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全面侵华战争就此展开,日本叫嚣着三个月灭亡中国,中华民族危在旦夕。
次日,中国共产党通电全国,发表《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悲愤地向全国人民警讯:
“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
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著名的“最后关头”演说和《对卢沟桥事件之严正声明》,蒋介石在庐山讲话中演讲道:
“再没有妥协的机会,如果放弃尺寸土地与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庐山讲话被视为中日全面战争的开始,也是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标志事件。
“八·一三事变”,日军进攻上海,我军奋起反击,淞沪会战从此开始。
8月14日,蒋介石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正式对日宣战。
中共中央以叶剑英为代表前往南京参与就《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的会谈,叶剑英作为中共方面的全权代表与蒋介石会谈,商讨细节。于是红军的改编事宜终于被提上日程。在整个八月份,双方就红军改编问题,展开激烈的谈判。
原计划我党提出要求四个军下辖十二个师的编制,共十二万人的兵力,分别由林彪、贺龙、刘伯承、徐向前,四人担任军长,保持独立自主的状态,在原则上遵从南京中央的领导。
蒋介石本着抑制共产党发展的原则,在军队数量、编制、指挥的问题上斤斤计较,以西北贫瘠为理由,直接砍去四分之三的编制,只准许三个师编制,并且要求,在师级以上干部,且不允许设总指挥处,并由南京指派师参谋长和政治训导处主任。
双方的第一轮谈判因分歧巨大没有成功。
但是,前线战事紧急,全国人民都在注视着国共双方的谈判,国民党也需要共产党的部队开到前线去缓解压力,双方不得已再次展开谈判。
共产党代表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适当做出让步。在原先十二个师12万人的基础上压缩到三个师4万人的编制,国民党方面慎重考虑后也基本同意。
在延安方面保留指挥权,不接受南京方面指派的任何一名专员的基础上,国共双方达成十条共识。红军接受了南京国民革命军的收编,正式编入国民革命军序列下的第八路军。
8月25日,毛主席会同红军将领朱德、彭德怀、贺龙、林彪联名通电蒋介石。表示:
“红军将士,咸愿在蒋委员长的率领下,抗击日军保卫国家。中共中央军委发布红军改编令,由朱德、彭德怀通电全国正式宣布就任八路军正副总指挥。
我军在红军时期有三大主力。即:
红一方面军:中央苏区的“ 中央红军”。 朱德任总司令,彭德怀任副总司令, 毛泽东任总前委书记兼总政治委员。
红二方面军: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红军。贺龙任总指挥,任弼时任政治委员。
红四方面军: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红军。总指挥为徐向前,政委为陈昌浩。
抗战开始后,我军在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的基础上创建了115师,在红二方面军的基础上创建了120师,红四方面军的基础上创建了129师,南方八省游击队则改编为新四军。在抗战时期,八路军的三个师加上新四军,一共是四大主力。
头号主力一一五师
原红一方面军总指挥朱总升任八路军总指挥,红一军团长林 彪担任115师师长。副师长聂荣臻,政训处主任罗荣恒。115师全师总兵力15500人,是三个师中,公认编制最为齐装满员、战斗力最强的。
115师成立后一个月,就打出了漂亮的平型关大捷,115师和林的大名远扬全国。但是林穿着日本人的军大衣,骑着日本人的大洋马跑来跑去的嘚瑟,被阎锡山的哨兵一枪打了下来,只好被迫去了苏联养病,这样他就错过了整个抗战。他走后,雄厚的一一五师一分为三,全国开花。
一一五师的第一支:聂荣臻创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1937年9月下旬,八路军第115师在平型关战役后,主力南下晋东南,留下副师长 聂荣臻率领着共约3000人,在山西省五台山地区创建了第一个 敌后抗日根据地———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此后该军区迅速发展,到1939年时,主力部队就已扩大到了10万之众,地盘也从最初的五台山扩大到了72个县,一直延伸到冀中。主席的“前有鲁智深,今有聂荣臻”就是这么来的。中共中央和 毛泽东誉之为“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及 统一战线的模范区”。
到1940年底,晋察冀军区辖冀中军区、冀热察挺进军,共12个军分区、37个团、20余个游击支(总)队,总兵力约10.9万人,民兵约50万人。
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晋察冀军区共作战6.5万余次,歼灭日伪军33万余人。“ 狼牙山五壮士”就是这个军区的。黄土岭战斗中,击毙日军“蒙疆驻屯军”最高司令官“山地之花”阿部规秀中将。白求恩在中国的主要时间1938年到1939年就是在晋察冀边区工作,也牺牲在那里。
1948年5月9日,中共中央决定,晋察冀军区与晋冀鲁豫军区合并组成华北军区。聂荣臻领导的华北野战军未加入四大野战军序列,三个兵团直接受中央指挥。人们常说我军有四大野战军,实际上是总共有五大野战军。
华北野战军,聂荣臻任司令员,薄一波任政治委员。下辖3个野战兵团,11个军,一共27.2万人。第1兵团,徐向前兼司令员和政治委员;第2兵团,杨得志任司令员,罗瑞卿任政治委员;第3兵团,杨成武任司令员,李井泉任政治委员。
一一五师的第二支 :罗荣桓和陈光115师主力创建山东军区
这一支即继承了115师这个番号,主要为115师师部和一部分主力,共有7万余人。他们于1939年3月在政委罗荣桓和代师长陈光的率领下挺进山东。罗荣恒是毛主席最早的、最亲密的追随者之一。秋收起义时就是毛泽东的左膀右臂,后来又一起上了井冈山。
1943年3月,第一一五师与山东军区合并,组成新的山东军区,保留第一一五师番号。新的山东军区暨第一一五师,由罗荣桓任司令员、代理师长、政治委员,一人独揽大权。
毛曾说:“山东只换上一个罗荣桓,山东全局的棋就下活了!”
115师第一悍将代师长陈光
山东军区暨115师的人数到了1945年时,已经发展到了27万人,部队人数占整个八路军、新四军总数的1/4以上。8年中对敌作战3万余次,毙伤俘日伪军60余万人,歼敌人数约占全军歼敌总数的30%
抗战胜利后,林帅被任命为山东军区司令员,老首长终于回来啦!林总和罗帅带着山东军区的3万干部和6万战士奔赴东北,很快发展成为上百万的雄师第四野战军。
一一五师第三支:第344旅建立了冀鲁豫军区和冀鲁豫根据地
115师第344旅(师长是徐海东,身体状况恶劣,休养去了)一分为二,一部由副旅长杨得志率领建立了冀鲁豫军区,另一部由政委黄克诚率领建立了苏北军区,皖南事变后该部加入了新四军。
二号主力——一二九师
129师是在原四方面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刘伯承任师长,徐向前任副师长张浩(林彪的堂兄林育英)任政委,第二年林育英因病调回延安,由邓公接任。最初是下辖385旅(旅长王宏坤)和386旅(旅长陈赓)两个旅。王宏坤为大将王树声之堂弟,解放后任海军副司令员,上将军衔。
八路军的三个师当时都是军区建制。以129师为例,它的建制下有太行军区、太岳军区和冀南军区三个二级军区,在二级军区之下又有军分区。1941年底,师直加上直属部队以及9个作战旅的56000人的野战部队及地方部队外,129师系统还有医护人员7000余人,总计全师在1941年底的兵力为八万余人。
太行军区有一位副司令员是王树声,后来的大将,太行军区又下辖六个军分区。比如第一军分区司令员秦基伟,第三分军区司令员陈锡联,还有比较著名的是第五军分区司令员皮定均。
太岳军区的司令员是陈赓,副司令是谢富治、政委是薄一波。此时的陈赓已不担任386旅的旅长了,由他的爱将“王疯子”王近山(李云龙的原型)接任。
冀南军区最初由宋任穷担任司令员,后来他改任政委,由一代猛将陈再道担任司令员。冀南军区又下辖有六个军分区。
在八年抗战中129师的著名战役有,夜袭阳明堡机场、神头岭伏击战,还有七根村、响堂铺、长乐村、百团大战等战役。八年抗战中,129师歼敌日伪军42万余人,自己也发展到30万人。1947年,刘邓率主力强渡大渡河,挺进大别山,后来发展成大名鼎鼎的二野。
三号主力——一二零师
120师是在红二方面军的基础上创建的,师长贺龙,副师长萧克,全师共1.4万余人。
1938年9月下旬,120师兵分两股进入敌军后方,发动群众,创建晋西北抗日根据地。贺龙率师部和第358旅进到晋西北地区;王震率第359旅进到五台、平山地区。
1940年11月7日,成立晋西北军区,统一指挥晋绥地区的武装力量,其领导机关由第120师领导机关兼。贺龙兼任司令员,关向应兼任政治委员。至1940年底,晋西北军区部队发展到5.1万人。抗结束时期120师人数发展为13万人。
从1940年底开始,第359旅进驻延安以南南泥湾地区,开展生产运动。
红二方面军的底子在红军三大主力中是最差的,120师的发展在三大主力师里也可以说是最差的,该师长期承担预备队的角色,他们创建的晋绥军区和其它部队的根据地相比也显得落魄。当然这其中有一些客观原因。
因为120师有其他的任务,无法像其他部队那样放开手脚。120师除了抗击日本军队之外,还需要拱卫陕北根据地的安全,肩负了一定的警卫部队的职责。既然自己有防御性的任务,那主动进攻的机会自然就少了,这是120师不一样的地方。
120师开创的晋西北、晋绥根据地,也是陕甘宁根据地最主要的屏障,只要这块根据地在我方手中,那么陕甘宁边区就基本无虞。
贺龙和美国记者
正因为120师担负了重要的战略任务,所以不能和其它部队一样大踏步东进,毫无顾忌地深入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开辟根据地,招兵买马壮大自己。而晋绥和晋西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地瘠民贫的地区,兵源和粮源不足,也极大地限制了部队的发展。
120师除了要拱卫陕甘宁,还是参与陕北边区生产建设的主力,前面所说的359旅南泥湾开荒就是典型例子。359旅被抽走后,贺龙手中只有张宗逊的358旅,一段时间在晋西北没饭吃,经延安批准,去相对好一些的冀中发展,扩充了一些兵力后又被调回晋西北。
抗战结束后,贺龙的部队改编为晋绥野战军,面对傅作义的进攻,贺龙率部意图攻下归绥和大同,结果均未克,反而自己损失了不少兵马,近在西安的胡宗南没有后顾之忧,开始大胆进攻延安,贺龙的部队被调入延安,后来彭总接过指挥棒,组建西北野战军,也就是一野,彭德怀担任司令员。
大概就是因为120师表现不佳,副师长萧克在55年只被授予了上将军衔,另外两个主力师的副师长徐向前和聂荣臻都是元帅。
四号主力——新四军
新四军是由南方八省游击队改编来的,它的组成非常复杂,有中央红军长征前留下来的部队,比如陈毅部;有红四方面军离开鄂豫皖时留下的,比如高敬亭的部队;也有一些小支,比如闽东的叶飞部。新四军是正面战场上我党的主力部队,装备相比八路军要好得多,军装为德式军装,军帽上有青天白日徽。
八个省的游击队最开始加起来只有1.03万人,部队一直发展缓慢,皖南事变时也只有2.5万,和八路军迅速从3万发展到50多万差太多了。皖南事变后,部队又损失了九千。新四军重组后,在陈毅、刘少奇的领导下,部队很快就发展到了30万人。
八路军是以师旅团的正规部队来编制而新四军则以游击部队的编制,其下属部队编为四个游击支队,共10团。后来又增加了两个支队。在皖南事变后重建新四军时,编制方式改为师旅团制。
新四军重组后,从原来的6个支队扩编成了7个师,其中最著名的当然是粟裕的第1师,除此之外还有张云逸的第2师,黄克诚的第3师,彭雪枫的第4师,李先念的第5师,谭震林的第6师,张鼎丞的第7师,都是大名鼎鼎的战将,都是了不起的大人物。这七个师的师长,除牺牲的彭雪枫和因病去世的罗炳辉,其余五位,有四位在建国后都成为副国级的领导人,还有一位成为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家主席。
八路军的根据地比新四军差远了,新四军活动地区物资要充裕的多,没米吃就捞鱼。新四军在游击区里和日军彼此拉锯,江浙沪一带,水网密集,商业发达,于是新四军流动税务关卡就成立了,日本人也要交税,而且交的是抗日捐。日本人不服跑去找当地日军诉苦要求打击一下,然后日军打了,没打过,被缴获了更多的汽艇,四爷开着这些汽艇在河道上下翻飞,日军就不打了。反过头来劝日本商人要遵守新四军的规定。
新四军淮南军区筹资收购了一个小烟厂,自创品牌“飞马”牌香烟。开始时,大多数都会分发给部队战士,有剩下的会拿到外面售卖,由于烟厂的工人大多都是部队战士,而且是由部队监管,自然用最好的烟叶做出品质最高的香烟。飞马牌香烟瞬间在长江两岸成为爆炸品牌。各地商贩不惜穿过战线,冒着生命危险,来到烟厂进货。“飞马”牌香烟依靠质量压倒了名牌货大英香烟将其打入上海洋场和首都南京,被老百姓们亲切地称为“四爷的烟”,四爷就是新四军。烟厂门前,每天前来订货的烟商不计其数,甚至经常有烟商排队等待发货,夜晚还在蹲守。烟厂越干越大,甚至还连开了四个分厂。烟厂利润成倍增长,平均每个月上交到军部的利润高达30万元。部队用这些资金换来了大批药品和武器装备,到抗战后期,新四军的装备已经不亚于日本军了。新中国成立后,飞马烟厂成为国企,改为利华烟草公司,飞马牌香烟一度成为驰名商标,一直到1992年才停止生产。
后来陈毅带队北上山东的时候,新四军和八路军还互相嫌弃,一个嫌对面穷,一个觉得对面走资。
罗荣桓率一部进入东北后,山东军区就交给了新四军,军区司令当然是陈毅。新四军在原先的地盘上组建了华中军区,中央原本要让粟裕当军区司令,但粟大将百般谦让,让给了张鼎丞。后来,山东军区的八路军和华中军区的新四军合编成了著名的华东野战军,也就是大名鼎鼎三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