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金融反腐,坚持风腐同查同治,一严到底纠治‘四风’,一刻不停惩治腐败。”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召开2025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暨专题警示教育会,分析当前总局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部署2025年工作任务。与此同时,2025年开年不久,多位国有大行干部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
南都·湾财社记者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信息对去年金融业反腐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金融业至少有90人接受审查调查,68人受到党纪政务处分。
在接受调查的金融业干部中,银行业干部占比最高,达68%。而银行业中,又以国有行最多。而对68名受党纪政务处分的金融业干部违法违纪情况进行词频分析发现,违规批贷、放贷等“靠金融吃金融”现象明显,此外,“以股牟利”等隐性腐败行为出现次数也较多。
金融业开年即“亮剑” 3名国有行干部被查
2025年开年,已有多名金融业干部“落马”。
1月10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消息称,中国银行天津市分行原党委书记、行长车德宇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审查调查。
1月9日,“廉洁四川”发布消息称,中国农业银行四川省达州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赵辉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中国农业银行四川省分行纪委正对其进行纪律审查,经达州市监委指定万源市监委管辖,万源市监委正对其进行监察调查。
1月8日,山东省纪委监委官网消息显示,中国农业银行深圳市分行办公室调研员许文坤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审查调查。
同期,也有多位金融业干部调查结果披露。
1月11日,据“廉洁四川”消息,中国农业银行阿坝分行原党委委员、副行长何勇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通报指出,何勇串供、伪造证据对抗组织审查,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礼金;违规借用管理和服务对象钱款,违规操办婚礼并借机敛财,违反有关规定使用公务交通工具;违反工作纪律,在业务经营中弄虚作假;违规发放贷款,数额特别巨大;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在贷款授信、发放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财物,数额特别巨大。
1月9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官网通报称,中国建设银行江西省分行原党委委员、副行长彭家彬被开除党籍和公职。据悉,去年7月,彭家彬开始接受调查。通报指出,彭家彬长期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礼金、消费卡(券),违规为他人谋取人事利益并收受财物,纵容、默许亲属利用职务影响谋利,违规接受旅游安排,违规拥有非上市公司股份,将应由个人支付的费用交由他人支付;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贷款融资、工程承揽等方面谋取利益,非法收受巨额财物。
此外,还有一地方性银行干部“落马”。1月8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官网通报称,四川银行原副行长杨朝晖被开除党籍和公职。通报指出,杨朝晖私欲膨胀、肆无忌惮,“靠金融吃金融”,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及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为他人在项目贷款、债务重组、职工招录等方面谋利并收受财物,数额特别巨大。
去年90名金融干部被查 68人受到党纪政务处分
金融反腐不停步。南都·湾财社记者根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信息统计发现,去年共有90名金融业干部接受审查调查,其中包括中管干部3人,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国企和金融单位干部74人,省管干部13人。
在中管干部中,接受审查调查的分别是:中国建设银行原党委委员、副行长章更生,中国农业银行原党委委员、副行长楼文龙,以及国家开发银行原党委委员、副行长李吉平。
在党纪政务处分方面,2024年共有68位金融干部被处分,其中包括中管干部8人,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国企和金融单位干部53人,省管干部7人。
被处分的8名中管干部为:中国农业银行原党委委员、副行长楼文龙,国家开发银行原党委委员、副行长李吉平,中国工商银行原党委委员、副行长张红力,中国工商银行原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刘立宪,国家开发银行原党委委员、副行长王用生,中国太平保险集团原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肖星,中国光大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唐双宁,中信集团原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徐佐严。
银行业成反腐“主阵地” 两成被查人员是“行长”
不同金融行业细分领域的反腐成效同样值得关注。南都·湾财社记者梳理发现,2024年,银行系统仍为金融业反腐“主阵地”。90名被查干部中,有61人来自银行业,占比68%;保险业9人,占比10%;金融监管部门及行业机构14人,占比15%;证券等其他行业有6人,占比7%。
具体到银行业,六大国有行被查干部占比近六成,共36人接受审查调查;政策性银行有13人被查,占21%;股份行、城农商行和农信联社分别有4人被查,均占比接近7%。
其中,国有行被查人员中,建设银行有10人,农业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各有7人,邮储银行3人,交通银行2人;股份行中,被查干部2人来自广发银行,招商银行和中信银行分别有1人;政策性银行中,国开行和农发行各有5人被查,进出口银行有3人被查。
值得一提的是,在银行业被查人员中,有13人是总行或分行行长,占银行业被查人员的两成。
保险业2024年反腐力度也“加码”。据南都·湾财社记者统计,保险业全年共有9人被查,较2023年的5人增近1倍。
具体到险企,被查干部分别来自太平系、人保财险、中国信保、工银安盛人寿、中信保诚和中国人寿财险。
近三成被查人员“以股牟利” 过半涉及违规批贷或放贷
金融业“落马”干部都在哪些方面“栽倒”?南都·湾财社记者对2024年受到党纪政务处分的68名金融业干部的审查调查结果进行了词频分析。
分析发现,收受礼品出现次数最多,有59人被通报违规收受礼品,占比近九成。比如,中国证监会科技监管司司长、信息中心主任姚前,被通报“违规收受茅台酒等贵重物品”。
非法收受巨额财物现象也较普遍,68人中有53人涉及这一项,占比近八成。比如,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深圳分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孙俊竹,被通报“在出口信用保险承保、理赔等方面为他人谋利并非法收受或约定收受巨额财物”。
此外,有近七成受处分金融干部接受宴请,比如中国期货业协会原党委书记、会长安青松被通报,“无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疫情期间仍频繁接受管理服务对象高档宴请和旅游等活动安排”。
还有过半干部在干部选拔/职务晋升/职工录用等方面为他人谋利。比如,贵州金融监管局原党委书记、局长李华涛被通报,“违背组织原则,违反干部选拔任用规定,个人决定任免干部,在被监管机构职工录用工作中,违规为他人谋利并收受他人财物”。
金融干部腐败一大特点是“靠金融吃金融”。统计发现,68名去年被处分金融业干部中,有9人被通报“靠金融吃金融”。比如,贵州银行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志明被通报,“贪婪无度,靠金融吃金融,大搞权钱交易,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申请贷款、租赁商铺等方面谋取利益,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
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在这68人中,有过半涉及违规批贷或放贷。其中,有33人被提及在贷款审批中为他人谋取利益,比如,重庆农商行原党委委员、副行长舒静,被通报“将金融审批权作为敛财工具,为他人在贷款审批等方面谋利,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
此外,有12人被通报违规发放贷款,比如,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总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赵富洲,被通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决策部署不到位,违反国家规定向企业发放贷款并造成特别重大损失”。
值得一提的是,金融业“落马”领导干部“以股牟利”现象也较普遍,且手段隐形变异、翻新升级,呈现出典型的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特征。南都·湾财社记者统计发现,68名被处分金融业领导干部中,至少有18人“以股牟利”,占比近三成,其中持有非上市公司股份的有13人,投资入股企业的有7人。比如,江苏证监局原党委书记、局长凌峰就被通报“以‘投资入股’名义非法收受财物,数额特别巨大”。
此外,中国农业银行信用卡中心高级专家刘志鸿被通报“作为‘影子股东’大搞权钱交易,非法收受巨额财物”。据了解,所谓“影子股东”是指不实际出资或用不符合法定出资形式的要素出资,而占用公司一定比例股份的股东。一些领导干部成为“影子股东”,主要体现为通过非正常政商关系,利用职权或者职务影响力,以他人名义代持公司股份或依据代持股比约定享受企业收益,其本质是以权谋私、隐性腐败。
对于此类隐性腐败,此前监管部门多次表态坚决惩治。日前发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也强调,深化拓展金融、国企等重点领域反腐,严肃查处政商勾连腐败,深入查处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
统筹:任先博
执行统筹:刘兰兰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马青 刘兰兰
制图:林泳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