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专稿:近日,坦桑尼亚主流报刊《每日新闻》网站发表时事评论员乔治·门图的文章《中国是如何助力非洲工业发展的》。文章指出,中非合作多方位加速非洲工业化进程,为非洲带来机遇与希望。中国不仅为非洲提供了现代化发展的范本,更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合作提升了非洲在全球的战略地位,非洲正在中国帮助下迈向崭新的发展阶段。
坦桑尼亚《每日新闻》网站文章截图
文章称,广大非洲国家自独立以来一直不懈追求工业化,希望摆脱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依附地位。进入21世纪后,非洲大陆经济面貌开始发生重大积极变化,中非关系的蓬勃发展重塑了非洲在全球的战略地位。
文章回顾,从上世纪60年代起,刚刚独立的非洲国家逐渐迈开探索工业化的步伐,然而60多年间始终未能如愿实现发展目标,人们普遍将其归结于治理不善、极端气候、地理位置等内部原因,而忽视了早期殖民统治和西方模式对非洲工业化的阻碍。几十年来,西方强制推行新自由主义,阻挠非洲国家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战略,使资本主义经济政策浪潮席卷非洲大陆,逆转了非洲工业发展成果并加深了非洲对西方的经济依赖,随之而来的政治、经济乃至意识形态霸权更进一步压缩了非洲各国政策空间与自主性。
文章称,在非洲坎坷的发展历程中,2000年至2015年是经济高增长时期,非洲由"绝望的大陆"转变为"充满希望的大陆"。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正式成立,开启中非合作新的篇章,中国与非洲携手解决发展瓶颈问题,帮助非洲弥合基础设施差距,培训技术工人,缓解资金短缺。从2015年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提出的"十大合作计划",到2018年提出的"八大行动",再到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宣布的"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十大伙伴行动",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双方重点关注产业领域合作,共享中国经验,建立国际合作新范式,为非洲产业发展做出切实贡献。
文章具体分析称,中国通过开展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与融资,为非洲工业产能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从而显著推动非洲工业化进程。非洲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导致了电力短缺、电费高昂等问题,脆弱的交通网络阻断了区域经济一体化。为此,中国积极伸出援手,与非洲合作改善当地铁路、公路、机场、海港和能源与水利基础设施,拓展航空网,打造工业园区。与此同时,中国高度重视合作项目的长期运营与后续维护,兼顾产能整合,例如中国援建的埃塞俄比亚工业园区和亚吉铁路实现协同发展,助力埃塞俄比亚建设经济走廊,促进工业综合发展。
文章认为,中国发展经验为非洲国家提供了通往工业化的替代选择。在某些国家试图将西方模式强加于"全球南方"的背景下,中国坚持走出了具有本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实现了改革发展与国家稳定的有机统一,平衡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中国领导人以远见卓识和明确有力的方针引领国家发展,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树立榜样。
文章接着强调,中非关系互学互鉴,而从不是单向输出。中国主动进行技术和知识转移,帮助非洲国家提高本地生产制造能力。中国将非洲工业化的引擎真正交到非洲国家自己手中。随着中非关系不断升温,非洲大陆正逐渐成为全球投资热土,国际地位日益提升。(胡晓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