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滑雪爱好者们在银装素裹的滑雪场上风驰电掣,滑雪场里充满了欢乐。而当欢闹声褪去,夜幕降临,滑雪场就变了模样,机器的轰鸣声代替了欢声笑语,“冰雪夜归人”驾驶着重重的压雪车登场,在夜色中为游客压制“面条雪”。

天降粉雪是资源禀赋,雪场运营是品质保障。一直以来,吉林十分重视冰雪场地的运营,无论是专业赛道,还是大众场地,都有一群专业的工作人员守护雪场的运营,提高雪道的品质,这直接关系到游客的 安全和 体验。


“为了游客的安全,我们得尽力消除隐患;为了游客的体验,我们得压出‘面条雪’。”吉旅万峰通化滑雪度假区山地运营总监于伟说。于伟目前在度假区管理造雪、压雪、索道安全维护、巡逻救治等工作,他有着30年的工作经验,对每一个工作环节都“门儿清”,也深知作为雪道“幕后工作者”的责任。“我认为人一辈子能把一项工作做好就知足了,把度假区里游客的安全尽量保障好,自己的心里也会更安宁一些。”他说。


每天早上7点40分,吉旅万峰通化滑雪度假区山地运营总监于伟便组织同事对滑雪场内的索道进行检查,这一项工作“风雪无阻”。他表示,索道作为游客往返雪道和每天较先运营的交通工具,每个部件都不容忽视。忙过了现场的检查,于伟在办公室也高度警惕,时刻关注着监控中设备的运行,同时为晚上压“面条雪”做准备。


于伟介绍,将雪道上的雪打成松散状,再压成条纹状,便可得到“面条雪”,这样的雪道体验感更佳。压雪工作是雪场运营的重头戏之一,也是工作人员不得不每天重复进行的一项工作。吉旅万峰通化滑雪度假区内现有滑雪场面积达117万平方米,共有33条雪道,总滑雪里程为31公里。于伟介绍,压雪作为保障滑雪体验的关键一环,看似简单,实则对雪质、技术人员等有着一定要求,并非是把雪“压实”即可。


于伟介绍,山地情况不同,相应雪道的宽度、坡度、平整度等也有所差异。“在压雪过程中,我们要调整好前铲的角度和方向。如果遇到两边不一样高的雪道,还得注意‘超平’,即尽量让雪道两侧高度一致,既让大家滑得舒服,也减少了安全隐患。”


那“面条雪”是怎么形成的?于伟指着压雪车介绍,发动机前面有前铲,负责“超平”,发动机后面是雪犁,司机会根据雪道情况用雪犁打下一个合理的深度,然后再通过雪犁后面的压雪板把较为松散的雪拉成锯齿状,“面条雪”就形成了。“听起来比较简单,但是也不轻松,一方面需要司机有精准的技术,另一方面需要耐心,压雪的工作一干就是几个小时。而且我们还得根据当天的温度、湿度等天气因素对压雪车的参数和压雪方法进行调整。”于伟说,“等到春天的时候,游客会来滑春雪,因为温度高,我们就不能先压雪,得等后半夜温度降到零下以后,才能进行压雪工作。”


现在度假区部分雪道开放了夜场滑雪,为了给夜滑爱好者们创造同样舒适的雪道和足够的夜滑时间,在日场滑雪结束后,夜场的压雪工作便要立刻开启。“夜场结束后压雪的工作量其实还是挺重的,结束时间晚,压雪工作再持续四五个小时,就得工作到半夜了。”于伟说。


驾驶压雪车乘着暮色驶上雪道,在空旷的雪场上“精雕细琢”,在夜色中伴着星辰而归。如此工作模式,让于伟和同事们成了“冰雪夜归人”。


其实,想要体验品质滑雪,除了雪道最上面那层“面条雪”之外,雪道的厚度也有讲究。于伟介绍,度假区雪道的厚度达0.6米,由底层雪、中层雪和顶层雪组成。常规雪场厚度一般为0.3米至0.5米,虽然只有10厘米的差别,但却增加了不少成本。“即使增加了时间和人工成本,我们也要给游客更好的体验。”于伟说。


眼下,吉林的冰雪旅游热度极高,像于伟及其同事这样的幕后工作者非常忙碌,对于压雪车司机来说,披星戴月更是平常事,但他们依然在坚持,将游客的安全和体验放在第一位,游客滑上了满意的“面条雪”,切身体验到“中国品质滑雪在吉林”品牌的品质,他们作为幕后工作者就很欣慰、很高兴。

来源:悠游吉林

主审 | 王远洋 审核 | 李蕴涵 编辑 | 李育莹

投稿 邮箱: tonghuafabu@163.com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