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书院史》
崔海东 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24年03月
内容简介
江苏人有多爱读书?来看一看这组大数据。
目前统计所得,江苏历代共新建书院329所,重建143所。其中,宋代新建34所,重建2所;元代新建11所,重建8所;明代新建93所,重建37所;清代新建184所,重建96所;另外还有不详书院7所。
这组大数据来自《江苏文库·研究编》之《江苏书院史》,书中对江苏书院的发展历史进行了梳理,叙述了从北宋时期到清末的江苏书院情况。
书院是古代官方或民间力量兴建的以学术文化教育事业为主、性质多元、功能复杂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共同体。它的性质不同于各级学校,也不同于政府部门,而是中国文化特有的修德进业、研究讲学、祭祀圣贤、藏刻书籍、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根据地。于儒者而言,江湖之远,庙堂之高,书院乃穷达之转折。
隋唐之际,江苏经师辈出,比如扬州的曹宪、苏州的陆德明、镇江的马怀素,他们那时的讲学其实就已经有了书院的雏形。到了北宋,江苏书院的大幕,缓缓拉开。
北宋时江苏书院多为民间自发建立运行,往往由建立者自任院长,南宋时期,主讲或主持书院的学者多为理学大师,称山长,监院多由府、州、县学官充任。元初,宋儒多不愿出仕,自创书院,授徒讲学。元政府为缓和民族矛盾,争取知识分子,吸收了一批南宋著名儒师及其门生担任书院山长,如程端礼出任江东书院山长,祖宗震任苏州学道书院山长。
明代江苏讲学型书院基本有两种,一是朱子学,多由信奉之的地方官员或乡绅主持,如常州道南书院是嘉靖四年(1525)常州知府陈实所建。二是王阳明、湛若水及门人创立,自任山长,如溧阳嘉义书院乃嘉靖二十九年(1550)阳明弟子史际所建,学生则自由选择。
入清后,书院一般由地方官员主持,由地方乡绅或商人参与,官办色彩浓厚,如紫阳书院由江苏巡抚张伯行创建,钟山书院由两江总督查弼纳创建,惜阴书院由两江总督陶澍创建。
除了讲学,江苏书院还有哪些主要功能?议政、祭祀、自修、制艺、藏刻书、文化交流、经营学田,这些都是。
江苏书院有规章制度吗?有,多以朱子所订《白鹿洞书院教条》为准。
南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朱子重修白鹿洞书院,制定《白鹿洞书院揭示》,对书院的宗旨、目的、要求作出明确规定,以“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为“为学之目”,以“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为“为学之序”,以“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为“修身之要”,以“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为“处事之要”,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为“接物之要”。
文|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张然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