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一下!毛主席来信了!”
1937年10月的延安,一名被判决了死刑的杀人犯在即将执行枪决的时刻,发生了“转机”。彼时犯人的脸上掠过一丝笑容,仿佛胜券在握。
然而,等到来人读完信件上的内容之后,全场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台上的犯人则是面色灰白,缓缓地低下了头。
那么,究竟是何等人物能够在死刑前收到毛主席的亲笔信?他到底犯了什么罪?
因情杀人,被判死刑
他曾是毛主席的心腹爱将,曾经在战场上立下汗马功劳,是人人敬重的英雄,是一名受过革命文化熏陶的共产党人。
他就是黄克功,出生于19世纪90年代的江西农村,1930年参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黄克功凭借出色的军事才能在作战中屡立战功,曾多次在长征中立下不少功劳,深受毛主席的重用和赏识,年仅20来岁就已经成为优秀将领。
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就是这样一名优秀的红军干部,竟然残忍杀害了自己昔日的前女友!
他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亵渎法律的威严,也辜负了毛主席的信任。
在执行前,曾有人为他求情,认为黄克功曾多次立下军功,希望组织能给他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将功赎罪。
按说杀人偿命,此案件没有什么疑惑,但是黄克功本身身份特殊,他是一位在战场上屡立战功的“老功臣”,导致案件判决没那么简单。
这一案件的判决结果会影响学生群体及军人,为了避免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当时负责审理此案的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院长雷经天对此案高度重视。
他写信给毛主席,将案件经过详细叙述,请求他审查这一案件。
毛主席听后大为震惊!
身为军人和共产党人,竟然知法犯法,犯下如此恶劣的罪行,应当秉公执法,按照规定执行,否则无法给天下百姓及受害人家属一个交代。
所以,在后来的临时法场上,雷经天公开宣读了毛主席的亲笔信:“黄克功过去的斗争历史是光荣的,然而,他犯下滔天大罪,根据党与红军的纪律,判处他立刻执行死刑。”
此话一出,全场哗然。台上原本面露得意的黄克功瞬间白了脸,眼中满是后悔之意。
这一切还要从一个“情”字说起。
黄克功与刘茜的爱情
黄克功与刘茜相识于抗大。
当时的黄克功在抗日军政大学担任队长,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那时的黄克功思想政治觉悟高、积极向上、阳光正直、英姿飒爽,很快吸引了刘茜的注意。
刘茜出身优渥,官宦世家,身份高贵,但是她和传统的千金大小姐不一样。
她有一颗崇高的爱国之心,一心渴望为抗日事业做贡献,不怕苦不怕累,毅然来到抗大学习。
据说刘茜是她的笔名,她的真名叫董秋月,之所以给自己取这个名字,也是源于对革命的热衷。(茜为一种红色颜料,象征革命)
优秀的人总是互相吸引,由于刘茜独特和出众的能力性格,她和黄克功二人很快确定了恋爱关系。
这在当时可谓是人尽皆知,黄克功和刘茜也因此成为众人羡慕的神仙眷侣。二人常常保持书信往来,感情日渐升温。
爱情,总是开始的时候很美好,但总归要回归现实。
在二人相处久了之后,刘茜发现,两个人并不是十分合适。相恋后的黄克功和当时她理想的样子完全不一样!
他不讲卫生,且有严重的大男子主义,好大喜功,常常自吹自擂,不尊重刘茜的个人感受。这让她一度很受压制。
比如刘茜因为工作关系和男同事接触频繁,但是二人仅仅是工作关系,并无私下联系,而在黄克功眼里就变成了不检点,不守妇道。
他甚至觉得刘茜这种行为是在侮辱自己,两人因此争吵不断,感情逐渐破裂。
越来越无法忍受的刘茜最后提出来分手,并一心扑在事业上。
三观不合的爱情,根本无法维继下去。
刘茜思想先进,不愿意像传统女人一样相夫教子,她对革命事业持有狂热之情。这一点她的父母也无法理解,包括去抗大学习,都是刘茜偷偷跑出来的。
而黄克功对待男女感情上,思想迂腐,重物质轻精神。他认为两个人好就应该结婚过日子,女人不要过多的抛头露面与男性接触。
正是这种价值观的不同,以及二人对未来的规划的差异性,导致昔日人人羡慕的神仙眷侣即将分道扬镳。
刘茜对和黄克功分手这件事异常坚定。
一向心高气傲的黄克功始终无法接受和刘茜分手,他不能接受任何形式上的失败,无论是战场上还是感情上。
为了挽回这段恋情,他最后向刘茜提出俩人一起去河边走走谈谈心。
刘茜同意了,她想着反正要分手不如见面把话说清楚,有始有终。双方都心平气和的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好聚好散。
暮色降临的傍晚,一男一女走在河边,本是浪漫的氛围,谁料故事却并没有按照浪漫的情节发展。
被爱情冲昏头脑的黄克功一心想要挽回这段感情,直接向刘茜求婚。
而刘茜感觉黄克功真的不可理喻,坚持要分手。
她始终明白她要的是精神上高度契合的恋爱,不是世俗的物质的婚姻,于是果断拒绝。
这样坚决的态度让黄克功恼羞成怒,直接掏出手枪,连连逼问。
“你答不答应和我和好,不答应我就枪毙了你。你只能是我一个人的,我得不到的女人,别人也休想得到。”
看到昔日的爱人这样,刘茜心中也是难过,宁死不屈,坚持分手。
就这样,怒火中烧黄克功一枪击中了刘茜的胸膛。刘茜倒在地上,眼中满是泪光。
而黄克功见刘茜没死,竟然又朝她的额头开了一枪,这一次,一枪毙命。
年仅16岁的花季少女因此陨落人间,再无生还的可能。
一天,室友发现刘茜一夜未归,因为担心她的安危,便向上级领导反映情况,并指出刘茜失踪前是跟黄克功一起出去的。
一开始,黄克功谎称对刘茜的失踪毫不知情。但是他的行为出卖了他。
警卫员说黄克功回屋后神色慌张,然后不停的擦拭手枪,并且在纸上写着什么东西。
随后,刘茜的尸体在河边被发现。
调查组随即将犯罪嫌疑人锁定在了前任男友黄克功的身上,调查发现黄克功修改了刘茜给她的写信日期,现场勘查的子弹壳和他消失的两枚子弹完全吻合。
面对调查组的询问,黄克功坦然讲述了杀害刘茜的全部经过,但是并不认为自己有错,而是将错误归结为刘茜不尊重婚约,导致自己因情绪激动而擦枪走火过失杀人。
但是这一观点显然立不住脚。因为开了第一枪后的黄克功,并没有将刘茜送往医院或者找人求救,甚至为了让她彻底断气,又在她的额头上开了第二枪。
身为革命军人,他的枪口本应该对准敌人,他却将枪口指向了同胞,而且是自己挚爱的人!这种行为,究竟会有什么样的下场呢?
正义的宣判
据了解,在事情发生后黄克功曾经给毛主席写过一封信,大概意思是讲述了这些年的战绩和对革命的付出,希望将功补过,渴求上级网开一面,要死也死在战场上。
前面提到,当时负责此案的院长雷经天也给毛主席写过信,请求毛主席审查案件。
这件案件在当时曾轰动一时,一个是革命重要领袖黄克功,一个是优秀的抗大女学子刘茜。曾经令人羡慕的神仙眷侣,却落到这步田地,着实令人惋惜。
当时的群众也站成两派。
一派认为黄克功军功显赫可以网开一面,如果因此枪毙,国家会少了一名战将,况且当下属于抗日战争的重要时期。
另一派认为黄克功罪行恶劣,必须从严处理。
尤其是刘茜的同学,对她的死深感惋惜,同时对黄克功充满了仇恨。他用威胁的方式逼迫刘茜和他结婚,对方不从就一枪杀死,简直把法律当儿戏。
不少学生采取罢课的方式,希望能够为刘茜讨回一个公道。
而犯罪者本人呢,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恶劣罪行,一再强调刘茜毁掉婚约是对革命军人的侮辱,而且渴望通过写信给毛主席的方式让上级网开一面。
毛主席得知此事后,专门召开党组织会议。
经过组织慎重考虑,一致认为不处决黄克功难以让百姓信服党和法律的威严。
随后,毛主席亲自写了回信。
那时,黄克功在刑场上收到了毛主席的信,本以为事情会有转机。但当雷经天读完信后,他才终于意识到自己犯下的滔天罪行。
他从最初的表情呆滞到懊悔的低下了头,没有任何极端的举动。随后平静的走向刑场,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了应有的代价。
只是,可怜16岁的花季少女刘茜却再也无法感受这世的一切。
以此事为鉴,毛主席在后来的演讲中指出,正确的恋爱应该是积极向上,自由平等的。
演讲的内容给青少年将士树立了正确的恋爱观和法律意识,同时为我国法律法规的健全奠定了基础。
结语
在黄克功这件事情的处理上,毛主席可谓是从长远考虑,做出了让后人信服的伟大决定,即使心腹爱将触犯了法律,一视同仁。
所以在当下这个社会,我们在做事的时候一定不要冲动,保持理智!
针对黄克功被判死刑这件事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