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海两会期间,《新闻晨报》曾向文化领域的代表与委员发问:以《繁花》火热开年后,上海文化还能翻出啥花头经?

接下来的整整一年时间,不断涌现的文化IP以强势流量回答了这个问题:上海博物馆的“星耀中国: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展”上半年率先掀起“文博热”,暑期登场的“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以超125万人次的观众数量,成为创下多项全球记录的现象级展览;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以海派艺术、传统文化为主线,带来了大受好评的“中国式风景——林风眠吴冠中艺术大展”、“何以敦煌”敦煌艺术大展;而浦东美术馆的“卡拉瓦乔与巴洛克奇迹”、“对话透纳:崇高的回响”,传递出来自世界艺术的声音……多种多样的展览,让市民与游客一再感慨,在上海,你总能感受到穿越时空的文化与艺术力量。

新年伊始,我们依然想问:目不暇接的一年之后,会玩的上海如何继续跨界串联,继续推动博物馆、美术馆走向大众,创造新的精神享受和消费热点?


各类大展“卷”出精彩

爱逛展的观众知道,上海是一座不缺优质文博艺术内容的城市;而用业内人士的话说,每年上海推出的一系列优质文化艺术展览,都是“卷”出来的。

据《上海市博物馆在地贡献度蓝皮书(2023年)》数据,截至2023年底,上海全市备案博物馆达到165座,每15.1万人拥有一座馆,每38.4平方公里就有一座馆。“2024上海美术馆发展主题日”公布的数据则显示,截至2023年底,上海市美术馆名录共收录了100家美术馆,其中25家被评定为“星级美术馆”。正是依托于数量众多、实力雄厚的场馆,市民和海内外观众得以不断见到精彩纷呈的高质量内容。

以上海博物馆2024年的两大出圈展览——“星耀中国: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展”和“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为例,两者的共性离不开“高规格”“大规模”这样的关键词。市民李瑶认为,两大展览都拿出了必看的“好东西”,“足不出‘沪’就能看到顶级文物,很吸引人”。


或者说,在连续多年、多系列精彩展览的铺垫之后,2024年申城的展览热有其必然性。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陈翔认为,这一年,展览内容五花八门,涉及人类古代文明、中华传统文化、近现代转型时期的艺术名家等不同选题,真正发挥出了各大博物馆、美术馆应有的社会作用,“无论是策展的思路,展现的方式,还是展览的宣传,整体都非常好,形成了一种百花齐放的局面,非常好地满足了大家精神文化上的消费”。


此言非虚,除了吸引最多目光的“顶流IP”外,更多优质展览也润物细无声地实现了学术成果落地、文化精神引领。以2024年7月在刘海粟美术馆亮相的“从上海出发——百年中国油画掠影”展览为例,其不仅是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同期举办的“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油画作品展”的延伸,也进一步回顾了上海作为百年中国油画主要发祥地的地位,“观众可以同时看到中国油画从最初到今天的发展脉络,也能全面看到当代油画的最新成就,这让我觉得特别有意义”,陈翔说。


文创消费连接当下

有高质量内容为基础,2024年申城展览中多姿多彩的文创消费与跨界“整活”,亦是助推展览出圈的关键因素。“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举办期间,超过7成的观众专程从外省市及海外赶赴上海。在这里,他们遇见了让人爱不释手的上千种文创衍生品,遇到了带着猫咪逛展的博物馆奇“喵”夜、观众集体跨年的“众神的派对”迎新奇妙夜以及“上博号”主题游轮“从尼罗河到黄浦江”、“开往古埃及”2号线上博地铁专列等一系列跨界场景体验。


“我觉得埃及展真的很‘会玩’”,李瑶表示,看展也是一种社交方式,她的很多朋友都是从外地携家带口专门来沪,“一起买文创,一起去打卡,这种氛围很特别”。而上海博物馆副馆长李峰也曾在受访时告诉《新闻晨报》,古埃及文明大展的文创开发,力求抓住时下热点,争取年轻人的喜爱,“我们对文创设计师的要求是,你开发的产品,你自己想买吗?你自己想买的,一定也会受到观众的欢迎”。


换句话说,“会玩”的本质,是策展方与文博艺术场馆始终试图拓展展览外延、服务当下人们生活的努力。在2024年12月举办的M20+全球顶尖博物馆大会上,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就强调,上海博物馆一直在思考的是“收藏过去的博物馆如何服务当下,让历史之光映照未来”。而公开数据显示,古埃及文明大展的文创销售额已突破1.5亿元,除了馆内的文创商店,位于淮海路864号的“金字塔之巅@淮海”也是常常是人头攒动,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了一站式商旅文展的全新体验场景。


展览搭配文创衍生品不是新鲜事,为何“文创热”在2024年的申城格外突出?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是在“文体商旅展”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展览+”有了更多新的业态与模式。而从观众审美与消费心理层面上分析,陈翔认为,文创产品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韵味与精神内涵,更是连接人们日常生活与展览内容的纽带。“很多展览当中的古代文明、传统艺术成果距离今年已经非常遥远了,但文创产品却把这些文明与艺术重新活化,带回到我们的生活中,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要火热也要细水长流

“谁能想到这只是一个区级博物馆的内容呢?”2024年,闵行区博物馆“相遇海昏侯——西汉刘贺墓精品文物展”、“大汉未央——汉代王室精品文物展”等大展陆续出圈,让大量观众赞叹不已:小而美,也可以专而精。


当大大小小的文博与艺术场馆都在推陈出新,当展览与文创热潮全年未歇,申城各大文博与艺术场馆有压力,更有动力;如何持续为海内外观众带来新的亮点,创造更多文旅消费的新体验,是摆在它们面前共同的考题。

于是,2025年刚开年,更多好消息纷至沓来:上海博物馆全年预计举办20个特展,“龙腾中国:红山文化古国文明特展”、“摩登华影:海派旗袍与百年时尚”、“印象·派对:POLA美术馆藏印象派艺术大展”等提前引爆期待。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的“何谓海派·海上名家”艺术系列展——海上明月·纪念吴昌硕诞辰 180 周年艺术大展,以鲜明的主题性、艺术的评析性、文献的叙事性、学术的导向性引发巨大关注。而浦东美术馆除继续展出与英国泰特美术馆合作的“对话透纳:崇高的回响”外,也将迎来全球唯一一站的奥赛博物馆超级大展。


当然,在文化升级的大背景下,观众也在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更多的期待。在多次看展的经历后,李瑶最困扰的是热门展览门票难抢,最遗憾的是越是爆款越是人流嘈杂,“我希望能更沉浸、更安静地看展品,有更多思考的空间”。


而站在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原馆长与画家的角度,陈翔认为,不同的展览适配不同的场景和空间,不妨打开思路,找准定位,让市场热火朝天,让欣赏细水长流。“很多观众追求打卡,追求拍照,那我们完全可以在风格相匹配的商场做限定展览,让更多市民和游客能够参与,覆盖面更广。同时,不同的场馆,尤其是美术馆,还是要沉下心来,找准自己的社会定位,站稳自己的学术立场和发展方向,围绕自己的主线梳理脉络、精心策展,给观众送上值得回味的‘大菜’,为社会美育做贡献。”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