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被皇帝派去毒杀果郡王的时候,听话地把毒药下到酒中,然后把有毒的那杯倒给了自己,无毒的那杯倒给了果郡王。
看到这里,大家都以为甄嬛是想用自己的命来换允礼的命,可是到桐花台之前,皇帝已经明确表示:
“朕是一定要除掉老十七的,朕只是给你个机会。”
“你用你的行动向朕表明,你对他并无私心。”
很明显,就算这一次果郡王能在甄嬛的牺牲下逃过一劫,日后也难逃皇帝的追杀,不管这一次活下来的是谁,果郡王都一定是要死的,只有甄嬛的性命还可以抢救一下。
果郡王看到阴阳酒壶的时候,就明白这是到了他和甄嬛诀别的时候了,他给浣碧寄的家书上那一句句“熹贵妃安”,就是为了在今日保甄嬛一命,让皇帝以为是他单相思。
皇宫里的手段,甄嬛岂会以为果郡王不知?他虽未参与九子夺嫡的场面,但是作为先帝最疼爱的儿子,他的母妃又是皇帝最宠爱的舒妃,后宫的阴谋诡计肯定不会少见。
而甄嬛赌的就是果郡王的爱。
大家都说,要不是为了调换有毒的酒杯,果郡王都不会舍得使唤甄嬛去关窗户,这一点,难道甄嬛心里没数吗?
而且甄嬛听话地起身去关窗之后,还背对着果郡王,对着窗户上的合欢花图案展开了短时间的探讨,期间一直没有回头,给了果郡王充足地对换酒杯时间。
凭甄嬛的聪慧,她能看不出果郡王的目的吗?她会不知道以果郡王的心意更想保住自己吗?
甄嬛可太知道了,正如皇帝所说:
“朕若是老十七,也会心甘情愿地,喝下你亲手调制的毒酒。”
果然,果郡王舍不得甄嬛为难,他清楚甄嬛也不忍心向自己下毒手,是皇帝的命令逼迫她不得不来。
既然是多疑的皇帝让甄嬛来的,就不可能是让甄嬛在两个人中选一个人活下来,皇帝要的,一定是他果郡王的性命,他们两个人当中,只有甄嬛一个人才有一线生机,那就是亲手送果郡王上路。
皇帝手腕何其硬,当年跟他争皇位的兄弟可没几个能活下来的,怎么可能因为区区一个甄嬛,就放过让他心怀芥蒂多年的十七弟呢?
甄嬛不过是皇帝用来让果郡王自愿就死的人质罢了。
“事成之后,弘曕会是大清绝无异议的太子。”
甄嬛何尝不明白这一点?当她听到皇帝拿弘曕来说事的时候,就明白皇帝没有说完的后半句,其实是如果甄嬛不能完成任务,弘曕这个皇子保不住,以及甄嬛背后的母族也难保。
甄嬛当然愿意用自己的性命来换允礼的命,可是她的孩子们呢?她背后的亲人们呢?甄嬛也能用来给自己和允礼陪葬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否则甄嬛当年也不会大费周章回宫了。
于是甄嬛当着果郡王的面,用阴阳酒壶倒下两杯酒,借着果郡给的理由转过身,把选择权交到果郡王的手上,要喝哪一杯,让果郡王自己选,想让甄嬛喝哪一杯,也让果郡王选。
果郡王如此识趣,哪里舍得让他的嬛儿有半分为难?于是果断把有毒的那杯放到自己面前。
甄嬛此时也看不到果郡王的举动,如果一会儿真的喝到了那杯毒酒,就当是她赌错了,能死在果郡王手上,她又何尝不是心甘情愿?但如果是果郡王毒发了,那也是在甄嬛的意料之中。
这也可以解释果郡王临死前那句:
“嬛儿,这杯酒若真是你递给我的,也无妨,那是你选择了保护自己。”
如果注定要阴阳两隔,果郡王宁愿自己死,来为甄嬛换取一条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