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改琴女士乃当代重镇级艺术家。论及书法,文化学者文怀沙先生以“当代中国西部的卫夫人”誉之;沈鹏先生说:“她的书法有中国西部大气磅礴的风尚,并且比较质朴。”周俊杰先生赞之为“西部书坛的一颗明珠”。论及绘画,冯远说:“张改琴的画作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西部黄土丘陵画卷。”刘大为说:“主要表现为古老陇塬的苍凉、浑朴,然而期间充满生机,这种生机不是靠茂林修竹、长草浅苔而获得的,而是一种生命渴望苏醒的感觉。”张改琴出生于甘肃庆阳的农耕之家。父亲读过三年小学,通过苦学成为优秀陶工;母亲未曾入学,而悟性奇高,为劳动能手,努力学习知识,能画画、刺绣、剪纸。父母勤劳坚毅、智慧超群的性格、意志、才情从潜意深处对张改琴影响深远,河陇文化、雍凉大地养育了这株璀璨的生命之花、艺术之花。张改琴以豪宕清雅、朴茂幽深的艺风蜚声海外,书画如是,诗词如是。
张改琴书法
诗为华夏艺术之魂,自魏晋以来,华夏艺术以儒释道哲学为内核,以诗意为精魂、以独特语言为形式传承文化、抒发情感、表达思想,舍此纵施庖丁之技,依旧空洞苍白。笔者对艺术家的诗词创作甚为珍视,因为懂诗、善诗不单纯是艺术家的特长问题,而是综合素养的体现。诗书画印在意境的高度是相通的,华夏艺术之高境是靠文化的灵源养出来的。书法、绘画的物化形式无疑具有独立的审美功能,而高境的营构仍在诗意哲思。读张改琴的创作,为其丰富的语言、精湛的技法心折不已,更为其清新的诗意、幽邃的哲思而展开丰美的想象和联想。张改琴既是书画艺术家,又是颇多灵性的诗人。读其数百首新诗、格律诗、联语,更能领略其书画艺术的豪宕之美、幽邃之美。张改琴为巾帼艺术家,出生在偏远的山乡,是老三届学生,完全靠自学成才。她的工作是与数字打交道,而对文学艺术如醉如痴。诗联的创作有很强的专业性,入门不易,臻至佳境尤难,而张改琴硬是通过苦读与拜师突破了形式的约束,诗词联语多有佳作。张改琴半个多世纪从西北高原一路走来,冲风冒雪,踏平坎坷,苦在其中,乐在其中,她的创作体现了才情功力,更体现了殉道精神。
联语乃诗中之诗,为我国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联语称为对联、楹联,又称为两行诗,一种由对偶修辞手法发展而来的独立的文学样式,运用于迎春、志庆、写景、畅怀、联谊、挽悼等极为广泛的社会生活之中。所谓“对偶”为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法,即指把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平仄相反、意义相关的两个语言单位对称地排列在一起以强化表达效果,这种修辞往往能产生对比鲜明、愉意畅神的特殊美感。对偶有工对、宽对之分,在律诗中需用工对,称为“对仗”。古代宫廷护卫列队持杖而立,对偶句子与之相似,以故对偶在格律诗中称为“对仗”,刘勰称对偶为“丽辞”,他说:“夫心生文辞,运裁百虑,高下相待,自然成对”“丽句与深采并流,偶意共逸韵俱发。”(《文心雕龙·丽辞》)
张改琴书法
对联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最早出现在五代十国,明洪武年间(1368年-1399年),在江西庐陵(今江西吉安)出土一尊特大铁十字架,上铸三国孙权赤乌年间(238年-250年)所铸对联:“四海庆安澜,铁柱宝光留十字;万民怀大泽,金炉香篆蔼千秋。”此联成熟,对仗工稳,联境佳妙。至于春联的产生,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学士辛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种文学形式产生之后,逐渐广泛地运用于社会生活之中。张改琴的联语创作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统一。
风神之自然。李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歌德说:“艺术无非是自然之光。”中外艺术家都强调艺尚自然的重要性。自然之美首先应指物化形式,其次才是思想内容,联语不工不可能产生圆融清雅的意境。艺术非雕不美,不雕之雕、不工之工方为高致,进入风神自然之境何其艰难。联语高度简约,必须体现意象典型、对仗工稳、韵致幽雅的特征,三者统一方称佳构,美学家朱光潜强调突破形式约束的重要性,他说:“自然之中有人为,束缚之中有自由,整齐之中有变化,沿袭之中有创新,‘从心所欲’而却‘不逾矩’。诗的难处在此,妙处也在此。”(《诗论》)艺术形式的难度彰显美感的高度。旧体诗词,尤其是联语是带着锁链之跳舞,舞要跳好,锁链不能卸除,方能给人们以心灵的震撼。联语必须遵守对偶修辞的规则,少字联必须用工对,长联可用以工对为主,辅为宽对,但这个宽对也不能太宽。
张改琴的联语多为工对,谨遵创作规则。从内容上来看,正对、反对、流水对、当句对、隔句对都有运用,体现工稳自然之特征。“正对”是运用反映同类事物或概念性的词语两两相对。“三分瘦影来幽梦;一片清辉有冷香”(《三分·一片》联),描写梅花芬芳、人格高洁之特点。“七彩禅光辉宇宙;千重瑞气醉游人”(《峨眉金顶》)描写佛教圣地吉祥清宁之景色,词性、平仄、意境和谐统一。“反对”是对偶中常用的形式,是指上下联句从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对照,形成相反相对、对立统一之特点。“有闲耕砚海;无事教儿孙”(《闲题》),写自己的性格特点。“瑰宝昔流离,皆因积贫积弱;飞天今起舞,终倚强国强民”(《敦煌》),诗人
为昔日敦煌的国宝流失而感伤,为当今敦煌文化受到保护、挖掘、弘扬而振奋不已。“飞天”二字应为双关手法,即指壁画中的“飞天”形象,又指以我国航天航空事业为代表的科学技术、综合国力的飞速发展。“昔”“积”都是入声字,入声在湘方言中还有保留,在普通话中已转入阴、阳、去三声,音韵学有“入派三声”之说,此处仍将入声视为仄声,体现诗人的古汉语功力。
“流水对”是上下两句在语法结构上上下相承,在意义上有连续、因果、条件、转折等关系,使抒情表达如同流水般一气贯穿。“冰雪扬风采;人生奏凯歌”(《冰雪·人生》联)强调高洁人格对人生事业的重大意义。“驱倭豪气动天地;报国英名留古今”(《杨靖宇》)极赞杨靖宇将军的丰功伟绩,上下两联构成因果联系。“当句对”是指一句之中某些语词自成对偶,如“情留笔冢、神驰砚海、薄发于厚积;有径书山、无际画林,约取而博观。”(《情留·有径》联)上下两联自成对仗:“情留笔冢”与“神驰砚海”相对;“有径书山”与“无际画林”相对,这是典型的当句对,并且立意深远,对仗佳妙,“发”“博”都是入声字,使用准确。“隔句对”亦称扇面对,即隔句相对,如第一句对第三句,第二句对第四句,这是对联中的珍稀品种。如:“陶冶情怀,何须竹里;修持心性,只在山中。”(《题画》)诗人于常见的对偶形式能熟练地运用,工稳自然,寄意幽微,既见功力,又显才情。
张改琴书法
张改琴的联语既圆融清新,又灵动多变。从字数而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多至18言,斧斤挥运,词清韵雅。四字联:“云来雨骤;风过日辉”(《云来·风过》联)写景如画,景中寓情,景中寓理。“素心向暖;善念有温”(《素心·善念》联)歌颂美德,启人心智。五字联“笔卷黄河浪;墨倾玉宇春”(《笔卷·墨倾》联),乃对创作心境、美学风格的形象描写,意象宏阔,色调清朗,字组、意象都构成鲜明对比。“剪取一枝柳;插来满室春”(《端午》)形式上运用工对,内容上运用流水对,构成内在的因果联系,表达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六字联:“壶口苍烟气派;云中银汉襟怀”(《黄河》)省略动词,用典型意象描写壶口风光,暗寓主体胸次,形成壮阔、豪纵、超旷的意境。七字联当然是最多的,飞珠溅玉,灵源泉涌:“朝看兰山轻雾锁;暮观白塔晚霞明”(《兰州即景》)用典型意象描写兰州风光,历历如画。“砚动鳞波涵古字;墨翻云浪赋新诗”(《砚动·墨翻》联)着意追求诗书为一之意境。“一身耿介存,忆铁骨铮铮,挥毫墨泼云烟里;百载芳香在,问流年历历,驾鹤名高星斗中”(《挽刘洪彪先生》)运用隔句对,词性、词组、音韵、意境浑化为一,高度概括刘洪彪先生的性格特征、艺术成就。
意蕴之丰富。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艺术创作体现个性,体现时代感,意蕴丰富,境界幽深。张改琴乃时代之歌者,热爱艺术事业,热爱诗意山川,热爱伟大时代,她是甘肃书坛的领头雁,读书、创作、教学和社会活动甚多,雪泥鸿爪、所见所思都成为艺术创作的源头活水,努力奏出时代的乐章。诗人的创作见清气、灵气、逸气,仿佛寓目即书,通过对生活的诗化、雅化的处理,天机流淌,翰逸神飞。诗人眷恋故园风光。她魂牵梦萦那一方热土:“何物最催人,一村老幼闻鸡唱;有亲来探我,遍地桑麻传吠声。”(《故乡》)状绘陶醉的如画景色:“溪流碧树潺湲里;窑嵌苍山起伏中。”(《陇东家居》)诗人热爱故乡的历史、故乡的文化:“窟仰莫高,花雨缤纷画中画;沙鸣丝路,驼铃响彻西域西。”(《敦煌》)“敦煌传法书,写经瑰宝;石窟垂青史,汉简风神。”(《敦煌书法》)她对整个西北高原一往情深:“乌云蔽日,墨翻海浪来天上;碧镜映空,梭织湟鱼穿水中。”(《青海湖即景》)壮阔、明净、清空的高原风光历历在目,仿佛让海浪、浓云、清风把我们的心埃洗涤得干干净净。
景仰民族脊梁。“气撼昆仑,三军勇冠;名垂西域,千载风流。”(《霍去病》)霍去病在公元前121年春,从陇西(今甘肃临洮)出发,经过乌盩(今乌兰山)、遬濮、狐奴等地进入河西走廊,奋勇杀敌,功昭日月,诗人对民族英雄深切缅怀。上古名医岐伯据传为甘肃庆阳人,诗人写道:“继神农尝草以来,医名四海推岐伯;思黄帝访贤而问,大道千秋传内经。”(《庆城岐伯》)中华医圣为民族的生存繁衍贡献卓越,诗人对民族脊梁至为景仰。亦多时代风光的吟唱:“万道金光腾白雪;一轮红日起苍原”(《元旦乘高铁所见》),“坝锁黄河千尺浪;溉肥碧野万家丰”(《刘家峡水库》),万道金光、一轮红日、水库碧波、高铁银龙,乃社会主义建设辉煌成就之象征。“北斗腾云,观青霄气象;长征登月,展中国精神”(《北斗·长征》联)诗人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而欢欣鼓舞。
张改琴绘画
热爱书画艺术。诗书画艺术是诗人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为书画艺术大家,诗人常常以联语这种最明快、最经济的艺术形式抒遣情怀,表达热爱艺术的深情。学书取法先贤:“古意笔追钟太傅;壮怀墨溯颜鲁公”(《古意·壮怀》联)钟太傅是指钟繇,书风雄浑刚健,凝重浑穆,被誉为“楷书鼻祖”。“颜鲁公”指颜真卿,楷书方正有力,气势雄浑,张九琴楷书功力深厚,从颜鲁公《多宝塔》入手,于欧、褚、北碑广取博采而自铸清辞。“千华兰紫日生就;万叶红黄天绘成”(《千华·万叶》联)绘画艺术以清新自然为尚。“每向素笺书古意;长从黄卷积新知”(《每向·长从》联)表达深耕传统、借古开新的书学观点。诗人对沈鹏先生深怀景仰之情,对沈老的艺术创作予以高度评价:“文宗一代归天去;功业千秋炳史中”(《文宗·功业》联)“闻道未迟,艺道并行,道臻无法而有法;呕心沥血,身心竭虑,心慕谪仙亦成仙”(《闻道·呕心》联),此联工稳贴切,构思、用词甚为工巧。沈老的最后一次书展名为“闻道未迟——沈鹏诗书作品展”,上联重用三个“道”、两个“法”字,下联重用三个“心”、两个“仙”字,构成句中的反复、排比,强化表达效果,非思维敏捷、学问深厚、才情丰美者莫能为也。联品紧扣沈老之草书为天下独步的特点展开联想,表达对沈老创新精神的赞美之情。
(作者系湘潭大学教授、荣宝斋沈鹏诗书研究会理事、沈胸介居书院院聘艺术家、文化学者、著名诗书画美评家、诗人)
张改琴,女,甘肃省庆阳县人,1948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全国政协委员、政协甘肃省委员会常委、政协甘肃省委员会科教文体卫委员会副主任,第六届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协隶书委员会主任,中国书协妇女工作委员会主任,甘肃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甘肃省文史馆馆员。2006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甘肃省优秀专家称号,获甘肃省“敦煌文艺奖”;2009年获省委、省政府颁发的“突出贡献奖”,2010年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