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关于“全球文科倒闭潮”的文章在公共舆论场域中掀起热议,自去年张雪峰对文科专业,特别是“新闻传媒专业”的无情嘲讽插下第一刀,接下来的舆论发展,对文科专业的批判刀刀见血:

  “哈佛大学等知名学府取消了大量文科课程,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多国高校也在削减文科专业,人文学科专业毕业人数不断下降……”

  “剑桥大学博士生艾莉·卢克斯在X平台上分享她的博士论文《嗅觉伦理学:现代和当代散文中的嗅觉政治》,被批判浪费纳税人的钱,难以自证意义何在……”

  “人文学科毕业生就业率和薪资双双偏低,Z世代青年在就业难,通胀高的经济情况下普遍焦虑,需要寻找更有实用性的出路……”

  来源 | 爸爸真棒(ID | babazhenbang)作者 | 静思

  家长们和学生们对文科专业的怀疑达到顶峰:文科衰落显而易见,我们可不要做时代的一粒沙滚落砸中的渺小个体!专业必学理工科,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而作为曾经的美本文科留学生(市场营销和艺术史双专业),如今是一位历史老师和混血宝宝的妈妈,我想说,如果我们的思考,仅停留在“被动接收信息”“全盘接受信息” “无脑采取行动”,从思想到行动彻底否决人文学科的重要性——恰恰证明由社会共识所组成的舆论场域,仍然缺乏人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即“对信息的分析,质疑和判断”。稍有风吹草动,就不假思索地夯实脑中已有偏见,这样的行为,就像错过基础教育的老年人,为一打鸡蛋和少许甜言蜜语,掏光积蓄买下“核磁治疗椅”或“高回报项目”并无两样。

  当我们在谈论文科时,我们到底在讨论什么?谈论一个话题时,首要任务是精准定义。

  国内教育的“文科专业”

  普遍自高中阶段文理科教育相对分离,即使少数顶尖高校开设通识教育课程,鼓励跨专业选课,然而大多数大学生在踏入校园之时,进入文理划河而治的疆域:同是抬头望月,理科生只需研究天体,文科生只懂“月色朦胧”。

  高校学科专业壁垒坚固,学科设置越来越细,课程结构越来越僵化,在人才培养上仍能看到前苏联模式的影响。学分制即使存在,却没有给予学生真正的选课,选专业和学习进度的选择自由。对于普通学生而言,换专业或跨专业学习,在实践上难如登天。

  这样“二选一”地培养,让学生面临的,是一个“要右手还是要左手”的选择。从实用出发,大多数人选择“保住右手”,并不足为奇。

  美国教育体制下的“文科专业”

  大致上包括“社会科学” “传媒” “历史” “文学” ,广义上也包括创意类型的“艺术”与“时尚”等。物质无忧的高阶层,比如英国王室成员或亚洲富豪家族,往往会选择“历史学” “东亚研究” “英语文学” “艺术史”等专业,所谓“劳心者治人”。

  即使探索宇宙的星辰大海需要“rocket science”(火箭的科学,英语语境中“最顶尖的复杂科学”),讲一个好故事仍然重要:人们也许不了解马斯克的火星计划的技术细节,但会对他在太空发射了一辆Tesla Roadster 的汽车,并且在座位上留下了“ DON'T PANIC”字条留下印象,更会记得在社交媒体上被反复播放的SpaceX的火箭回收过程中,机械臂轻巧夹住火箭的瞬间。而这些大众的深刻印象,能给马斯克的企业和兴趣方向,带来源源不断的投资和关注,推动这些事业的成功。

  

  哈佛大学在短期计划中调整了30多门课程,而新闻背后没有被大众看到的信息是,哈佛大学总共开设的课程有4000多门,其中人文专业和人文学院更是该校重点建设的特色学科,30多门课的取消或调整,参照4000多门课程的基数,只是不到百分之一程度的小幅度调整。

  在美国的大学教育体制中,包括哈佛大学在内,都会开设“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每位美国大学生在毕业时,都需要在不同模块完成选课要求。

  以哈佛大学为例,该校“通识教育课程”包括“美学与文化”(Aesthetic and Interpretive Understanding)、“伦理推理”(Ethical Reasoning)、“科学与技术”(Science and Technology)、“社会与行为科学”(Social Sciences)、“世界与文化”(World and Culture)等,不管是什么专业,科学知识和人文素养,都是人才的双臂,缺一不可。

  

  01

  人工智能挑战人类技能的新时代,

  “大萎缩”的并非仅是文科,传统文理专业设置正在洗牌

  在人工智能向人类技能发起挑战的新时代浪潮中,文科的境遇常被误读为“大萎缩”,实则不然。

  随着Open AI自2023年异军突起,中美两国在人工智能领域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进行研发,人类科技,经济发展乃至教育产业可预见的未来,将迎来一场声势浩大的“洗牌局”,将传统文理专业设置从根本重塑。

  时代在变迁,传统文科在大学中的地位也在不断调整。以上文提到的哈佛大学为例--

  从一个培养清教徒牧师的小型学院,两百年间几经调整,19世纪中为适应工业革命,加深学科建设培养综合性管理人才;

  20世纪中期,顺应社会变革与学生运动,培养学生使命感和全球观。

  人文学科曾是哈佛大学学科中的王牌,掌握着文化传承与人文素养的全球话语权。

  人工智能冲击的并非仅仅是普通办公室文员的基础技能,对于传统的文科生和理科生,基础的底层技能都在被就业市场重新“估值”。

  跨国大公司,互联网大厂纷纷削减职位,降低成本:被裁减的工作岗位对文科生和理科生一视同仁。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数据:受AI影响最大的职业里,既有秘书与行政助理,口译与笔译员,写作者与编辑;也有IT与软件工程师,放射科医生。

  

  

  能够庇护文科专业的高高在上、只关注理论研究的“象牙塔”正在碎裂崩塌。在就业市场上,雇主需要的是多领域深度融合,能写出“今夜月色微凉,浪漫伴你同行”的文案,精于揣摩人心的,同时又会数据分析,预测全年哪天月亮最亮的全能牛马。

  理科生也不能是只会在实验室里埋头苦干,而是要走进人群,洞悉社会需求,明白“为什么节日的玫瑰贵十倍”,懂得物理的世界不论几何,身边的世界最重。

  因此,在这场由十几年前的数字化,当下的人工智能掀起的“洗牌局”中,衰落的并非文科专业,而是过时的二元对立专业格局。如上文所述,在国内的舆论场内,以往的文理分科泾渭分明,文科生被贴上“感性、不擅长逻辑”的标签,理科生则被冠以“理性、缺乏感性共情”的刻板印象,这种划分早已不适应现代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如今,跨学科融合成为大势所趋,文理专业的界限逐渐模糊,取而代之的是以问题为导向、以创新为目标的新型专业设置。

  一些顶尖高校开设了“数字人文”专业,将计算机科学与人文学科相结合,探索如何利用数字技术来研究和传播人文知识;还有“社会计算”专业,融合了社会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知识,致力于研究社会现象背后的计算规律与机制。

  在这场因科技发展而带来的社会大变革的阵痛中,无论身处哪边的体制,修习的什么专业,受教育者只有积极拥抱变革,挖掘自身独特价值,培养批判性思维、文化理解力、创造力等,并将其与科技、经济等领域相结合,才能成为善于从0到1创新的人才。

  

  02

  中美教育体制的逻辑不同,

  所以教育结果不同

  在中国的社交媒体上,总能看到一个逻辑不通,但异常火爆的话题:

  “留学花了几百万,回国月薪5000值得吗?”

  “花了几百万出国读文理学院,毕业即失业!”

  这些热议话题隐晦地指向一个结论,即:学点有用的、好找工作的、起薪高的专业(理工科或商科),比抬头望月亮(读人文学科)更有用,更能让爹妈的教育投资得到回报。

  但人生并不是一个节点决定的,而是由curve成长曲线决定的。留学生的爹妈(多数是70后)在初入社会时,大概率起薪也不高;更年长的一辈如60后,许多人因为时代原因起点更低,也不妨碍他们在今天能拿出几百万送娃留学。

  除了时代的机会成就了他们,更深层的原因是,以十年二十年为节点的发展历程中,人可以不断学习和成长,获得正向反馈,拿到好的结果。新鲜的大学毕业生拿到的月薪5000,只是学习与成长的起点;即便是“春风得意马蹄疾”,在刚毕业就获得高薪的佼佼者,也需要不断成长,拿出与高薪匹配的能力。

  

  今天耳熟能详的美国的科技新贵们,如Sam Altman,Paul Graham的第一份工作,都是建立自己的初创企业中从0开始,向1迈进。如果仿照社交媒体的炒作话题,仅在他们毕业的那年截取片段,同样可以热炒“名校精英毕业生沦落到自家车库工作!月收入比不上餐厅服务生……”

  为什么这样的声音如此回响不绝呢?

  在中国关于教育投资回报的思路中,有一条重要的考量是“稳定性”,这也是“毕业好找工作”的理工科专业格外受到家长青睐的原因。自改革开放以来几十年,中国的教育体制所设计的路径,也是为了兴起的制造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人才储备。

  在中国,过去三十年狂飙式发展中,服从性强少质疑,具有高稳定性的典型理工科人才,正是大基建大生产最好的燃料。这样的人力资源,善于把1发展为100,并在激烈的内卷过程中,改良最终落地成果。

  

  然而这样的教育路径设计,往往忽略培养人的思辨,创意,讲故事,和写作的能力——大学开头一年的课程,多数是照本宣科,完成顶层设计要求,导致大多数的毕业生,信息获得方式浅薄,创新能力薄弱,沟通与说服力不足。可以说,体制内的教育,是培养好用的“劳力者”,而“劳力者治于人”,当然要关注的是月薪几何,是不是铁饭碗。

  而在美国过往的高等教育设计中,往往提出宏大的叙事:无论是哈佛大学的校训“Veritas”(真理),还是哥伦比亚大学的校训“Discere Aeternitatem”(学习永恒),无不目标宏远,力争上游,用一个宏大的故事牢牢把控全球话语权。

  古有耶稣拯救世人,今有好莱坞电影的大兵莱恩代表美国拯救文明。早期商业故事中,路易威登的箱子完好无损地漂在泰坦尼克号的残骸之间,成就百年企业,收割全世界的新贵阶层;当下也有马斯克的火星计划的叙事,日夜牵动着全球资本前仆后继。

  处于这样的文化语境之中,智商高的理工科人才被视作是“nerd”(书呆),而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能够在社交中受欢迎,获得支持,才是顶级屠龙之术。

  

  03

  文科的底层能力,每个人都需要

  那么,在经济低迷,灾祸频发,就业竞争激烈的2025年,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还要学文科吗?我们能承担学文科的成本吗?

  这句话其实可以反过来问:作为普通人,我们能承担没有文科底层能力的后果吗?

  在我看来,人文科学的学习,不仅仅发生在中学或大学的校园。文科学习获得的能力,将伴随我们终身。比如,每一个上当受骗,让家人头疼不已的老年人,缺失的实则就是文科的底层能力。

  首先是阅读能力

  话题广泛而大量的阅读,就像刚到家的扫地机器人建模——只有对世界建立的基本的认知,才能清楚地知道自己身处何方,不被障碍物绊住。

  通过阅读,我们才能在信息中建立自己的思维模型,就像获得一张张“通关地图”,在现实世界的职场、社交、家庭生活等各个领域一路过关斩将,升级打怪。

  

  其次是逻辑分析能力。

  逻辑是个好东西,每个人都应该有!面对“银行定存的利息只有百分之四太低,投资XX项目可以每个月返点百分之二十,5个月回本!”这样的话术,如果能稍微运用批判性思维,不轻信未经证实的信息,主动搜集多渠道数据,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甚至运用类比推理,明白“巴菲特的投资回报率也比不过xx大项目”是何等荒谬。

  最后,是想象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

  大模型AI和人竞争,削减了人的岗位,在以秒为单位给出答案的AI面前,人的记忆力显得如此弱小。但和AI相比,至少在当下,人能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是难以被取代的。

  大模型的人工智能是精妙的模仿者,它很擅长大批量地模仿人的创造,扔进去一段文字,一张图片,它们很快能够生成类似的段落,类似的画风,从1创造出100,1000……

  但它们只是人类智慧与创新的倒影,没有本体,就没有倒影。

  「 写在后面的话 」

  最后,以一张三万五千年的洞穴岩壁画,来结束关于文科的大讨论。

  

  当我们人类,仅有粗糙的工具,贫瘠的饮食,处于居无定所,不论阶级,没有财富的阶段时,曾经钻入黑暗潮冷的岩壁,耐心地收集油脂,研磨矿石,在舞蹈的火光中,大力挥“笔”,画出我们心中对力量,繁衍和自然的瑰丽想象。

  本能,让我们生存,

  而创造,让人成为人。

  文科不只是原地踏步的学科规范,它应当是人自远古时代就具备的想象,创造与学习能力。

  --------End---------

  作者简介

【爸爸真棒】:“爸爸真棒”是一个K12原创教育平台,致力于理性、深度、有启发的融合教育探索。

  121我二胎备孕生女儿的“成功”经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