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毛泽东等人对蒋介石的内战阴谋有较清醒的认识,但是,为了避免内战,争取和平建国。毛泽东决定亲自去重庆与蒋介石当面谈判。

毛泽东这次去重庆,是准备去力争和平的。8 月 26 日,毛泽东在赴重庆前夕,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专门谈了延安问题。他说:

“延安之所以重要,一因打日本,二因蒋介石在重庆,即都是偏安之局。如蒋回到南京,延安就不那么重要了。当然,不要轻易搬家。”

毛泽东这个交代,可以说是党中央搬家的前奏。



经过重庆谈判,10月10日,国共签订《双十协定 》。1946 年 1 月 10 日,国共两党又签订了《停战协定》,于是,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举行。这次政治协商会议开了 22 天,会议通过了和平建国纲领、政府改组案等五大议案。这些协议的签订,实际上否定了国民党的一党专政、独裁体制和内战政策,确立了和平建国的构想。

2 月1 日,党中央向党内发出《关于目前形势与任务的指示》,肯定了政治协商会议,提出“中国即走上了和平民主的新阶段”,“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目前已由武装斗争转变为非武装的群众的与议会的斗争,国内问题由政治方式来解决。”为此,党中央提出:“党的全部工作必须适应这一新形势。”这个“适应”也包括党中央搬离延安,到一个更方便的地方去办公的搬家方案。

第二日,毛泽东主持中央书记处会议,讨论如何实施政协协议。刘少奇说:“华中我们应该保留,也可能党中央将来搬去,这个问题也要告诉周恩来。”

“我同意。”朱德马上表态说。



2 月 6 日,刘少奇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又对大家说:“如果政府改组确定了,党中央的工作重点会搬过去。因此,党中央机关要考虑搬家问题,搬到离国民政府近一些的地方,不要对抗。”

他的思想,自然也代表了毛泽东的思想。2 月底,毛泽东会见前来延安的国民党要人张治中。在交谈时,张治中说:

“和平实现了,政府改组了,中共中央就应该住到南京去,延安地方,不会再有第四次来的机会了!”

“是的,我们将来当然要到南京去。”毛泽东说,“不过听说南京热得很,我怕热,希望常住在淮安,开会就到南京。”

3 月中旬,梁漱溟访问延安。毛泽东与这位老友交谈时,再次谈到了搬家之事。梁漱溟后来在《我参加国共和谈的经过》一文中说:

“那时,苏北许多地方为共产党所控制,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所建立起来的游击根据地。1946 年春我到延安,毛主席就曾告诉我,‘中共中央准备搬到清江浦,我也准备参加国民政府,作个委员,预备在南京住几天,在清江浦住几天,来回跑。’”



清江浦就在江苏淮安。毛泽东、刘少奇都对人谈到了搬家的打算,不久周恩来与人也说起了此事。一次,他与陶行知和政治协商会议联络秘书蒋匀田说:

“党中央和毛主席即将迁到苏皖解放区去。”

淮安属于苏皖解放区。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决定搬迁到淮安去。但是,蒋介石很快就变脸了,撕毁《双十协定》和《停战协定》,于6月底大举向中原解放区进攻。这样,毛泽东和中共立即改变了 “和平民主新阶段”到来的判断,随着战争的爆发,党中央南迁淮安的计划只好取消了。

事实上,在淮安的华中分局和新四军为党中央迁都秘密做了许多准备工作。华中分局提出“要把淮阴、淮安两个城市统一起来,建设新的红色首都”的设想。为此,华中分局委员、苏皖边区政府主席李一氓回忆:

“其实从中国共产党来讲,是真正愿和国民党合作建国的。蒋介石公开撕毁停战协定,发动对解放区的进攻,似乎在我们预料之内,也似乎在我们预料之外。因为在淮阴的时候,我曾经得到华中局一个通知,说党中央要从延安搬到淮阴来。参加南京工作的同志有事情要开会就去南京,没有事情又不开会就可以回到淮阴的。中共中央的总部就要建在淮阴,就由我负责找一个适当的地方,建立中共中央总部。当时我们的设想是砖木结构的平房,地势要高,不会被水淹,我也曾和少数同志到淮阴城外面走过几趟,看了些地势较高的位置。还没有定下来的时候,解放战争就开始了,这个计划自然没有实现。”

尽管党中央没有搬去淮安,但是,后来随着解放战争的推进搬到了西柏坡。

陈冠任著、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大河向东:他们为什么追随毛泽东》记述了此事。该书为该社的年度畅销书,曾经名列政治军事畅销书热卖榜第九名(如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