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党一贯重视对违法违纪官员的查处,势必要将隐藏在党内的那些“老鼠屎”挖出来。而担负反腐重担的,就是中纪委以及它领导下的优秀党员。第三任中纪委书记陈云曾经号召纪委从业人员要做“铁纪委”。刘丽英就将纪检人员这一办案准绳很好地贯彻到位,外号“女包公”。
铁纪委的履行者
刘丽英出生于1932年,公安干部学校毕业的她,自然而然进入到公安系统工作,直到文革之后,时任沈阳公安局副局长的刘丽英被组织上调任到中纪委工作,担任二室副主任一职。
刘丽英在中纪委报道后的第一个案子就是参与了两案的调查和审理工作,虽然刘丽英在公安系统从业多年,但中纪委的工作节奏明显要比公安还要快,而且,由于人员不足,每个人承担的工作量更大一些,负责调查的范围也更广。
刘丽英进入中纪委没多久,就被任命为新成立的三室室主任,负责筹备新科室,这下,刘丽英更忙碌了,工作到后半夜简直就是家常便饭,对于已经度过30岁生日的刘丽英来说,这样的日子简直太平常了。
刘丽英曾经对同事们提及自己的办案原则,她说,要达到“板上钉钉带拐弯”的程度,也就是说,办案后,钉子都不能拔出来!这就要求办案要讲证据,证据确凿才不会冤枉好人,也不会放过坏人。
1983年,刘丽英主持办理了运城“张戈案”。张戈也是一位纪检干部,因为秉公办案而受到了某些人的诬陷。刘丽英抵达运城后,并没有单单听取张戈的证词,而是从多个角度,将涉及到的人员都进行了取证,确保各方面逻辑自洽,并从中抽丝剥茧,最终还张戈以清白之身。
捍卫党的纪律的铁娘子
通过办理一系列的具体案件,刘丽英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并整理规范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持续有序推进纪检工作开展。
随着刘丽英名气的增大,找她来说情的人也越来越多。刘丽英在办理东北的一桩贪污案时,就遇到了人情的阻隔。某些干部因为与被查人员熟络,就开始找机会阐述从轻查处的理由,但刘丽英眼里从来揉不得沙子,严厉呵斥了那些不合理的理由,坚决依据国家法律和条例查处违法分子,不论他的官职有多大,人情有多厚。
在查案过程中,刘丽英从来不徇私情,有时面对人身威胁,刘丽英也不会退缩半步,而是勇敢向前,凭借自己大无畏的精神将隐藏在暗处的小人吓退。
正是因为自身“硬”,刘丽英带出了一支铁打的团队,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堪称铮铮汉子,而刘丽英被大家戏称为“铁娘子”。
善于办铁案的女包公
刘丽英在中纪委一直工作到71岁才离开纪检工作岗位,参与了许多大案要案。1985年,刘丽英查办了倪献策,使其成为首个被判刑的省长。1994年,刘丽英通过对非法集资人邓斌的持续调查,查处了连环案、案中案85件,上百名干部承担了各自应负的责任。
1999年,令东北蒙羞,震惊全国的“慕马案”被揭露,刘丽英临危受命,开始了新的征程。这个案子可不简单,刘丽英本身就是从沈阳走到中央的,来说情的人自然不计其数。就是在这种由人情编织的关系网的纠缠下,刘丽英顶住压力,坚持原则,圆满地完成了党交给的任务。在办理该案时,因为太过操劳,刘丽英还曾经在讨论案件时晕倒了。
刘丽英虽然办理了多起重大案件,却为人低调,从不主动接受采访。曾经有记者拿了手稿请刘丽英过目,刘丽英亲自划掉了大段篇幅,还叮嘱秘书,这一采访不能叫做采访,只能叫做工作的记录。
1997年,刘丽英当选中纪委副书记,2002年,刘丽英光荣离休,刘丽英对自己的工作非常自信,她曾经讲到过,自己办的案件,都属于“铁案”,是经得住历史考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