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被认为受到“极大阻力”的特朗普国防部长候任人选海格赛斯出席了听证会,在遭到抗议者多次打断后,他却以强有力的精彩开场白,给在场的议员留下深刻的印象。在面对民主党女议员的“质疑”时,他幽默地反击,体现了他的军人棱角和福克斯主持人的良好口才。
听证会后,共和党参议员都表示将支持他,目前共和党在参议院占多数,他极可能会得到议会确认,而且特朗普第一时间发帖说他会得到确认。
01
“唐纳德·特朗普领导下的国防部将通过实力实现和平。在追求这些美国优先的国家安全目标时,我们将保持爱国主义的非政治性,并坚决遵守宪法。”
海格塞斯在听证会上强调,他将给国防部带来“改变”,将“恢复战士精神、重建军队、重塑威慑力”。
海格塞斯还表示,“政治不应干预军务,我们不是共和党人或民主党人,我们是美国的战士”。
几位抗议者则直接冲进了会场高喊海格赛斯是“厌女症者”,他们被警察架了出去,海格赛斯并没有受影响。
海格赛斯自从提名起,就遭到左媒和自由派的攻击,说他涉嫌“性侵”女性。即使他获得认证,未来左媒还会就他的私生活深挖。
他发誓将在军队中“禁止DEI觉醒文化”、表示将“恢复五角大楼的战士精神”,这些都不太符合左派的“政治正确”,因此他的争议很大,在军队已经遭到“娘炮文化”浸透的情况下,他想恢复“直男文化”,而且“择优录取”、奖惩分明,这种讲公平、公正会被认为是极右翼,自由派是注重个人感受、性别自由选择,但海格赛斯却要喊出自己的声音,在听证会上清晰地回答,只有男女两种性别,他是坚定的JD徒。
那么,这对于玩“身份政治”的左派就不占优势,他们一定会反对。
如果不是“觉醒文化”,这些“跨性别”将军、部长就不会得到提拔。
拜登提名的黑人国防部长,卫生部长等构成了“多样性”,就像他们崇拜的“彩虹旗”,但特朗普上任将终结“彩虹文化”恢复“骑士精神”。
02
他在听证会上说,拥有战士精神将“重新建立对我们军队的信任,并解决我们队伍中的征兵、留用和应对危机的准备”。他认为,“我们军队的力量在于我们的团结-我们的共同目标-而不是我们的分歧。”
对于民主党议员对他履历及“厌女”的质疑。
他承认自己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但相信是祂的恩典和拯救,及他妻子珍妮弗的帮助。他认为救赎是真实存在的,并以奇特的方式重塑了他的人生。
他说他的履历与过去30年的国防部长不同,但是,“正如川普对我说过的那样,我们一再把那些被认为‘有资格’的人安置在五角大楼的高层 - 无论是退休的将军、学者还是国防承包商的高管- 这让我们得到了什么?”
海格塞斯补充道:“他认为,是让一个靴子上沾满灰尘的人来掌舵的时候了,我也谦卑地表示同意。一个变革者,一个对某些公司、特定项目或已获批准的说法没有既得利益的人。”
海格与妻子珍妮弗拥有7个孩子
参议员汤姆·科顿问他支持以色列在加沙的战争吗?
他的回答很坚决、强硬,表示将支持以色列并杀死哈马斯的每一位成员。
03
海格塞斯生于1980年,曾在美国陆军国民警卫队服役,还曾担任福克斯新闻节目主持人。他的人生充满传奇,在得到提名时,很多媒体都报道特朗普竟然任命新闻评论员担任国防部长?
听证会上,多位民主党议员对海格塞斯的工作经验和能力以及私人生活等多方面表示质疑,认为他“没有资格”担任美国国防部长。
海格塞斯在听证会上否认性侵并称这是对他的“污蔑”。海格塞斯还表示,如果他就任国防部长,将戒酒。
海格赛斯还是一位“意见领袖”,多年与“觉醒主义者”在媒体论战。
针对“觉醒派”的攻击,他曾当场把哈佛文凭撕毁掉。他解释说哈佛的座右铭是Veritas,这是拉丁语,意思是真实。上面有三本书,代表基督教的旧约,新约和基督重新降临人间的新的书。可是现在哈佛教育的都是批判性种族理论(Critical Race Theory),把美国白人建立的宪政共和国的历史改写为一部美国白人奴役歧视黑人的历史,美国是由这些黑人建立的,所以他们应当成为美国的主人。
美国大学现在的这套“批判性种族理论”是从文化上解构、颠覆历史叙事,这样自然会带来思想观念和国家认同上的撕裂。
特朗普为何任命他为国防部长,就在于他坚定的保守派立场,但自由派却炸了锅。
特朗普给出的解释是:“皮特·海格赛斯强硬、聪明,是‘美国优先’的支持者。”特朗普还认为:“在皮特的领导下,美国的敌人会注意到:我们的军队将再次伟大,美国将永不退缩。”
“觉醒文化”已经影响到美国军队的战斗力,海格塞斯坚决反DEI,他将主导清除美国国防部此前的“多元化”和“包容性”的政策。
从美国共和党和民主党议员的投票来看,两党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几乎完全对立,他们没有多少妥协的空间。
对于“保护妇女和女孩参加体育运动法”,今天国会投票民主党议员全都投了反对票,说明他们已经完全站在了“反常识”的一边。
目前,参议院、众议院共和党占微弱多数,美国的核心价值观、言论自由会得到恢复,但如果外来移民和抛弃传统信仰的人增加,美国很可能拉美化。
这次美国能掀起政治回归,英国却走上“去英国的路上”,这说明观念对人的影响何其大,而观念背后又是信仰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