线上的数字阅读工具,它主要对准那些对哲学和深度思考有兴趣的人群,这些人想要在思想的林莽中游玩,追求高质量的对话和思考。
“我们本来没有预想到诸如建筑师、工程师、程序员之类的人会在我们这里扎堆。”觉非说,“也许因为陈老师经常谈科学跟哲学的关系。”陈嘉映强烈而持之以恒地批判着当代知识构造中的科学主义倾向,这几乎动摇了这些技术人员过去十数年间不自觉形成的科学崇拜。故两,技术精英们起初排异表示不理解,但当他们逐渐深入“嘉映哲学”营造的哲学讨论语境后,早期困扰他们的唯技术论硬壳便剥落了。对知识与技术之间关系的批判,是现代哲学的一个重要面向,而与技术密切相关的人们却鲜少思考技术本身,以致其几乎没有留意到支撑技术世界的理性主义地基久已松动,亟待修缮。
这正是哲学最能吸引人的地方,当“常识”摇摇欲坠,“思想”那危险的美丽因之诞生。
渐渐地,“嘉映哲学”用户的共同特点被发现:他们在阅读口味上往往偏向杂食。这类读者不仅仅对构成陈嘉映思想谱系的哲学家,如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海德格尔感兴趣,像柏格森(Henri Bergson)、柏拉图(Plato)之类思想风格大相径庭的西方哲学家,也会是他们好奇的对象。那些有着浓厚哲学色彩的文艺作品,如陀思妥耶夫斯基(Fyodor Dostoevsky)、黑塞(Hermann Hesse)、三岛由纪夫的小说、黑泽明的电影,他们同样青睐有加。顺其自然地,在读者的参与下,“嘉映哲学”开始做起文艺相关的专题共读会。
而所谓“共读会”就是在读者们的陪伴与陈嘉映的引导下一起读书。进入共读会的读者要参照多种译本、注释,逐页、逐行乃至逐字地犁翻哲学原典,厘清每一个基本概念,理顺每一处逻辑关节。这简直就像徒手用螺丝钻破硬木板一般费神费力。好在陈嘉映渊博的学识,可以作为读者泳入知识之汪洋中时的坐标。
觉非和我们描绘起一次线下上陈嘉映课的经验。“我更多是在网上看陈嘉映老师的视频、音频,接触这些课程时,我并不觉得它们很难。但那次线下听陈老师讲自由意志与决定论的问题,我感到稍许挫败,因为我竟然没有跟上他的论证思路,只依稀记得一点枝节,听他讲到概念的辨析,讲到亚里士多德哲学中自由与自然的关系。”当我们问及觉非有没有“听不懂就问”的时候,他告诉我们这种情况在哲学学习中经常会发生,“但是如果你真的没办法用自己的话总结出他的论证思路的话,你很有可能会不知道如何组织语言向他发问。”
这或许正是“嘉映哲学”存在的因由之一,有了它,普通哲学爱好者就能在思想停滞,语言壅塞之处,将自己捕捉到的一鳞半爪的体会分享出来,共同补完思想的地图。
哲学是什么?
觉非说:“仅靠个人力量读哲学、做哲学的话,你的动力很容易被日常琐事磨损掉。但若你有一群同好一道推进一些困难的哲学文本,你就更可能保持住自己的热爱,这份热爱也会因此变得更加扎实。”
诚然,没有参照系的业务哲学工作极有可能滋生妄想,使人“走火入魔”,丧失最基本的现实感,沦为所谓“民哲”;哲学学习,是需要外界给养的,需要把自身社会化以求生存,需要了解前人在哲学领域的贡献,继承先贤的问题意识。因此,要防止闭门造车,应该重视哲学文本本身,在共读中培养严谨的阅读习惯。
“在陈嘉映老师眼里,哲学是什么?”这个问题也是陈嘉映在《说理》一书开头提及的、他“读哲学、教哲学四十年,最常被问到的问题”。
《说理》封面,作者:陈嘉映
“最广为人知的可能就是陈老师回答许知远的说法:哲学是‘穷理而达乎道’,意思是说哲学作为一种系统梳理而存在,它把日常生活中的琐碎说理拼凑在一起,昭示出其中隐秘的结构。‘达乎道’是系统梳理的最终目的,用陈嘉映的学术语言来说,‘道’意味着个人精神与世界精神的相通及共振。哲学以这微小的主体经验为基础,首先如德尔菲古训那般‘认识你自己’,尔后逐渐通达世界,这就意味着哲学同时也应该是一种对话。”
“嘉映哲学”所笃信的哲学就是作为对话的哲学,而非作为普世理论的哲学。觉非继续说:“很多哲学家会认为做哲学的目的是构造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体系,比如说康德(Immanuel Kant)、笛卡尔(René Descartes),他们的学说都是层层嵌套。但陈老师反对这样的理论构建:
对他而言,哲学就是永不停歇的对话。当陈嘉映在说哲学是对话时,他已然把哲学与一般的专业知识区分开来。专业知识属于建筑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与动物学家等专业人士,但哲学生没有专业知识。
“哲学的第三个面向可能更偏技术层面,这一面向跟随着维特根斯坦的思路,哲学是对概念的考察。哲学淘洗着概念,把它从语言误用的危机中解救出来,还原其本义。”
对觉非而言,哲学的最后一个面向因此而生。“唯有先多多少少恢复语言的纯粹与精确,哲学家才可以做观念批判的工作。某种程度上,哲学家是公共论理平台的维修工。当他发现在公共领域里,有些观念过于浅薄,显得很初级的或者简直就是错误的。那么哲学家,就应该涉入其中,澄清这些观念。”
“我们就是好这一口”
无论如何,作为一款数字阅读平台,“嘉映哲学”不是学会或研究会那样的严肃学术组织,它始终是一个面向普通哲学爱好者的平台。
觉非说:“我们为了哲学聚集在这里,并非因为哲学可以带给我们切实的好处,而是因为哲学思考本身就可以带给人们的酣畅淋漓的体验,用大白话说——也许,我们就是好这一口。”
在与《解释鸿沟》导演团队合作之后大量的流量涌入让觉非感觉高兴,但他不满足于此。做一个更广义上的哲学共学平台他们的目标,但这绝对不意味着放弃智识和深度。大概又是一个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虽然还没有具体规划,到那时道阻且艰他心知肚明。在《存在与时间》里,海德格尔曾提到过所谓的“决心”,就是所谓的“我站在这里,我只能这样做”——这样的决心,“嘉映哲学”是有的。
网络空间仿佛成为了苏格拉底时代的雅典广场。哲学,让热爱智慧的人不分彼此,共同徜徉在参差斑驳的影像之间。纵使哲学不会成为现代生活这条大船上垂下的救生艇,甚至我们平日里都难以发现哲学的存在,但爱智者会告诉我们,
哲学不会像救生艇一样拯救一个人,可它却作为压舱石,护卫着我们疾速向前驶去的现代生活,使之得以在面对海啸、风暴与漩涡时,多一分从容,不至于毁于绝望与空洞。
Q
你如何看待哲学与普通人日常生活的关系?
觉非:可能没有什么关系,虽然宣传哲学的媒体,往往会说哲学对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是有用的,可以增加谈资,可以用来娱乐,可以提供一种心灵按摩。但其实在我,哲学不能指导生活,它只有一些相当有限的用处,即透过观念启发人的行动。网络的发展造成了一个庞大的观念市场,许多人在里面兜售他们未必成熟的观念,哲学就可以澄清这些观念,进而影响行动。比如说,提问里面提到的“普通人”,就可以说是一种观念,它源自这个所谓的平民社会,是在上帝已死之后是在世界被去魅之后,“普通人”的观念才会如此深入人心,我们每个人都会觉得自己是普通人,但这样的“普通人”意识遮蔽了很多东西,人们开始变得从众,也不再信赖某种超越性。
Q
“嘉映哲学”想要给大家带来什么?
觉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有生活、有思考是最好的思考,你单独去思考不见得特别好。“嘉映哲学”这个平台就是希望让你在有需求的时候可以远离单独。就是你觉得有一个好的话题,你可以在群里面招呼一声说,谁对这话题感兴趣我们就约一个腾讯会议,少则三五个人,多则十几个人;少则一次,大家谈完了,说没完,还想再谈,咱们就把它延续下来。
这种简单和高效挺重要的,特别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大家散在各地,都有自己的工作,不太可能把那么多时间投入进来,你身边又可能没什么有相同兴趣的人。现在我们在网上见面,能够不是一般地听一听,而是真正投入自己的精力和思想。这不是完全学院派的做哲学的方式,而是一种真正带有问题感的做哲学的方式,把思考当做生活的一部分。
那怎么能够思考得更好呢?第一当然就是去思考,第二就是去读哲学家的书,第三就是讨论,和志同道合的人讨论。
Q
能否和我们分享一本/几本你最近的阅读物?如果要说一本对你产生过很大影响书,会是哪一本?为什么?
觉非:最近在比较系统地读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与英国古典学家H. D. F.基托(H. D. F. Kitto)的《希腊人》。而要说到对我产生很大影响的书,我觉得举陈嘉映老师的《说理》会比较合适。这本书是他的核心著作之一,而且,它是足够硬核,让我真正地了解到什么是哲学,当代的哲学家又在做什么。
觉非推荐书单:《哲学研究》&《希腊人》
内容源于《周末画报 Reading Life》
采访、撰文 — 谈炯程
编辑 — E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