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毛主席沿长江视察海军。陈松年听闻毛主席视察会途径安庆时,他是兴奋的,全中国的人都想亲眼看看伟大领袖毛主席。
但作为一个砖厂工人,陈松年显然没有这样的机会,毕竟他还要为了温饱和孩子们的学费拼命干活。
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毛主席经过安庆后没多久,陈松年的生活就有了很大改善。在毛主席的批示下,他不仅被安排了新的工作岗位,还能拿到统战部每月的30元补助。
陈松年是谁?毛主席为什么会亲自批示让相关人员照顾他?这统战部的补助又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应当给予照顾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中国那么大,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站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上听到这样激动人心的消息。但通过广播,全国人民都充满了喜悦。
陈松年自然也从广播中听到了毛主席的声音,那声音远在北京,但又亲切地放佛播放在耳畔。
作为一个普通工人,生活困顿,陈松年必须每天为了生计而奔波劳碌。但他从未停止过对国家的关心,因为那是他父兄豁出性命也要谋求的民族独立解放。
虽然他的父亲陈独秀和两位兄长陈延年、陈乔年都逝世于革命战争年代,但陈松年却有幸亲眼见证了新中国的成立。
陈松年的父亲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陈独秀先生。他与革命烈士陈延年、陈乔年是一母同胞的兄弟。
陈松年虽然没有像父兄那样走上革命的道路,但他一直照顾着祖母和母亲,踏踏实实地留守在家。
中间他曾与父亲在重庆生活。但抗战胜利以后,遵照父亲落叶归根的想法,陈松年带着祖母和父亲的灵柩从重庆回到了安庆。
之后陈松年和妻子窦珩光带着四个孩子就留在了这里生活。凭借学识,他和妻子都以教书为生,日子虽不富裕倒也安稳圆满。
陈独秀
建国以后,国家大力发展经济,陈松年夫妻也积极响应号召,成为了砖厂的工人。
那时他们的孩子已经渐渐长大,都到了上学的年纪。四个孩子的学费、书本费加起来不是一笔小数目,几乎压垮了这个家。
但陈家世代都是读书人,陈松年和窦珩光也都很有文化,深知读书学习的重要性。所以即使生活困苦,也从不允许孩子们中断学业。
就这样他们努力劳动以增加收入,供养着四个孩子。家庭还没垮,窦珩光的身体却承受不了了,先一步离开了人世。
陈独秀
看着爱妻撒手人寰,陈松年悲痛至极,他这一生都在失去亲人。但他又来不及悲伤过甚,毕竟他和孩子们还要生活。
日子就这样慢慢地过,陈松年在日复一日地劳动中拉扯着孩子长大。几年后,他的生活终于迎来了转机。
1953年2月,毛主席乘着“长江舰”沿江视察海军舰队。行经安庆时,主政安庆的傅大章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
在军舰上,毛主席从傅大章那里了解着安庆的民情。得知人民生活得都不错以后,毛主席放下心来,思绪也渐渐飘远。
追忆了半晌往事,毛主席开口问道:“陈独秀家里还有什么人吗?”毛主席从未忘了陈独秀的对我党的贡献,也还记得安庆是陈独秀的故乡。
傅大章作为一方父母官,十分了解安庆的情况。对主席说了陈松年是陈独秀唯一在安庆的儿子,在砖厂做工供着孩子读书,生活很是困顿。
毛主席闻言沉吟片刻,开口道:
“陈独秀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的儿子可以给予照顾。”
也正因主席这句话,陈松年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工作在新的岗位上,拿着统战部发放的补助时,他时常会想起父兄和他的前半生。
陈延年
一直失去家人的前半生
1910年,陈松年出生于安庆,他是陈独秀和原配高晓岚的第三子。他上面的两个哥哥分别是陈延年和陈乔年。
那时,陈独秀与高晓岚的婚姻即将破裂。再加上陈独秀热心革命事业,很少会回家,年幼的陈松年根本没怎么感受过父爱。
两位兄长年纪较大,受到了陈独秀的影响,追随父亲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而陈松年是跟在祖母和母亲身边长大的。懂事以后,他知道自己的父兄追求的是怎样的事业,也曾想过同父兄并肩作战。
然而祖母年事已高,母亲常年劳碌身体也并不好,这让陈松年无法下定决心离开家庭,踏上革命的道路。
陈乔年
由于父亲和两个哥哥积极的革命行为,家里也时常遭到军阀和国民党的搜查骚扰,这更让陈松年这个仅剩的男丁没办法抛下家庭。
况且陈家祖上世代书香,家境殷实。自幼长在老家的祖母和母亲身边,让陈松年的生活好过那个年代的绝大多数人。
从小在还算富足的环境下长大,也让陈松年养成了温吞老实的性格,这些都不同于他那斗志昂扬的父兄。
可生在那样的年代,又有那般甘愿“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父兄,陈松年的生活又怎么会有真正的安稳富足。
黑暗动荡的年代,对每一个人都是无差别的残酷。许是出生时拥有的已经超过了太多人,往后的岁月里,陈松年一直在失去。
且不说他三岁时,爷爷刚刚去世,袁世凯就派人去陈家抓捕陈独秀。陈独秀不在,他们就想抓了他的儿子交差。
陈延年和陈乔年因为年长陈松年几岁,灵活地翻墙跑了,但陈松年却落入了邻居家里。幸而好心的邻居帮忙,才逃过一难。
后来陈松年考上了安徽一所大学,但因为父亲的原因,他无法在学校完成学业。陈松年只能辍学回家,但这只是他不幸的开始。
他回家没几个月,就接到了大哥陈延年牺牲的噩耗。这则来自上海的消息,宛如晴天霹雳,击溃了他的祖母和母亲。
陈松年和同样留在家中姐姐陈玉莹虽然悲痛,但是为哥哥处理好身后事才是他们更应该做的。
17岁的陈松年和姐姐来到陌生的上海,本应繁华的城市在他眼里却是灰暗无光的。诺大的上海滩不只没有他们的容身之所,更让寻找哥哥遗体的路漫无边际。
可恶的国民党政府,不仅不让他们为延年收尸,甚至都不允许他们再去看看自己的哥哥。无奈之下,他们只能在延年就义的地方烧了纸、上了香。
厄运偏挑苦命人,在陈延年牺牲不过一年时,陈家又一次接到了噩耗。1928年6月6日,年仅26岁的陈乔年也牺牲于国民党反动派的刀枪之下。
陈松年和姐姐又一次来到上海,他们想接二哥回家,仍然被国民党当局拒绝了。这次他们看见了倒在血泊中的乔年,和哥哥身上遍布的伤痕。
不过二十多岁的陈玉莹,接连面对两个兄弟离世。尤其她亲眼看见了惨烈的乔年,受不住这样的打击,回家后一病不起,28岁就离开了人世。
这时的陈松年也不过刚刚成年,然而本是一母同胞的四人,只剩他一个了。他的母亲日日伤感于儿女的早逝,也在1930年撒手人寰。
往后的几年,陈松年留在家照顾祖母,也娶妻生子了。平稳的日子也就那么几年,因为他28岁那年,日寇铁蹄占领了安庆。
他本想将家中财物藏在祠堂里,再去与父亲团聚。但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日本侵略者将陈家的财物洗劫一空。
无奈之下,陈松年只能带着所剩不多的银钱和祖母妻儿前往重庆。不提一路上艰难险阻,终究是与陈独秀团圆了。
后来一家人辗转在江津生活,此时晚年的陈独秀接连丧子,已不是年轻时那般刚硬严格的对待儿子。所以陈松年享受到了父亲难得的关怀。
他们的生活虽然拮据,但已经算是战乱中难得一见的安稳了。几年后,年迈的祖母病逝,陈独秀和陈松年一起为老人送了终。
1942年,陈独秀因为高血压发作却没钱医治而离世,至此陈松年几乎失去了他的所有家人。
抗战胜利以后,陈松年带着祖母和父亲的灵柩回到了老家,这算是让老人都落叶归根了。
在老家,他和妻子拉扯着四个孩子,苦和累自不必说,但一家人在一起就是幸福。可是苦难再一次降临,病魔带走了他的妻子。
本以为这一生都将这么过去时,终于到了1953年。陈松年得到了毛主席特批让地方给予的照顾和补助,往后的日子好过了许多。
在生活有所好转以后,他很是感恩于毛主席,却绝不仅仅是因为物质上的改善。
晚年的陈松年回忆起从前,曾说过:
“我真心感谢毛主席,不光是因为钱,更是因为毛主席给我和我们家应有的地位。”
其实这里的“地位”并不是世俗上与功名挂钩的地位,而是对于陈独秀和陈延年、陈乔年父子三人贡献的认同。
先说陈独秀,从青年起就开始对革命的探索。始终怀揣着救国救民的激情和满腔热血,战斗在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最前线。
无论是北大人文学科的建设,还是《新青年》杂志的发行,都有他不可磨灭的功劳。尤其那慷慨激昂的《敬告青年》一文,不知惊醒了多少沉睡中的青年。
就算晚年穷困潦倒,陈独秀也坚决不肯接受国民党的任用邀请,他从未忘了自己的政治立场和儿子们的血海深仇。
晚年的他化笔锋为刀剑,在文章里抨击着国民党当局的种种恶行。言辞间虽然少了些年轻时的斗志昂扬,但情感上更加深沉悲切。
可以说陈独秀虽然经历了两次丧子之痛,也因为一些原因造成了自己晚年赋闲在家。但他始终保持着一身傲骨,直至生命走到尽头。
陈延年与陈乔年两位烈士,均从青少年时代就追随着父亲的脚步,踏上了无悔的革命之路。
他们离家时不过是十几岁的少年,那时他们相依去往上海。虽然父亲和继母在那里,但是兄弟二人都不想依靠家里。
早年的陈独秀,也正是刚毅果敢的年纪,对两个儿子的态度是在磨炼中让他们成长。
所以无论是在上海边干苦工边求学,还是在北京《新青年》编辑部任职,以及后来去往法国勤工俭学,他们两人依靠的都是自己。
这样自立自强的两个革命者,却在最好的年纪遭到了迫害。敌人的酷刑始终不能让他们屈服,反而让他们在压迫下发出了更加振聋发聩地呼喊。
电视剧照
就像陈延年牺牲前高声呼喊的那样:
“革命者光明磊落,视死如归,只有站着死,绝不跪下!”
也像陈乔年被捕入狱后,面对狱友的担心时说的:
“让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
说出这样话的人,当时不过二十多岁,他们的生命也就停留在了二十多的年纪。
陈松年从不畏惧生活的苦和累,因为他现在的生活已经比父亲和哥哥好了太多,但是想着父兄的过往他还是难免神伤。
陈松年希望他们能亲眼看看这走向独立解放的国家,也希望他们的贡献能被后人知道。
所以当1953年他得到统战部的照顾时,陈松年不止为眼前的生活改善高兴,更因为父兄的贡献得到了毛主席和国家的认可。
一年以后,陈松年收到了中央政府颁发的“革命牺牲军人家庭纪念证”,这更肯定了他两位哥哥是革命烈士的事实。
1990年,陈松年因病逝世。可惜的是没法亲眼见证十余年后,陈延年获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彼时陈松年的子女已经成为了国家需要的人才,投身于中国的发展和建设。
由此可见,陈家读书探索精神不会磨灭,血脉里为国家、为人民的基因永不更改。我们也永远敬仰那些为民族和国家做出贡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