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年末,承载了数千年中华文明的春节,正式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全球掀起一股文化潮流。
临近春节,北京庙会陆续开启,一系列过大年活动营造出节日氛围。春节申遗成功有何启示?如何保护传承我们的春节文化?如何让非遗真正活起来、传承下去?新京报记者专访社会科学界别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杨利慧。
社会科学界别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杨利慧。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谈春节申遗启示
春节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人的智慧
新京报:春节为什么能申遗成功?对我们有何启示?
杨利慧:非物质文化遗产,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界定,是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
每个国家往往遴选最为珍视的传统文化去申请列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例如,法国美食、比利时啤酒文化、克罗地亚的巴塔纳生态博物馆,中国的京剧、书法、二十四节气等。
我国选择春节作为申遗项目,充分彰显出春节对于中华民族的重要性:它是内涵最为丰厚、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广泛、最具有群体凝聚力的传统节日之一。春节申遗成功后成为人类的共同遗产,突显这一节日背后蕴含的中华民族注重自然节律、家庭团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观念的重要性;春节期间的习俗,如贴春联、放鞭炮、祭祖、拜年等,都蕴含着辞旧迎新、家庭团圆、祈福纳祥、迎接美好未来的文化意义。这些文化内涵不仅在中国社会中具有深远影响,也逐渐被世界认可和接受。
申遗成功之后,很多人问我,我们年年过春节,为什么还要申遗。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申遗成功后,社会对于春节的热情浓烈了很多。春节申遗成功,让我们更加珍视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激发了社会大众对这一传统节日的自豪感和更强的保护意识,使整个社会更加积极主动地理解春节的内涵和其对于中国文化的意义,增强了社会大众的文化自觉。
另一方面,春节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人的智慧,为保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文化交流互鉴提供了新的契机。春节所蕴含的和平、和睦、和谐的文化精神,与人类共同价值观相通,能够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与尊重,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新京报:你有哪些比较深刻的春节记忆?申遗成功之后,如何保护和传承我们的春节文化?
杨利慧:说起春节,我印象特别深的是小时候每次过年,我爸爸都要给每个孩子做新衣服,一身新,也要蒸包子、炸酥肉、炸丸子,妈妈和姐姐要把所有的旧衣服都洗干净,因为正月里不能干这些活儿。所以每年大年三十,全家都忙到很晚,但是特别令人期待,那种辞旧迎新的意味特别浓,过年特别美好的感受也特别强。
后来自己有家有孩子了,过年依然是一年中最重要、最值得期待的合家团圆欢聚的日子。记得有一年,我们打算自己写春联,带着女儿跑了好几家商店去买红纸,最后终于找到了,那种惊喜也挺难忘的。
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春节文化,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首先,政府应创造更多机会展现春节文化的丰富多彩,让社会大众能便捷地体验参与多样化的春节活动,如舞龙、舞狮、庙会、灯会等。
2025年春节是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各地都举办了更加丰富多彩的活动。北京的春节也更热闹、更红火。北京今年推出新产品、新举措,让市民游客在非遗里、在民俗里,过个热热闹闹的年。前几天,我们去参观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那里正在举办春节主题展,邀请了来自河北的团队现场表演高跷,中轴线上也将举办“非遗过大年”活动。所以,今年的春节,特别值得期待。
另外,学术机构和社会团体也应在阐释春节文化内涵、弘扬其内在价值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对于习俗,很多人并不是很理解习俗的历史和背后的内涵,这时候,专家可以为公众提供更多知识,阐释春节的深刻意义,加深大家对于春节的理解。
当然,非遗来自人民,其保护工作的全过程也应以人民为中心。所以,春节的保护,最终依靠的是人民的生活实践。大家都要积极行动起来,亲身实践,让自己的生活里充满春节的浓浓氛围。
谈春节庙会
希望增加文化讲解、非遗展示等活动,警惕过度商业化
新京报:每年春节期间,北京的庙会热闹非凡。就你的感受,这些年,庙会有怎样的变化,体现了怎样的文化内涵?
杨利慧:逛庙会是春节习俗里特别重要的一项,春节庙会也往往是一年中最盛大、最热闹的庙会之一,“欢庆新年”是春节庙会独具的主题。
现在庙会数量众多、形式多样,越来越便民亲民,可以说就在老百姓身边。比如去年春节,我带我80多岁的老妈去了附近没那么拥挤的玉渊潭庙会,虽然规模不算大,但也年味十足。还有一些庙会融入了更时尚、充满科技感的元素,吸引了大量年轻游客。这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不仅增强了庙会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也让传统文化以更加新颖的方式呈现给公众。
希望以后庙会可以提供更多文化讲解、非遗展示等活动,比如讲解春联文化、皮影戏、昆曲等传统艺术,帮助参与者更深入地了解丰富的春节习俗。
另外,也要警惕庙会过度商业化。有的地方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把庙会完全变为了营销市场,背离了举办春节庙会的初衷。
谈非遗保护
非遗应更多融入现代生活,实现保护与发展双赢
新京报:我们常常听到“保护非遗”,非遗究竟有多重要?如何让非遗真正地活起来、传承下去?
杨利慧:从国际层面看,非遗是文化多样性的熔炉,又是可持续发展的保证。非遗的兴起主要是应对现代化、全球化带来的传统文化的快速消失,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挪用和盗用。如今全球已有超过90%的国家加入了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表明了各国对非遗重要意义的肯定。
从国家战略的角度来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对非遗的重要意义有精准的概括,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让非遗真正地活起来、传承下去,在我看来,首先要“以社区为中心”。这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强调的基本保护伦理原则。非遗的传承离不开社区的参与,社区是非遗保护的真正主体。只有充分尊重社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才能实现非遗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要明白“人人都是传承人”,都对非遗的传承保护负有责任。还要做好“双赢式”的转化发展。非遗不是文化遗留物,而应该融入现代生活,重新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由于大多数非遗弥散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可见度不高,所以可以采取文旅融合的方式,让非遗融入当代都市的公共文化空间,提高其可见度与存续力。但是,文旅融合不是仅仅把非遗当成赚钱的资源和工具,而是要尊重保护,保持非遗的根本特质不变,这样才能实现保护和发展的双赢。
记者/展圣洁
编辑/白爽
校对/薛京宁
运营编辑/刘茜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