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发表在《Nature》上的一篇文章表明,栉水母很可能是所有动物的“兄弟姐妹”,也就是说它们最早开始独立演化,在整个动物界的演化树上位于最基部,直系祖先的出现早于其他所有已知现生动物。这种古老的动物是个什么来头?
虽然栉水母看起来和水母很像,也曾经被统称为腔肠动物,但事实上,它们是截然不同的两类动物。栉水母动物门是比海绵还要古老的动物类群,没有刺细胞,而水母则属于刺胞动物门。
栉水母的形态那可真是多种多样。它们的身体可以呈现出球形、卵圆形、扁平形,还有的是带形。比如,我们常见的一些栉水母可能是小巧可爱的球形,就像一颗透明的珠子在海洋里漂浮着;而卵圆形的栉水母则更显圆润饱满,在水中游动时姿态十分优雅。
还有那扁平形的栉水母,身形较为扁阔,在海里穿梭的时候仿佛一片灵动的“海洋飞毯”。这里面不得不提爱神带水母,它属于带形栉水母,体形优美且透明,呈现出柔和的紫罗兰色,长度能达到1米甚至更长,宽度却只有大概5公分左右,看起来就像是一条飘逸又梦幻的透明丝带在海里舞动,不过它比较脆弱,捕捞的时候稍不注意碰到网就容易破碎。正是因为有这么多千奇百怪的形态,栉水母们才在海洋这个大舞台上展现出了别样的风姿。
近年来,通过基因组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有了令人惊讶地发现。有研究团队绘制了一组基因,这些基因总是存在于从仓鼠、螃蟹、珊瑚到人类等众多动物共同的染色体上。而研究结果表明,栉水母代表了一个独特的谱系,它的祖先在所有其它动物的共同祖先之前就已经分化了。
打个比方来说,就好像数亿年前在进化道路上出现了基因分叉,有一个孤独的单细胞生物作为所有动物的祖先,带着两个后代前行,其中一个后代选择的道路最终演变成了栉水母,其染色体上的基因保持着特定的顺序,而且没有太大变化;另一个后代则选择了另一条路,进而进化成海绵以及我们如今所知道的其它动物,并且它们染色体上的许多基因经过了重新排列和融合,这些重排是不可逆的,还代代相传,哪怕到了现在也依然能够检测到,就仿佛这一古老进化事件的“指纹”,依旧留在动物的基因组之中。
栉水母的身体构造那也是相当奇妙,它们的体壁结构由内胚层、外胚层和发达的中胶层组成。外胚层和内胚层相对比较薄,外胚层覆盖在体表及咽壁,内胚层则覆于胃循环腔壁,而夹在它们中间的中胶层可不仅仅是普通的胶状物质,这里面不仅包含了许多间充质细胞,也就是未特化的结缔组织,还包含像肌细胞这样特化的细胞,所以说中胶层其实就相当于形成了真正的中胚层,从这点来看,栉水母可比一些复杂的刺胞动物还要先进。
再看看它们的其他身体部位,体表有着栉带,由栉板排列成纵行的纤毛带一共有8条,这些栉带是它们重要的运动器官,当纤毛向平衡器方向摆动的时候,栉水母的身体就会口面向前开始运动。还有它们的触手,比较原始的种类像球栉水母,有着一对可收缩、分枝的长触手,触手上分布着大量的粘细胞,这粘细胞可是栉水母特有的,能够分泌黏性分泌物,只要猎物一接触到这种物质,立马就会被黏住,然后就成为栉水母的盘中餐。
另外,栉水母还有个叫胃环流腔的构造,口通入管状的咽,从咽的反口面连出多分枝的复杂的管道系统,这些就共同组成了消化管,这个消化管兼具消化和循环两种功能,叫做胃环流腔。
研究价值
研究人员着手研究栉水母的基因组,他们发现为了能够发光,这种生物性发光动物体内含有10种发光蛋白。科研小组的报告发表在近期的英国医学委员会的《生物》期刊上,报告称:尽管栉水母没有眼睛,但它们含有其他类型的蛋白——一种能够检测光的视蛋白。尚不清楚视蛋白在生物体中如何发挥作用。
这是科学家第一次对生物性发光动物展开基因测序。因为栉水母似乎处于动物生命树的底端,这些发现表明多细胞生物的发光蛋白和传感蛋白是同时进化的。也许是这样的蛋白导致了动物身上感光分子多样化,比如人类眼睛中的视杆和视锥。
科学家称,研究栉水母可以引领人们以新的视角看待眼睛的起源,为治疗视力障碍提供新的途径。
2023年5月17日,科学家研究发现,栉水母是所有动物的“兄弟姐妹”,强有力证据解开最早期动物进化之谜。
一起来关注未来24小时海况预报~
浙江海洋预报
1月14日20:00-1月15日20:00
浙江海域海浪大面预报
今天夜间,大面海域是轻到中浪的水平,到了明天傍晚,杭州湾将会增大到1.2到1.8米的轻到中浪,浙北海域是2.2到3.2 米的中到大浪,浙中海域是2.5到3.5米的大浪,浙南海域是3到4米的大到巨浪。
浙江所属海域的海况较差,船只请提前躲避风浪,注意安全。
滨海旅游区预报
明天5个滨海旅游区的浪高都在1.4米以上,不适宜海上垂钓和游览。
足不出户了解更多海洋资讯,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关注浙江海洋预报网 (www.zjocean.org.cn)
浙江省海洋监测预报中心
/发布浙江海域海洋环境预报信息/
微信号 : zjhyy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