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上海,并不只有“摩登”与“现代”。承载着城市历史底蕴的古镇,展现着上海的另一种味道。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如果说,尔滨的冰雪、淄博的烧烤,是这些城市的代表性特色,那么古镇作为江南人乡愁的牵绊,始终撩拨着人们心底的柔软。
上海公布的44片历史文化风貌区,就有不少位于古镇范围。上海市人大代表、民盟市委常委、司法委主委潘书鸿注意到,距离上海最大的露天夜市——泗泾夜市不远,泗泾下塘历史文化风貌区就在这份名单中。它位于泗泾古镇的核心区域。2017年,泗泾镇正式启动风貌区保护性开发建设,打造链接历史与当下文化的独特载体。2023年,泗泾古镇样板段开街。不久前,泗泾古镇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
“上海,既要留得住城市记忆,也要让人记得住乡愁。要让文化旅游成为开放枢纽门户的核心引力,深耕厚植江南文化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潘书鸿认为,泗泾古镇以文化为主轴,让建筑文化、名人文化、饮食文化联动,这是激活古镇基因的好办法。
他还发现,10公里外,由蟠龙古镇转型新生的蟠龙天地,演绎了另一种“与古为新”的思路,用“公园里的新天地”,呈现耳目一新的水乡风光。“总之,每一座古镇的转型都应从自身特色着手,避免‘千镇一面’,才能保持长久的吸引力。”他说。
安方塔点亮“光影泗泾”,传统美食还原小时候的味道
“今年上海两会,我要提交一份有关松江文旅发展的建议,会有关于泗泾古镇的内容。”这是潘书鸿代表选择走访泗泾古镇的缘由。
潘书鸿在上海土生土长,踏上泗泾古镇却是头一回。“半年前,你们邀我走访泗泾夜市,感受夏夜经济的火热。现在是新年,很多人都到古镇旅游,我也来感受一下氛围。”
粉墙黛瓦、青石板路,这是江南古镇的传统面貌。下塘街举办的新年市集,则为古镇增添了新的年味。漂亮的星星灯串联成网,白天是游客拍照的点缀,入夜则将整座古镇照亮。登高扶梯、潮汕竹灯、祥狮盛装……民俗元素的加入带来新春气息。“古镇每次办活动,游客就很多。”路旁,泗筱笼汤包馆的主理人金一向潘书鸿介绍。
潘书鸿在市集上
抛开市集看古镇本身,七层高的安方塔是最显眼的地标。潘书鸿向金一询问,安方塔是否可以参观。“可以进它的园子,晚上的灯光更漂亮。”金一告诉他,去年上海国际光影节,安方塔园成了声光电秀“光会泗泾”的主舞台,上演了光影编织的梦幻画面。
“这么说,现代化元素的融入,让传统古镇跟上了新潮流。”潘书鸿说。
中午时分,潘书鸿坐进泗筱笼馒头店,品尝泗泾特色小笼。“大家都去泗泾夜市寻找美食,其实古镇有自己的传统美食,比如泗泾小笼和广利粽子。”金一说。区级非遗广利粽子的门店,就在古镇入口附近。泗筱笼汤包馆设在古镇沿街,则是金一有意为之。从小在泗泾长大的金一,为了还原“小时候的味道”,组织年轻厨师向老师傅求教,才恢复了几近失传的泗泾小笼。
饭毕,爱喝咖啡的潘书鸿步入宝伦堂里的一尺花园咖啡馆。都说一尺花园喜欢找老房子开店,宝伦堂经文物专家考证为清代中期建筑,两相融合打造的古典园林风,倒也让人觉得别有洞天。
老建筑讲起故事,泗泾古镇有自己的网红地标
午后,潘书鸿代表继续走上街头。通过下塘街两边建筑上的名牌,他发现不少建筑属于历史建筑、文保建筑,通过修缮重焕生机。
这些修旧如旧的老建筑,现做何用?跟着社交媒体的导览,潘书鸿去找属于泗泾古镇的“风花雪月”。这是古镇改造时特地引进的四个打卡地,都在老宅里。
他先走进了设在蒋氏宅里的“风”——松风听音古琴文化艺术馆,饶有兴致地观察墙上的古琴谱,请古琴老师教他认读。古琴老师告诉他,泗泾名人史量才之妻沈秋水擅长古琴,这是泗泾与古琴的渊源,也是古镇引入古琴馆的缘由。该馆由吴门琴派打造,主要进行古琴文化的展示和教授。交谈间不时有人进来上古琴课,既有学龄少儿,也有退休老人。
“花”是入驻丁氏宅的小林漫画艺术空间,顾客多为年轻人。潘书鸿注意到,这样的文创空间,在古镇不止一家。“入口有家‘月出有狸’文创店,我也去了。据说月出狸的IP创意来自《山海经》里的野兽胐胐。把年轻人喜欢的文创引入古镇,我觉得很有新意,能增添活力。”
“雪”是由管氏宅改建的新华书店南村映雪店,有松江最美书店之称,早已是网红打卡点。店名中的“南村”取自元末文学家陶宗仪在泗泾镇南的“南村草堂”,“映雪”则取自元代泗泾藏书家孙道明的“映雪斋”。
“月”的门口挂着“月栖华明”的牌匾,取自陶宗仪诗句“月栖径竹露华明”。这里是程氏宅,牌匾是修缮时保留下来的。自从乡音茶馆在此开出,爷叔们聚会就有了好去处。
逛完“风花雪月”,再来看看名人故居。马相伯故居保留了五进四院一廊的江南传统院落,史量才故居则是古镇中西合璧的民宅建筑典型。两座故居都向公众免费开放,展示泗泾名人故事与古镇建筑风貌。
“泗泾古镇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它是以文化为主轴的,不管是建筑文化、名人文化还是饮食文化,都有自己的特色。当它的文化元素互相联动,就能形成古镇独有的特色,成为人们不断前来打卡的理由。”潘书鸿说。
与古为新,以现代方式复活水乡烟火气
古镇更新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在上海,“向新而行”的古镇绝不止一个泗泾。
潘书鸿代表注意到,在青浦区,作为上海首批完工的“城中村”改造项目之一,蟠龙古镇如今已经焕发新生。涵盖公园绿地、江南水乡式商业街的超大规模综合体蟠龙天地,取代了曾经住宅混杂、环境脏乱的“城中村”,成为上海西部的一座“城市微度假目的地”。
在水乡商业街,顾客们可以在小桥流水旁喝咖啡,在新中式美学的店铺里吃西餐,在烟雨长廊里感受晚风的浪漫,没有拥挤嘈杂的小商铺,没有徒有虚名的百年老店,被称为“公园里的新天地”的蟠龙天地,呈现耳目一新的水乡风光。
十字街区域是蟠龙天地的“核心区和风貌区”,在清代中叶,“十”字形街市格局就已经形成;民国初年,街上大小商肆百余家,包括茶馆、染坊、米店等,被誉为“青东第一市”。
如今,潘书鸿感觉,走在蟠龙天地十字街上,仿佛穿越岁月的缝隙,回到往日时光。
街巷的格局和宽度与旧日一样;两侧建筑被严格限制在两层以下,以保证街墙比依据旧制;曾经的旧石板也被保留了下来,原位安放在如今的十字街上。
延续下来的还有曾经的烟火气。
在蟠龙天地北市,沿着十字街一路逛,会看到一家“年之糕特色糕团”店。走进去,能闻到满屋的米糕香气,厅堂的左手边是开放式厨房,透过玻璃可以看到师傅们制作糕点的全过程,如果碰巧,可以买到刚刚出炉热乎乎的糕点。
这家传统糕点店,扎根于召稼楼古镇时就小有名气,被引入蟠龙天地后,在一众时尚年轻的店铺中,以朴实无华的店铺设计、琳琅满目的各色糕点、纯正复原的传统口味,一跃成为网红店。
上海蟠龙天地副总经理黄敏介绍,为了复活十字街的烟火气,他们走访上海及周边多个古镇,寻找有特色的、鲜活的、符合传统文化基因的元素,最终与年之糕一拍即合。
在确定引入年之糕后,从店铺装修到视觉设计,蟠龙天地一手包办,“让他们拎包入住”,为了让店铺更符合年轻人审美,店内设计开放厨房区域,像西餐厅一样,让食客看着制作过程、闻着糕点香气、吃着糯叽叽的年糕,拥有全面的体验。
潘书鸿感叹,如今的蟠龙,以传统为基石,新与旧融合,迸发出新的生命力,“梧桐区的生活方式与江南水乡的生活方式在这里融合”。
精细化运营,平衡城市微度假和社区生活共融之道
临近元旦的一个冬日夜晚,记者探访蟠龙天地。尽管是工作日,尽管是温度不超过10摄氏度的夜晚,这里依然摩肩接踵。不少在餐厅等候的游客在交流,说要排上一两个小时才能吃到晚饭。
潘书鸿代表关注到,定位为“城市微度假目的地”,开业以来,蟠龙天地平均节假日客流在15万人次,日均客流也在6-7万人左右,其中70%客流来自5公里之外的上海市区。
江南古镇由居民聚集而来,承载着居民吃穿住行用的需求。周边老居民告诉记者,蟠龙古镇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1400多年前的隋朝,是典型的江南富庶水乡。在清代中叶,以“十字街”为代表的蟠龙商市胜于周边诸翟和七宝各镇。
焕然新生后,如今的蟠龙天地不只很多人熟知的5万平方米街区商业部分,还包括23万方的公共绿地“蟠龙公园”和25万方的“蟠龙国际社区”。高人气之下,本地居民日常生活的需求和游客游玩的需求如何平衡?
在商场里,南市聚集了亲子中心、超市、健身等满足附近居民生活需求的业态。
蟠龙天地的红火,在于每一个细节的打磨。客流量大了,停车问题怎么解决?这是潘书鸿提出的又一个问题。
黄敏介绍,蟠龙天地目前有2400个停车位,相对充足。节假日高峰,周边停车场还会放开,写字楼宇可提供2000个停车位,向蟠龙天地客流开放,“蟠龙天地和国家会展中心客流高峰正好错开,我们可以互相分担停车压力。”
基于周边居民和远距离游客的不同需求,蟠龙天地精细化运营分散停车压力。商场会员可以在小程序上提前预约停车位,会员专享停车位位于P5车库B区,共100个车位。
要为古镇添人气,游客和本地居民都要“抓牢”
“每一座古镇都有自己的特色,需要结合特色找到转型之路。要想摆脱‘千镇一面’,激活江南古镇基因,这一点必不可少。很显然,蟠龙找到了这条路,泗泾也不断有新的收获。”潘书鸿说。
“上海的根在松江,泗泾是松江的千年古镇。从整个文旅产业的角度来说,泗泾古镇还有一些点可以更深入地挖掘、发展。”
情怀是一座古镇的动人底色,美食则能够传递古镇的温度。在走访中,潘书鸿观察到,以文化为主轴的泗泾古镇,连餐饮店铺的选择也偏文艺。泗筱笼馒头店、裕兴记面馆的门头都是古色古香,咖啡店要选一尺花园、星巴克等品牌,辅以园林环境,就连奶茶店也是国风路线。
“像泗筱笼一样,由本地人来复兴本地美食,那是再好不过。古镇需要独具特色的味道。”潘书鸿说。他发现,大鱿鱼、臭豆腐等其他古镇常见的烟火气美食,在这里倒是不见踪影。
对此,金一解释,古镇选择轻餐饮是有意为之。“许多文保建筑散落在古镇内,因此不适合引入油烟味很重的商户,这会破坏整体风貌。泗筱笼入驻古镇也是经过筛选的,入驻的品牌必须符合古镇特质。再说,要吃烟火气美食,泗泾夜市全都有啊。”
通过手机地图,潘书鸿发现,泗泾古镇距离泗泾夜市有2.4公里。从泗泾夜市前往古镇,需要乘坐公交,有些班次间隔时间较长。“人们一出地铁站就走进了泗泾夜市,能不能开发专门的线路,将夜市的火爆人流持续导入到古镇?或者,在公交站牌上做标注,标明哪个站点下车能到达泗泾古镇,让游客一目了然,顺势而来。”
充满新意的市集活动是吸引游客打卡的好方法,潘书鸿竖起大拇指点赞。“逛街是要讲氛围的,有了活动,氛围就更浓了。建议多多举办契合古镇特色的活动,让文体旅展商联动。”
他还提出,古镇的人气不能光靠游客拉动,参考南翔古镇、枫泾古镇以及焕新后的蟠龙天地,让周边居民常常来、带着亲朋好友一起来,才能让古镇从早到晚不冷落。“我看了,古镇周边有不少居民区,泗泾本身就是一个大型居住板块,有显著的人口优势。对于地方管理者来说,要把古镇的新亮点、新动向多向居民做宣传,让他们在古镇上流动起来,就能带动更多的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