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怪事年年有,今年也不少。

有个小区边上的菜地里,竟然堂而皇之地立起了交通信号灯,还标着限速30、禁止鸣笛,你说这事儿离奇不离奇?

这事儿跟恒大只盖门楼不盖房的段子一比,简直就是异曲同工,又让大伙儿对政府工程的“面子工程”和“半拉子”工程多了几分吐槽。

你想象一下,那信号灯孤零零地在那菜地里闪着黄光,旁边既没有车也没有人,画面简直就像个荒诞剧。附近的居民说,这地早被政府征了,说是要修路,结果路没影儿,大家伙儿干脆种上了菜。

你说这菜地里的信号灯,简直就是莫名其妙的存在。没有车,没有人,信号灯却亮得欢,还通上了电,黄灯一闪一闪的,仿佛在问:“嘿,进菜地也得遵守交通规则吗?”

当地社区一看网上炸了锅,赶紧出来解释。他们说,这菜地是港胜路南段的一部分,地已经征了,东段路都修好了,所以建设公司就整条路统一装了信号灯。

听起来好像有那么点道理,但接下来的操作就更让人摸不着头脑了——要求施工单位给拆了,还得妥善保管。

但这解释没能让大伙儿信服。全国哪儿都是先修路再装灯,怎么到这儿就反过来了?既然地都征了,配套设施也上了,怎么又要拆?这不是折腾人嘛!

说到底,这里面恐怕有两种心思在作怪。

一种是习惯了整改。

只要网上一有风声,领导一重视,基层立马无条件整改,至于有没有必要,成本大不大,那都是次要的。整改成了部分干部的口头禅,遇到问题不分析原因,不权衡利弊,就一股脑儿地整改,结果往往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另一种就是心虚。

你说这路没修,灯先亮,哪儿都说不过去。施工方这是急啥?难道不懂建设规律?快过年了,是不是急着赶工期,好结账报销过年?本来解释一下也就罢了,非要再拆,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嘛!

这事儿里,还有个神秘主角没露面,就是那交通配套工程的施工方。真该把他们拉出来遛遛,让大家瞅瞅他们到底有啥资质,咋就这么不懂事,违背常识乱建呢?当然,也别指望能查出啥大问题,人家程序肯定做得滴水不漏,程序没问题,其他问题就都不是问题。

不该建的建了,没必要拆的又拆了,现在说啥都晚了,纯粹成了个笑话。

网友们也是乐了,调侃道:“前有恒大盖门楼,后有菜地安红绿灯!”

说实话,这事儿从项目规划和执行的角度看,相关部门明显是脱节了。按常理,得先修路再装灯,确保实用有效。结果这儿倒好,灯先上了岗,路还没影儿。

这不仅是浪费公共资源。再说,装灯和维护也得花钱,路要是一直不修,这些钱不全打水漂了?

再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角度看,这事儿简直就是典型的“形象工程”。

有些地方为了追求政绩和面子,净搞些华而不实的项目,老百姓的需求放一边。这么做,人力物力财力都浪费了,形象也受损。这信号灯,说不定就是为了应付检查或者显摆政绩,根本不是为了改善交通。

不过,也有人说,提前装灯也不是不行,能提前规划好交通设施。但这观点明显没说到点子上。关键是这灯装了,路没跟上,成了个孤立的“面子工程”。

就算是为了未来准备,也得根据实际情况和老百姓需求来,不能光追求形式上的“完美”。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