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84年的冬天格外的冷。我叫李卫国,一个在军营里摸爬滚打了四年的汽车兵,即将脱下这身橄榄绿,告别这充满铁血豪情的生活。
“李卫国!出列!”指导员洪亮的声音在寒风中回荡。
我一个箭步跨出队列,挺直腰板,大声回应:“到!”
指导员手里拿着我的档案袋,走到我面前,拍了拍我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卫国啊,你在部队这几年表现不错,各项考核都是优秀。这是你的档案,带回去好好保管,直接交给你们县里的接收单位就行。”
我接过档案袋,入手沉甸甸的,仿佛承载着四年的青春和汗水。我望着指导员那双饱经风霜的眼睛,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酸楚。四年的军旅生涯,早已把这里当成了第二个家,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像亲兄弟一样。
“指导员,我……”我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该说什么。
指导员笑了笑,拍了拍我的胳膊:“行了,别婆婆妈妈的,像个小姑娘似的。回去好好干,别给部队丢脸!”
“是!”我挺起胸膛,大声回答。
点验开始了,队伍里弥漫着一股离别的愁绪。有的战友低头默默整理着行囊,有的则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低声交谈着,时不时传出一阵压抑的抽泣声。
“张栓柱!你这被子怎么回事?破了个大洞,还这么脏,谁让你这么糟蹋公家东西的?”负责点验的排长扯着嗓子吼道。
张栓柱是个憨厚的山东汉子,平时训练最卖力,可就是不怎么爱干净。他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排长,这被子用了四年了,舍不得扔……”
“舍不得扔也得按规定来!登记,收缴!”排长一脸严肃。
“哎……”张栓柱无奈地叹了口气,默默地将被子交了上去。
类似的情况不断发生,缺个水壶的,少个饭盒的,甚至还有把军大衣弄丢的。队伍里弥漫着一股焦躁和不安。
我看着眼前的一切,心里五味杂陈。四年的朝夕相处,战友们就像亲兄弟一样,如今却要各奔东西,心里难免有些伤感。
“李卫国,你小子怎么还不走?磨磨蹭蹭的干啥呢?”一个粗犷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
我扭头一看,是我的班长王刚。他个子不高,但身体壮实得像头牛,是连队里的格斗擒拿冠军。
“班长,我再待几天,帮大家伙提提行李,送送他们。”我笑着说。
王刚愣了一下,随即咧嘴一笑:“你小子,就是心肠好。行,那就多待几天,反正也不差这几天。”
接下来的几天,我忙得像个陀螺。帮着战友们收拾行李,把他们的包裹一件件扛到营房外。看着他们一个个登上卡车,挥手告别,我的眼眶湿润了。
“卫国,保重啊!有空来山东找我喝酒!”张栓柱紧紧地握着我的手,眼圈红红的。
“栓柱,你也保重!到了地方好好干,别忘了咱们是当兵的!”我拍了拍他的肩膀,用力地拥抱了他一下。
送走了最后一批战友,营房里显得空荡荡的。我独自一人走在熟悉的操场上,寒风卷起地上的落叶,发出沙沙的声响,更增添了几分凄凉。
“卫国,走吧,别看了,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指导员走到我身边,拍了拍我的肩膀。
我点了点头,最后看了一眼这片熟悉的土地,转身跟着指导员走出了营区。
汽车缓缓驶离军营,我的心也渐渐沉了下来。四年了,这四年的点点滴滴,像电影一样在我的脑海里回放。第一次摸枪时的兴奋,第一次驾驶军车时的紧张,第一次参加演习时的激动……这些都将成为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记忆。
“卫国,到家了,下车吧。”指导员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
我抬起头,发现汽车已经停在了县城汽车站门口。
“指导员,谢谢您送我。”我向指导员敬了个军礼。
指导员回了个礼,拍了拍我的肩膀:“回去好好干,别忘了部队的教导。”
“是!”我再次敬礼,然后转身走进了汽车站。
经过一路颠簸,我终于回到了阔别四年的家。
推开院门,一股熟悉的香味扑鼻而来。我看到母亲正忙碌地在灶台前转悠,灶膛里的火光映红了她的脸庞。
“妈,我回来了!”我激动地喊了一声。
母亲听到我的声音,猛地转过身,脸上露出惊喜的笑容:“卫国!你可回来了!快进屋,外面冷!”
我走进屋,一股暖流瞬间包裹了我的全身。屋子里收拾得干干净净,炕上铺着厚厚的棉被,桌子上摆着热气腾腾的饭菜。
“妈,您做这么多好吃的啊!”我看着桌上的酱牛肉、红烧排骨,口水都快流下来了。
“你这孩子,在部队肯定没吃好,妈给你补补身子。”母亲笑着说,一边帮我脱下军大衣,一边絮絮叨叨地问着我在部队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