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柏可林1月15日报道:“在上海这座快速发展的国际大都市中,城市更新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议题。”市人大代表郭康玺告诉记者,在认真聆听了《政府工作报告》后感到很振奋。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24年上海城市更新加力推进,城中村改造提速推进,新启动21个改造项目,是计划任务的2.1倍。“上海的城市更新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两旧一村改造、成套改造等各个领域发力,围绕民生民意、围绕上海城市发展目标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市人大代表、沪港国际咨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康玺代表说。但同时,他也注意到城市更新在精细化管理方面还有探索空间。
郭康玺代表(摄影:柏可林)
“用动迁安置房举例,有的区有房源无安置需求,有的区有安置需求无房源,造成有的区房源过剩,有的区在拆迁过程没有房源还要建设,出现供给过剩。我建议建立全市统筹的平台,根据全市实际需求现在全市存量房源上统一调剂,防止开发过剩的风险。”郭康玺代表表示。
此外,历史风貌区的改造既是特点也是难点,“目前上海还没有针对历史风貌项目的建设程序规范,不利于城市更新的推进和经济优化的原则。”郭康玺代表说。“可以利用上海历史风貌建筑丰富多样性的特点,抓紧制定上海历史风貌城市更新的技术标准、基本建设管理程序,用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历史风貌项目的改造。同时也要允许‘一项目一策’的方式为项目制定方案,房管部门可以牵头组织通过协调会、专家论证会等方式为特殊项目定制方案。”郭康玺代表建议。
王颖代表(受访者供图)
同样作为城市更新的参与者,市人大代表、瑞安房地产有限公司行政总裁王颖认为,面对巨大的城市更新体量,多元的市场主体是城市更新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旧村’和‘旧城’改造产权复杂,一般开发周期在5-8年,长则10年以上。期间,城市更新主体面临着协调统筹难、资金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等挑战。”王颖代表建议,城市更新需要进一步优化发展机制,激发市场主体参与的积极性,这样才能找到群众愿意接受、市场积极参与、财政可以承受的平衡点。
“要激发市场主体参与的积极性。”王颖代表表示,“通过多渠道探索融资方式、精细化定价土地等方面科学论证、积极谋划。针对市场主体参与城市更新面临的资金瓶颈,建议采取多元化策略拓宽融资渠道,激发市场活力,促进项目可持续发展。针对城市更新项目的混合功能用地,建议可以分用途、分业态制定不同功能的土地价款,这样有利于帮助提高市场主体参与项目决策和预算的精准性,从而调动市场主体参与城市更新的积极性,同时也能优化城市更新发展的营商环境,并促进模式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