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代人生活在科技发达交通便利的镇江
在我们的印象里,西津渡是保存最久的古迹
三座名山是镇江的标记
早饭锅盖面加点肉丝加两块肴肉滴点醋
这就是镇江人的生活
或者说是我们这代人印象里的生活
这些年里镇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提到的这些都是经过发展、拆迁、重建
以更好的样子代表着镇江
而过去的镇江是什么样的?
在父辈祖辈的记忆里镇江又是什么样子的?
那时候的金山,从现在来看也是很标志性的,只要是来镇江旅游的,这里都是必逛的景点,这样的金山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现如今都重修过了。
那时候的北固山山体看上去很不坚固,也没有建后面的滨江大道,现在的北固山更像是江岸边的一座风景,现在的滨江大道也已经成为了江边上的一道风景线,是人们跑步运动的好路段。
那时候的三座山都没有什么太大的特色,现如今每一座山都有属于它们风格,焦山立在水中央,小时候每每坐船过去的时候都特别兴奋,因此对我而言焦山的印象最深。
我记得当时第一次去新华影院看的电影是《绿巨人》,当时学校也会组织去看《一个都不能少》这类的电影,当然它带给我的记忆不如旁边的京江饭店,还能记得当时里面的汤包,蒸饺,春卷...路过门口都感觉能闻到!后来被拆掉,也就是现在的苏宁。
京江饭店的对面是商业城,那时候的大市口是最繁华的地段,住在那个附近的人记忆里一定都有喷泉和商业城,还记得当时的七楼有电玩还有小吃,现在重建后,三百四十多米高的苏宁在对面,商业城显得冷清不少。
如果能认出这一张图的一定是校友,这是当时还没有被拆掉的五条街小学,那时候第一楼街也还没有建,菜场离的很近,放学的时候门口都是小卖部,那时还没有柏油路也没有步行街。
从大市口绕几条小巷子就到青云门了,这个年代的青云门不知道有多少人都没看过,能从中找到某条路的影子,真想去看看那个时代的镇江。
这一张是80年代的三五九医院门前车站,后来那边有了少年宫,记得一到周末都是家长围在门口,后来路又建宽了,现在过去也不会堵了。
听传说太和生药号 是为了《白蛇传》里的许仙所开,就像金山寺,镇江人是愿意相信这样的传说的,也会一辈辈传下去。
这是当年河滨公园的标志性滑梯,当时的滑梯做的哪有那么安全,总有人从上面摔破皮,咧着嘴哭,但是下次再来还是愿意排队等着玩一次。现在的公园里都是安全塑料的运动器材,项目也很多,然而现在的小朋友却越来越喜欢躲在家里玩电子玩具。
80年代,中山桥桥墩施工,远处位置是集集小镇中山路店,现在的中山桥变的和马路一样宽,河水也得到治理,前面是大润发,后面建了八佰伴,成为了人流量很大的地段。
老镇江人都看过这个,当时火车通过,老远就听到声音,红灯一亮赶着上班的人就要在旁边停下来,嘴里还喊着惨了要迟到了,等火车一走,立刻着急忙慌的往前走,后来拆了交通也方便多了
劳动路的市恒顺酱醋厂,当时的酱醋厂还没有像现在这样,成为上市公司,代表镇江走上国际舞台,每次从酱醋厂那一段路过,总能闻到香浓的醋味儿,有时候都会不自觉吞吞口水,镇江人是离不开醋的。
我并没有看过当年的黄山路口,也就是现在黄山南路和中山西路岔口,听说当时还有一供电塔,周围也没有现在那些高大的建筑,都是六层的楼房。
那时候的镇江火车站是一个很伟大的建筑,那个年代最流行的就是在火车站前照相,当高铁站建起来后,快速的交通,人们已经忘记了绿皮火车和拥挤车厢的感觉,看着老火车站变旧,站台也变脏,有人说这是一个时代的落幕,让人感慨。
比起火车站,汽车站可能已经越来越少出现在我们生活里,当时早早起床赶车,还有车站里永远有的煮鸡蛋和泡面味儿,让人记忆犹新,汽车和晕车药的记忆会逐渐被时间忘记。
还有多少人记得镇江的巨蛋,当时有着动画梦的我,听到巨蛋被拆了居然还哭了,始终觉得那面住着奥特曼或者哪吒。
西门桥,周边住的大多是上了年纪的老人,犹记得那里的弄堂,一家里穿过客厅还有后院,夏天傍晚总有人坐在岸边的树下,乘着凉喝着百合莲子粥。
过去的人民政府,现在太和广场东侧。
春生包子店,父辈说这家很地道,薄皮馅儿多是肯定的,刚出来的包子拿出来就被排队的买光,3角钱6只 豆沙的,烧卖的,菜心的,肉的.. 住在周边的人一早穿着拖鞋便过来排队了
那时候的南徐大道,现在的南徐大道周边都是绿化,周边也没有了这些住房。
那时候的东门,对东门的印象不算深,只记得那时总是好奇为什么车要绕这儿这么大的圈。
同兴楼菜馆,这是那个时候很火爆的饭店了,真想尝一尝
(图片来自网络)
欢迎大家提供更多的老镇江的回忆
也可以猜猜下面的照片都是
很多地方记忆已经模糊
看着变化快速的镇江
越建越高的大厦,越来越快的交通用具
越来越多的娱乐选择
这些被拆除,被重建的地方
都是在向我们提供更好更便捷的生活
有人说我们是生活在最好的时代里
我觉得我们是生活在越来越好的镇江
转载自:我爱大镇江
点击分享:
看这些镇江记忆,却已淹没光阴里!
挖掘镇江的文化,让它成为镇江的名片,
如感兴趣,关注一下“镇江风情”这个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