侄子结婚那天,我没有去。不是因为工作忙,也不是因为身体不适,而是我真的不想去。听说他办婚宴的酒店很气派,来的人不少,连我们村的老支书都被请去坐了主桌,但我还是坐在家里发呆,连手机都关了。
晚上,儿子从宴席上回来,抱了一大堆糖果和喜烟。他进门时脸色很难看,把一个红包扔在茶几上,冷冷地说:“妈,你看看他给的随礼,真是让我长见识了。”我打开红包,里面是一张皱巴巴的百元钞票。
我愣住了,心里像被人重重地捅了一刀。侄子在我家吃住六年,从初中一直到大学,连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都是我们出的。
他考上985大学的那天,我比他亲妈还高兴,逢人就夸他有出息。可现在,儿子结婚,他竟然只随了一百块钱。
我抬头看着儿子,他眼圈有点红:“妈,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今天。我结婚,连随礼都能这么敷衍,那我以前帮他干的那些活算什么,以后我还要怎么叫他哥?”
我没说话,心里五味杂陈。那些压抑的情绪像洪水一样涌了上来,我忍不住回想起了这六年来的点点滴滴。
侄子叫张林,是我大哥的儿子。他妈妈早逝,大哥一个人拉扯着他和他妹妹,日子过得很苦。六年前,大哥找到我,说想把张林送到镇上的中学读书,可他实在供不起了,问我能不能帮他一把。
当时,我家也不富裕,但比起大哥的日子,还是宽裕一些。再说,张林是我亲侄子,我不能眼睁睁看着他辍学。于是,我跟丈夫商量后,答应让张林住到我们家里来,顺便供他读书。
张林刚来的时候,性子很内向,平时话不多,总是低着头。我觉得孩子懂事,就对他格外好。
家里吃点好的,我总是先给他盛上一碗;冬天冷,我把儿子没穿过几次的羽绒服拿给他穿;学校里要交什么费用,我二话不说就掏钱。
可慢慢地,我发现了一些不对劲的地方。
有一次,儿子张亮放学回来,满脸委屈地跟我说:“妈,张林总让我替他打扫教室卫生,他自己跑去打篮球了。我说了他几句,他还骂我!”我听了心里一沉,但想着他们都是孩子,平时闹点矛盾也正常,就没有放在心上。
可类似的事情越来越多。有时候,张林会抢儿子的零花钱,说是借,最后却从来不还;有时候,他会嫌弃我做的饭不好吃,摔下筷子就走;甚至有一次,他在学校跟人打架,老师找上门来,我替他赔了五百块,他却连一句道歉都没有。
我和丈夫提过几次,想把张林送回去,可每次一提到这事,大哥就会跑来哭着求我们:“弟妹,林子这孩子虽然有点倔,但他是真的懂事,你再给他点时间吧。他要是没你们,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我心软了,丈夫也叹了口气,说:“算了,都是一家人,咱们再忍一忍吧。”
就这样,张林在我们家一住就是六年。从初中到高中,他的学费、生活费,甚至是大学的学杂费,几乎全是我们出的。那几年,我家里日子过得很紧,儿子本来想报个兴趣班,但因为钱不够,只能作罢。我看着儿子的眼神,总觉得亏欠他。
但每次想到张林的成绩,我心里又有些安慰。孩子确实争气,高中三年一直是班里的尖子生,高考更是考上了全国数一数二的名牌大学。
那天,我接到他的录取通知书时,激动得流了眼泪,逢人就夸:“我们家张林有出息!能考上985,咱们这些年没白忙活!”
可我没想到,这个孩子却在大学里渐渐疏远了我们。
张林上大学后,很少主动给我打电话。每次我打过去,他总是匆匆忙忙地应付几句,说自己忙,就挂了。我心里虽然有些失落,但想着孩子在外地,可能真挺忙,也没多想。
有一次,我听他说要考研,学费不够,我和丈夫商量后,给他转了五千块。他连句谢谢都没有,发了条微信:“收到了。”后来,我听说他考上了研究生,心里高兴得很,想着等他放假回来,一定好好庆祝一下。
可他再回来,却变得和我们越来越陌生。
有一次,我问他:“林子,你以后有什么打算?打算在哪儿工作?要不要回老家?”他头也不抬地回我:“我已经签了北京的公司,老家肯定不回了。”
那一刻,我心里有点不是滋味。张林从小到大,我们家为他付出了那么多,可他从来没把我们放在心上。甚至连一句“回来看望你们”的话都懒得说。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到了儿子张亮结婚的日子。我们家为了这场婚礼忙里忙外,光是酒席就订了二十桌,花了不少钱。我想着张林怎么说也是他堂哥,肯定会随份大礼,结果却只收到了一个百元红包。
那天晚上,我辗转反侧,一直睡不着。丈夫抽着闷烟,突然开口说:“你还记得张林小时候吗?他刚来咱们家的时候,明明是个懂事的孩子,怎么长大了,反倒变成这样了?”
我没有回答。是啊,张林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是我们太纵容他了吗?还是他早就忘了我们对他的好?
后来,我听人说张林过得挺好,在北京买了房,娶了个漂亮的老婆,日子过得风风光光。我也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难过。
或许,人性就是这样吧。你对别人好,不一定能换来感恩;你付出再多,也不一定能得到回报。可即便如此,我还是不后悔当初帮了张林。因为我明白,做人不能太计较得失。
只是,以后,我不会再为不值得的人掏心掏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