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分享会举办前——
营销:我们还出活动新闻稿吗?
编辑:不出了吧,感觉没什么人看。
新书分享会后——
编辑:(反复观看活动视频,兴奋,笔记,吱哇乱叫)我一定要出这个活动的回顾推文!
以下是《世界公民:中国哲人信札》新书分享会精彩内容的摘录(之一)。嘉宾老师们从文学聊到18世纪的阅读革命,从东西文化交流聊到对个体生活方式的尊重。由于实在难以割舍,文字内容将分三篇放出。
本篇关键词:仿东方小说、东方故事集、《一千零一夜》、拟西方小说、社会转型与紧张僵化的世界格局……
什么是“仿东方小说”?
昙花一现的文学体裁
金雯:《世界公民》可以被比较笼统地描述为一部书信体小说,整本书是由很多书信构成的。它的实际作者是爱尔兰作家(或说英国作家)哥尔斯密,在这些书信里,他化身为一个中国文人,描写了在英国的所感所思所见所闻,以外国人的视角描写18世纪英国的文化现状和社会现状。哥尔斯密对于中国文人的想象不是完全没有根据的,而是基于17、18世纪的欧洲已经积累的汉学知识,或者说有关东方异域的知识。在此基础上,他模仿想象中、认识中、理解中的中国文人的视角,反观自己所处的文化和社会。
每一封信其实都是一个很有趣的文化样本,体现了哥尔斯密是怎样想象欧洲文化与东方文化的对话的。
在书中,他对东方人也有一些戏谑和调侃,然而总体来说,他是在书写一种,在我们今天看来,已经在19世纪消失的文学体裁——“仿东方小说”,即借助另外一个视角,虚构与自己文化完全相异的一个人物,在自己的叙事中进行哲学思辨和哲学实验,思考来自异质文化的人会对“我自己”的文化产生什么样的解读,可能带来什么样的滋养,让“我自己”的文化焕发出一种什么样的新的生命力。
像这样的“欧洲人用东方人口吻写的故事”,之所以到19世纪之后就绝迹了,是因为19世纪之后的小说、游记,讲究的是写实,是要身临其境,要有真才实料。因此,毛姆要写跟香港有关的小说,他必然要到香港去过,他要有比较多的社会学和人类学知识。19世纪之后,文学作品一般被认为要去照亮现实,要去挖掘现实中隐藏的人们所经历和观察到的生活状况,因此不太能够容忍作家想象一个自己并没有那么熟悉的文化。
而“仿东方小说”这样的体裁,就像我们今天的玄幻小说、科幻小说一样,有着似乎想要用想象来构建一个更加理想的世界(一种与欧洲人的当下经验不太一样的现实)的冲动,带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想象的冲动,一种乌托邦的、想要构建新生活和新社会的冲动。
18世纪的欧洲有哪些接触东方知识的途径?
“仿东方小说”流行的历史语境
金雯:在18世纪,以东方人为主人公来写作的作品,在欧洲的流通是非常广泛的,这说明当时东方知识(包括我们中国的知识)在西方是有一定传播度的。
关于中国知识,欧洲当时有几部非常重要的著作,比如法国耶稣会士杜赫德编撰的一个多卷本的合集,叫作《中华帝国全志》,里面就介绍了中国的历史、农业、经济、政治、文化和文学等各个方面,这本书把中国一些经典的文本,比如儒家经典的片段,还有中国文学的经典,包括我们大家非常熟悉的《赵氏孤儿》,还有《诗经》里面的八首,都翻译成了法语。《中华帝国全志》又被翻译成英语等其他欧洲文字,在欧洲的影响非常广泛。
《中华帝国全志》
从17世纪开始,欧洲的大学已经设立了东方语言的教授席位,专门有教授来讲授阿拉伯语、波斯语和土耳其语课程。欧洲人对收集东方的文献也非常热衷,传教士、商人、外交人员去到奥斯曼帝国、波斯之后,都会去收集当地的经典文献,运回欧洲。甚至法国当时还从奥斯曼帝国引入了阿拉伯语的印刷机,以便在欧洲印刷多语种的《圣经》——他们把《圣经》翻译成东方文字,试图推广传教事业。
在对东方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后,欧洲作家意识到,这个世界有很多不同的选项,社会的结构、人类生活的组织方式,不一定要完全像欧洲人那样。因此,他们开始进行思想实验,试图去考虑:在全球化的语境当中,欧洲人的生活有什么新的可能性?有什么样的外来文化资源,可以帮助欧洲人开拓他们的想象?所以就出现了像《世界公民》这样的小说,因为它并不是东方人写的,而是欧洲人以东方人的名义,借助东方人的口吻,并且在东方知识传播的基础上所写的文学作品,所以我们可以称之为“仿东方小说”或“拟东方小说”。这是像《世界公民》这样的,在我们今天看来那么奇怪的作品,会在那个时候出现的历史语境。
一开始,哥尔斯密的写作生涯并不是那么顺利,虽然他不断在报刊上发文,也出版小说,然而在经济收入上并不怎么理想。但是《世界公民》的连载给哥尔斯密带来了比较稳定的经济收入,这也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当时“仿东方小说”的市场是非常广泛的,普通的中间阶层的英国读者,非常喜欢跟随作者的视角进入东方的思维世界和精神世界,想象走出英国人的躯体,进入一个异域人士——一个来自异质文化的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中去。当时的欧洲读者非常喜欢做这件事。
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一部东方故事集《一千零一夜》,其实就是在18世纪初被比较完整地翻译成法语,再转译成英语和其他文字的。当时的法国译者加朗本人也是东方学者。他在翻译《一千零一夜》的时候,一方面对原有的故事有所改写,一方面还加入了一些新的故事,使《一千零一夜》成为在欧洲流通最广泛、最脍炙人口的故事集。像《一千零一夜》这样的东方故事的传播在当时不是完全偶然的,当时还有《土耳其故事集》等其他类似的东方故事集,基本上都是基于东方的故事原型进行了比较粗略的翻译,加入一些自己杜撰或仿写的新故事。像这样仿写和改写东方语言素材、把来自东方的故事并置在一起的做法,在当时是非常普遍的。
由加朗的法译本转译的英译本《一千零一夜》
中国晚清的“拟西方小说”是什么?
金雯:为了更好地理解“为什么‘仿东方小说’这个文化现象似乎昙花一现,但非常重要”,也许我们可以反过来想想,中国历史上相似的时刻。
当然,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已经很难想象一个中国人以外国人的口吻来写一部“法国哲人信札”(也很难想象今天的一个欧洲作家用同样的方式来想象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但在晚清的文学场域中,有一种文学体裁跟《世界公民》所属的“仿东方小说”是非常相近的。在当时的通俗小说报刊上经常会出现一些作品,声称是西方某作者(比如莎士比亚)的著作,但实际上它的真实作者是包天笑、周瘦鹃,他们写了以西方人的名义来书写、西方文化背景的故事。这些作品在今天被称为“仿西方小说”或“拟西方小说”,当时周瘦鹃在自己作品的序言中也坦承,自己有好几部作品看上去像是西方小说的翻译,实际上是原创。
在一种文化刚刚开始进入全球化的浪潮、接触异质文化的时候,不管是欧洲人还是中国人,都很容易对其他的文化产生强烈的兴趣,而且能在其他文化中看到超乎寻常的价值。所以我们经常说,中国现代社会的进程是与西方文化的影响不可分割的。同样的道理,其实我们也可以把这个原则用在西方的历史上。欧洲人在18世纪经历了社会转型——从早期现代社会走向一个工业化、商业化,在政治理念上和文化观念上都推崇所谓人人平等的新社会。我们可以说,在这一过程中,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和对话起了很大的作用。中国的启蒙是在全球化的语境中发生的,同样我们也可以说,欧洲人的启蒙也是全球化事件,欧洲人的现代社会也是在全球的文化交流中发生的,我觉得这是《世界公民》这本书最关键的语境,也可能是它最重要的意义。
《世界公民》可以帮我们管窥到一种时代精神。这种时代精神在早期的文化交流和对话中很容易出现,身在其中的人,不管是欧洲人还是中国人,都有一种“拿来主义”,都有想要向异质文化学习的深刻冲动,但是这种冲动很容易在全球化走向固化形态的时候被丢掉。比如19世纪,西方在世界体系中的霸权就比较稳定了,这个时候西方人不再那么热衷地想从东方寻求灵感;当西方社会在21世纪初的时候再次陷入危机,他们才会转而觉得老庄的思想、东方的伦理、人与自然的和谐观可能又会对自己有一些启迪。在世界格局变动不拘、万事都有可能的时候,人们的心态是最开放的,世界的等级和差序一旦形成中心和边缘的格局或者两个阵营对垒的格局,人们开放的心态就会受到削弱。
但是我觉得,历史永远不是线性往前的,世界格局的紧张和僵化总会在某一个节点又被打破,可能会在混乱的局面中走向一种重生。在我们今天所谓的大变局时代,人们的精神世界会出现各种可能性,文学场域、文学创作中也会涌现出各种各样全新的文学体裁。我们完全不必要用一些已经固化的对于写实小说的要求来看待18世纪或者当代的作家。在当代的很多作品里,在写实当中出现了一些玄幻和魔幻的因素,我们今天有比如“魔幻现实主义”“幻想现实主义”等等称号,来说明后现代的小说是如何把写实和想象串联在一起、糅合在一起的。同样,像这样的叙事实验精神,也充分体现在18世纪的小说当中,文学史和人类历史就是在循环中不断变异,然后向前推进的过程。
世界公民
作者:[英]奥利弗·哥尔斯密
出版时间:2024年10月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新民说
作者简介:
奥利弗·哥尔斯密(Oliver Goldsmith,1728—1774),英国小说家、剧作家和诗人。代表作有小说《威克菲尔德牧师传》,剧作《屈身求爱》,诗歌《荒村》《旅行者》等。
译者简介:
王巧红,上海外国语大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专业博士,大理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目前主攻奥利弗·哥尔斯密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 18 世纪的英语书信体小说,作者虚构了旅英华人李安济致友人的信件,借此讽喻英国社会,介绍中国文化。全书共有书信 123 封,大量涉及中国的故事、寓言、语录、哲理,堪称面向 18 世纪外国读者的一部中国知识百科全书。
中国人李安济曾在广州居住,会讲英语,在欧洲商人的推荐下游历至伦敦。在这里,他广受欢迎,和英国朋友一起游历伦敦各地,和各阶层的人交谈,将见闻印象写信寄给北京礼部大臣冯煌。李安济离开中国后,他的儿子兴波来欧洲寻父,在途中被俘为奴,后设法逃走并解救一名女奴,父子二人的通信充满戏剧性的变故和道德说教。最终父子二人在伦敦团聚,兴波与他解救的女奴泽丽斯在伦敦完婚定居,李安济则与他的英国朋友继续游历世界。
- End -
成为更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