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记者 刘宾

小小一颗油茶果,能“榨”出几个钱?

在全国油茶生产重点县——湖南衡南县,油茶林总面积达53.69万亩,2024年油茶产业年总产值43.6亿元。

“油茶浑身都是宝。茶根涵养水源,茶籽能榨油,茶花供观赏,茶木还能做成精美工艺品。”小汽车停在地头,41岁的盛建明拎着一把剪刀,一头扎进了自家的油茶林。

他是衡南县云集街道普贤村油茶种植户。山坡上,油茶树一棵挨着一棵,连成片。料峭山风中,白色油茶花在枝头俏绽。

打顶,剪去枯枝、下脚枝、交叉枝,三下五除二,一棵油茶树便在盛建明手中完成了一次整形修剪,原本旁逸斜出的枝条变得层次分明起来。

“每年收了油茶果,直到次年3月前后都要做好修枝。这可是个技术活,要把树的内膛剪空,增加采光透气,能减少病虫害。”盛建明说,他2018年开始承包了120多亩油茶。2024年采收了3万多斤油茶果,收入约6万元,“油茶树6年进入初产期,等3年后进入丰产期,产量会比现在更高。”

普贤村党总支书记唐华秋介绍,种下一片油茶林,经济收益期长达数十年之久。为了增加短期收益,村里还专门引进中药材企业,在林中套种了1000多亩药材。目前全村共种植油茶5000余亩,人均年增收5000元左右,村集体经济收入则有望突破100万元。

油茶产业“钱”景可观,离不开当地“良种”“良法”的大力普及与推广。


衡南县一片油茶苗木基地。人民网记者 刘宾摄

先说“良种”。2018年,衡南县投资2000万元投建了“大三湘现代化优质油茶苗木生产基地”,从国家林草局主推的油茶品种中,筛选出“三华”“湘林210”等8个适合当地气候与土壤条件的优良品种,年出圃优质油茶苗木600万株,满足全县及周边县市油茶种植户的需求。

“好苗才能有好收成。”盛建明说,以前的老树种不仅长得慢,结的油茶果,果小、皮厚、籽少,出油率低,销路犯愁。新品种生长周期短,且抗病虫害的能力更强,挂果率高,果子皮薄肉厚,自然不愁销。

再看“良法”。衡南县地处衡邵干旱走廊,引水灌溉是发展农业生产的关键。盛建明的油茶树种下6年多,灌溉方式正迎来又一次变化。

“最开始是打井,算上买水泵,要投入3万多,成本高。而且人工灌溉会有漏灌,水流不均匀,影响产量。”他说,前两年在县林业部门支持下,他把水管铺进了油茶林。如今,旧水管已经拆除,即将被更先进的水肥一体化系统取代。“春节过后夏季干旱来临前,这套系统就能投入使用了。”

走进普贤村油茶良种良法标准示范基地,打开灌溉系统开关,一个个高2米多的喷头便飞速旋转起来,向周围喷洒水肥。低头细瞧,田埂上还铺设有针头样式的滴灌设备,能为每一棵油茶树精准浇水施肥。

“我们把良法贯穿油茶种植全过程。在全县普及‘六化’技术:种苗良种化、生产标准化、作业机械化、灌溉自动化、管理信息化、经营多元化。”县林业局油茶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如今全县已创建油茶高标准示范基地28个。

种苗优良,种植得法,油茶丰产有保障。而要点“绿”成“金”,让油茶树结出“致富果”,还得农头“链”工尾,推进“三产”融合。

从盛建明的油茶林驱车出发,行驶约10分钟,便来到国家农业产业化、国家林业“双重点”龙头企业——湖南省大三湘茶油有限公司。

冬季正值茶油生产旺季,该公司多条生产线加速运转。其新研发的8小时连续制油新技术,能够在一条生产线上,生产出鲜果茶油、原香茶油和浓香茶油三种品质的茶油。

“鲜果鲜榨工艺解决了雨季油茶果的晾晒和储存问题,榨渣残留更低,茶油品质更高了。”大三湘文旅部负责人张丽介绍,目前公司自有油茶基地4万亩,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方式建了50多万亩油茶林,生产线拓展到了贵州、安徽、广西等省份。


一片已建好水肥一体化系统的油茶林。人民网记者 刘宾摄

油茶果,不止“变身”山茶油。

大三湘与中国农科院、中南林科大等院校深化产学研合作,通过对油茶壳、茶饼等进行发酵、提取,生产出洗发水、沐浴露、面膜等各种洗护用品,最后的残渣还可以做肥料,真正把“浑身都是宝”的油茶“吃干榨尽”。

为推动油茶产业发展,衡南县以“龙头”带“农头”、强“工尾”,不断延伸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据介绍,2024年,全县油茶加工企业共销售茶油超3000吨,茶籽精油和茶籽润肤油5万瓶以上,销售额达4.5亿元。

在种植模式上,近年来当地鼓励村组成立油茶专业合作社,探索推行“公司+村集体+油茶庄园”“村委会+合作社+农户”“新型职业农民+村集体+油茶庄园”等多种经营模式,农户以土地入股、劳务承包等方式,与公司、合作社开展多元化合作,实现多方共赢。

“一朵花、一个果,来年又是一个丰收年。”技术在手,管理提升,“龙头”带动,小小油茶果“链”上大产业,在衡南,许多像盛建明这样的种植户干劲十足!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