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国网民大规模涌入中国APP小红书的新闻炸了。
因为TikTok面临“非卖即禁”的最后期限,许多美国网友自称“TikTok难民”,干脆转战小红书,直接把这款中国APP推上了苹果应用商店美区下载榜的第一名。不仅在美国,在亚洲、欧洲、南美洲、非洲的许多国家,小红书现在也是排名第一的下载量。
刷X(以前的推特),许多关于TikTok的帖子都有几百万甚至几千万的阅读量。大量美国网友骂政府,力挺TikTok和小红书。
一名拥有数百万粉丝的美国网红在一段视频中分享了她的转移计划,并语带讽刺地说:“哦,你们不想让中国人掌握我们非常敏感的个人数据?我根本不在乎中国(拥有)我的数据。”
另一位博主表示,他和其他创作者不会回归Instagram或Facebook,而是选择了小红书。他在帖子中写道:“瞧,下周我可能就没有工作了,但我们要学普通话了!”
打开小红书,果然扑面而来的是一股“美利坚”气息——一个金发碧眼的大男孩在努力翻炒中国菜,被锅气呛得咳嗽连连;一个随性打扮的美国女孩尝试用筷子吃米饭;还有一个小伙子拍了拍他的新车,问:“谁能教教我怎么自己换轮胎?”这种画风,和我平时刷的小红书完全不一样。
过去,小红书也会推送一些外国博主的内容,比如旅游达人分享他们在中国的经历,或者一些国外的时尚达人发布穿搭视频。但这次不一样,美国用户直接“攻占”了我的推荐页面。而且他们的内容非常接地气,有人用翻译工具发中文,虽然语法有点迷惑,但特别可爱。一位美国网友发帖:“我也想学中国人的健康饮食,请问每天都要喝‘豆浆’和‘包子’吗?”评论区的中国网友直接开起了科普大会,还有人一本正经地说:“记得配一碟咸菜,不然就不正宗了!”
小红书的推荐算法也挺懂事,迅速捕捉到了这些新用户的兴趣。不仅推送中国网友分享的美食、旅行、生活内容,也开始聚焦这些美国用户的日常。比如,有一个美国网友发了视频吐槽公交车迟到,中国网友马上晒出自家城市地铁的准点率,顺便补上一句:“欢迎来中国体验一下啥叫准时。”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段美国网友用筷子夹花生的视频。他在帖子里说:“中国网友,请打分,我的筷子技能怎么样?”评论区直接炸了,有人认真点评,也有人开玩笑:“60分,不及格,但你很努力,奖励一颗花生!”
美国网友的涌入还带来了不少段子。有人以为小红书是个关于书的APP,下载了才发现是一个关于如何“买买买”的地方;有人感谢中国网友帮他女儿做数学作业,直言:“终于不用装数学天才了!”还有网友调侃,“中国网友总是让我帮他们写英文作业。”
这哪是社交软件,分明就是中美两国网友的“线上友谊联欢会”。排名前二的两大强国人民这么热络地交流,这比什么都更有助于中美友好,有助于世界和平。
让那些破坏两国关系以达到不可告人目的的龌龊政客们,去见鬼吧。
我也用过不少美国社交媒体,比如Facebook、Instagram,还有Snapchat,真的一言难尽。页面复杂、广告泛滥,操作逻辑更是让人怀疑人生。尤其是Facebook,简直是“用户不友好”的典范。我常常怀疑,这玩意儿的开发者是不是外星人。要知道,Meta给员工的薪水可是硅谷顶级的。拿那么多钱,却搞出了如此“反人类”的设计,难怪扎克伯格被骂。
而中国的社交媒体产品,从抖音到小红书,从界面设计到功能优化,都让人觉得流畅顺手。精准的算法推送、优质的内容推荐,让用户体验直线上升。尽管也有人吐槽隐私问题,但纯粹从产品体验来说,确实超过美国同行一大截。
这里面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的工程师团队数量庞大,技术更迭迅速,加班文化和内卷竞争虽然残酷,却也推动了产品的快速迭代。
当然,这一切的背后还有更大的逻辑。从制造业到IT行业,中国的技术优势正逐步显现。制造业的全球领先,为IT行业提供了强大的支撑。而中美两国在社交媒体上的此消彼长,正是这一趋势的缩影。
所以,你能理解为什么越来越多的美国网友抛弃Facebook、Instagram和Snapchat了吧?这不仅仅是对TikTok禁令的不满,更是因为他们回不去了。
有美国网友直说了,宁愿学一门完全不同的外语,也不想回到Meta。这让费尽心机游说封禁TikTok的扎克伯格情何以堪啊?
也是,吃惯了细粮,谁还能咽得下去粗糠?
小红书这波流量,可以说像极了当年美苏的“厨房辩论”现象。你会发现,普通老百姓真正关心的,永远不是苹果手机的价格有多高,或者哪辆车更高级。那些东西顶多是锦上添花,但并不是生活的本质。
不管是在中国还是美国,沉默的大多数在乎的,是廉价而公平的公共教育、安全而宜居的环境,以及让人有底气的医疗保障。
人们不会因为不用苹果手机而活不下去,但面对3000美元一次的救护车费,或者1000多美元连检查和治疗都没多少的医药账单,或者房子、教育、育儿等沉甸甸的大山,普通人真的会感到绝望。真正值得骄傲的,是社会体系对普通人生活的关怀和保障。
不过,据说小红书正在加班加点开发一些功能,限制中美IP互通或减少对美国用户的推荐。或许这是为了规避政策风险,但这种全球化的互动,其实是一个巨大的机会。过去,我们一直希望向世界展示一个真实的中国,现在机会就在眼前,怎么能轻易放弃?
西方媒体长期以来对中国有太多偏见滤镜。他们选择性报道,塑造一个单一的“中国形象”。而像TikTok和小红书这样的平台,用真实的用户内容,打破了这种信息茧房。美国网友看到中国高铁准点、夜市繁华,第一反应竟然是:“这是真的吗?”这足以说明,他们对中国的认知是多么狭隘。
更深一层看,这种刻板印象的背后,不仅是西方媒体的引导问题,也和中国过去在国际传播上的不足有关。我们往往擅长讲宏大的叙事,比如政策的优越性、经济发展的数据,可能领导们喜欢这些调调吧。但这些内容对普通外国人来说,并不“抓人”。他们更关心的是中国人平时吃什么、怎么上下班、孩子们怎么过暑假。这种接地气的细节,才是改变认知的关键。而小红书、TikTok正好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好的补充。
或许,改变西方媒体滤镜的最好办法,不是去跟他们争论谁对谁错,而是把我们的经济发展得越来越好,让人民越来越幸福,用真实的生活去对冲那些偏见。
当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通过互联网直接接触中国的日常,他们会慢慢意识到:他们以为的中国,只是一个片面的故事。真正的中国,要丰富得多,也要复杂得多。这种认知的转变,才是最有力的“破圈”。
与其限制他们的互动,不如好好抓住这波机会,开发一些更友好的功能,比如优化翻译,推出更多国际化的推荐内容,甚至搞点跨境电商,让这波“泼天的流量”变成持久的增长动力。
从TikTok到小红书,这些中国互联网产品正在改写全球互联网的格局。它们不仅是商业上的成功,更是文化自信的体现。以前,我们害怕被外界影响,所以我们要建Wall;而今天,我们有足够的底气去影响世界。只要我们足够自信,就能用真实和开放,打破偏见,赢得尊重。
自信,自信,还是自信!
让人说话,天塌不下来。限制用户互动,也许短期内降低了风险,但从长远来看,等于关上了一扇通向未来的大门。
而未来,不该被关上。
的是什么
繁花》,怀念的是90年代的遍地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