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民国时期是属于中国时局比较分裂的一个阶段,虽然清王朝比较腐败无能但在统治的鼎盛时期也还是做到了“一统天下”,可到了民国各方的势力交织在一起,因此这时候虽说不少地区都处于百废待兴的时期,但生活也并不是很好。
回看民国时期的河南就能够感受到民生多艰的困苦,不少人的生活都处于迷茫中,水患和战乱损毁了不少历史建筑,死难者无数,如今将历史倒带定格在民国时期,看到河南城镇中的景象你的内心是否有所触动呢?
民国处于新旧交替的时期,因此那时候人们的穿着打扮也很有意思,有身着长衫的打扮也有西装革履的装扮,并且那时人们还是非常信奉算命先生的,尤其是在王朝被替换之后,不少人都感慨和担忧自己日后的命运,算命先生也就成了当时比较火热的职业之一。
照片中就是一名男子正在找算命先生卜卦,一壶竹签、一把散银就能评断出眼前人的境遇,说起来还是非常“神奇”的,不过在那时战火纷飞,这样的行为也不过是为了图一份心理慰藉。
后来因为挣钱所以涌现了许多“假”算命先生,挣取黑心钱虽然可恨,但在乱世中为了谋生如此做也着实可悲。
在河南地区大家都还是以种植庄稼为生,因为北方地区的气候和土质相较于南方来说并不太适合水培种植,因此大多也都是种植一些麦子、五谷等,在丰收的时节就能看到如照片中这样的“运输队伍”。
通常都是骡子在前面开路,后面跟着独轮车,车夫不坐前面而是在后面推着走,帮助骡子减轻重量的同时也能固定住方向。
如果遇到是富贵人家运送货物,还会有一个专门的管事,照片中那位推着自行车走在一旁的就是这个队伍的管事,他只负责货物能够安全送到,苦力活是不会沾的,那时候即便是人也被分成了“三六九等”。
在河南开封的村落中摄影师拍摄到了正在吃饭的一对兄妹,他们穿着补丁的衣服端着大碗,拿着长筷子,样子看着非常可爱,望向镜头的双眸充满了好奇,虽说家境并不好,衣服有破烂的情况,但是通过兄妹的吃食和头戴的帽子来说,家中对他们还是非常好的。
能吃饱能穿暖就已经是生活在那时的人们唯一的心愿了,毕竟在几年后河南就迎来了一次“大饥荒”,无数人因此而丧命,相较于那时吃“观音土”、啃树皮来说,这对兄妹此时还能端着大碗品尝着美味菜肴已经是幸福的生活了。
这是民国在1912年刚刚成立时出版的一张地图,名为“河南全省一览图”,通过照片能够看到那时候的地名并没有“区县、乡镇”的区分,而是使用了“州府制”,府比州高一个级别,就相当于现在区比县高一级别一样。
在典故上曾有一段是“包拯下陈州”,只看新版地图许多人或许并不知道陈州具体是指的哪里,但是回看这张民国老版全览图就能够发现陈州的所在地,那时还叫“陈州府”,后来更名为“周口”,所以按照如今来说包拯其实是去了周口。
在民初时期青楼还没有被管制,因此当时仍然有不少女子从事着这一行业,当时在河南有三位非常出名的名妓,分别是:三凤、刘金福、李翠福。
照片中就是刘金福的真实照片,在拍摄时有的青楼女子会选择时兴的旗袍或长衫,但刘金福依旧选择了清朝装扮,这也展现了她心中对旧王朝的不舍,对新时代的不安。
虽说她的面容并不是非常秀美,但是那时候人们也非常喜欢这种比较“富态”的容貌,在清末民初时期青楼和我们所想象的并不同,那时候有不少女子都是靠卖艺为生,仅凭吹拉弹唱也能成为“名妓”。
因此当我们回看曾经青楼女子的照片时,就会发现有不少长相并不是十分姣好女子,却大受追捧,这就是原因。
到了民国中后期就开始流行旗袍了,这也是根据宽松的长衫演变而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旗袍的款式也越来越多,中领立领、长款短款、中袖短袖等非常多,而穿着旗袍在初秋时节最少不了的就是长筒袜,照片中就是小贩在贩卖长筒袜的场景。
他将顾客挑选的长筒袜拿出来,能够看到顾客正准备拿钱结账,在小贩的身后还有一个姑娘也在看堆积在地上的货物,当摄影师拍照时小贩似乎发现了他,用非常不友好的眼神盯着他,那时候能够坦然接受陌生人拍照的人还是很少的。
在40年代的河南战乱还未结束就迎来了罕见的天灾,你可能很难想象水患刚结束不久就迎来了旱灾,百姓的生活一度非常艰难,有不少人都被活活饿死,其余的人不得已也只能背井离乡,前往别处寻求一线生机。
这张照片就是一位母亲带着两个孩子在逃亡路上时被拍摄到的画面,因为无处歇脚,她就只能带着孩子待在早已破败的庙宇中,照片中的她们衣衫褴褛、蓬头垢面,望向镜头双眸中也是充满了警惕和惶恐,这也是那时动荡带给她们不安感。
这张照片拍摄于1917年,民国刚成立不久,那时候的老人们还是保留着清朝时期的装扮,在河南开封一处村落的村头坐着一群小脚老太太,她们有的抽着烟,有的吃着干粮,和“小姐妹”们闲聊着,因为小脚走路不稳所以她们大多数都有一根自制的拐杖。
看着有摄影师拍摄她们表现得十分生气,其中一位嘴里还叼着烟带的老太太面容严肃的指着摄影师,而另一位正准备借力站起来阻止摄影师拍照,而其中的缘由只是因为她们心中的“封建思想”,在那时老一辈人总认为拍摄会摄走人的“魂魄”,因此十分忌惮。
这张照片拍摄于1939年的河南开封,照片中鼓楼的上方还建造了一个巨型自动钟,为全市人民报时,不过后来因为战乱的原因这个四面钟也被损毁,后来虽然修复完成,但已经不再鼓楼上而是转移到了汴京公园内。
虽说处于战火年代,但是这张开封街道的照片看起来还是十分宁静与祥和的,照片中人来人往,街道宽阔整洁,此时虽说被日寇占领,人们在压迫中生活,但日子也还算“清净”,只不过这都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日寇后来的无人性占领与屠杀,让不少百姓生活在黑暗与煎熬中。
因为被日寇占领所以当时在开封的街头时不时还能看见一些身着和服的女子,回看照片时就会发现晴天打伞遮挡太阳很早以前就已经十分流行了,并且那时候她们使用的还是特殊材质制作的雨伞,和中国早期使用的木架油纸伞有所不同。
比较起清末时期,民国的街道整体都还是非常干净的,照片中虽然远处激起了尘土,但是道路上并不是坑坑洼洼的,十分平坦也没有脏污垃圾,由此可见在民国时期对于街道的管理还是非常重视的。
在民国初期还是有不少流动摊贩的,因为那时候固定的商铺价格比较昂贵,并且还有诸多管制,因此一些小商贩就会自己挑着担子去卖货,一次带一点卖完又回家去取,照片中就是一名妇女正在挑选瓷碗的场景。
那时候瓷碗的花样纹路还是非常多的,并且大多都是手工绘制,因此基本上每一个瓷碗即便样式相同在纹路上也会有细微的差别,一个小小的竹筐挑着瓷碗上街,在炎热的夏季还是很不容易的,有时候选择售卖的地段不好,一整天都卖不出去一个,生活十分艰难。
这张照片拍摄于1942年的河南,那时候因为天灾人祸所以不少家庭都开始了逃荒之旅,照片中的小男孩也是跟着大人在逃荒的途中,此时他的父母外出找寻食物,他就坐在原地等。
看他的脸颊还是比较有肉的,因此也能看出他的父母对他一定十分照顾,在饥荒年都护他无虞,能够生活在幸福的家庭中,也是他的一大幸事。
不过那时候的家庭普遍都十分困难,尽管在吃食上尽力满足了孩子,但是穿着上却还是有“遗漏”,在寒冷的冬季,尽管他身上穿着厚棉衣,但仔细看他还是光着脚丫的,为了取暖他也只能把手放进裤脚里。
为了逃荒不少人都选择了乘坐火车,有钱买票的还能坐上位置,没钱的人就只能站在一旁,那时候的火车也比较简单,几张椅子,一排行李架,火车上的灯光也是忽明忽暗,就仿佛在暗示逃亡中的人,生命就仿佛闪烁的灯光,不知道何时就彻底陷入黑暗。
照片中望向镜头的老者眼神也充满了戒备,与后面穿着打扮非常光鲜亮丽的人群形成了对比,当别人都在谈笑风生时对于他来说只能警惕的守着自己唯一的“家当”。
这张照片拍摄于1943年的河南,或许许多人都会好奇在火车两旁修建的是什么,实际上在道路两旁摆放的木质栅栏并不是为了防止火车发生事故的,而是因为那时候逃荒的人太多了,有的担心路上活不下去的,最好的方法就是“扒火车”,直接前往下个目的地。
当时有超过300多万人加入了逃荒的队伍,而大规模的想要攀爬火车逃离就会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当时民当局才设立了木栅栏,这样一来火车经过时,他们就无法跟着火车奔跑扒车。
这样的行为实际上也并不是从实质在解决问题而是在解决这一群苦难的人,在民国时期的河南,民生多艰就连生命都无法得到应有的保障,回看这段过往虽然能够感受到王朝更迭的变化,但也能感受到普通百姓的痛苦与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