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美国一直是全球无可争议的超级大国,而中国则悄然崛起,成为了一个令美国不容小觑的竞争对手。这种变化不仅推动了新的全球格局,还开始撼动美国高层的战略思维。最近,美国副防长希克斯的一番话就引起了广泛关注,她的演讲透露出对中国军力发展的新认识,以及美国面对这种变化时的复杂情绪。
不得不说,当希克斯在霍普金斯大学的智库发表《超越中国:从战略竞争中学到教训》的演讲时,她直截了当地表示,中国不是冷战时期的苏联,美国不能再用过去的套路去赢得竞争。对于这点,我们其实早有耳闻。但令人咋舌的是,她承认了中国军力快速发展以及带来的巨大压力。看吧,连美国自己的高官都不得不承认,中国已经不是那个曾经可以轻视的对手了。
希克斯强调,美国并没有打算胁迫或对抗中国,这种说法与美国长期以来的强硬立场形成了鲜明对比。她提到,美国希望通过实力来维持和平,实际上这是在变相承认中国军队的强大。美国选择“以实力促成和平”,这听上去固然冠冕堂皇,但背后隐藏的焦虑和不安却昭然若揭。
对于如何应对如此强大的中国,希克斯列出了四个所谓的“教训”。首先,是要聚焦最高优先事项,紧跟中国军事现代化的步伐,这显示了美国对中国动态调整战略的高度关注。其次,美国还要保证执行力,因为中国的工业产能让其能够迅速跟进任何新的军事技术。希克斯甚至提出要谨慎披露军事投资内容,生怕被中国赶上或超过。
第三个教训涉及充分利用美国的竞争优势,如其同盟体系和跨部门合作。然而,最耐人寻味的是第四个教训:保持对华威慑但避免不必要的挑衅。言外之意,美国不想惹事,但也不想在竞争中放弃地位。这种“骑墙”的态度,既反映了五角大楼面对中国崛起的不安,也显现出一种希望在激烈竞争中找到平衡点的挣扎。
不过,希克斯口中的这些“教训”听起来多少有点自欺欺人。美国确实在多个方面感受到了来自中国日益增长的压力,尤其是在一些关键技术和装备上。然而,如希克斯所言,美国并未深入反思过度依赖以往成功经验的问题。她的演讲中虽然承认了现实,却仍缺乏对新形势的全面接受。
从美军装备的“大换血”到中国在无人机和六代机领域的突破,美国实际面临的不仅是技术上的落伍,更是一种战略上的迷茫。美国副防长显然意识到了这种危机,所以才高呼“认清现实”。但是,要在战略层面彻底接受这一变化,对美国来说可能并不容易。
对于我们来说,这种意识到的“危机”其实是一个信号,我们已经从追赶者的角色逐渐转变为开创者。中国正走在一条前人未曾走过的道路上,这种创新的能力和速度是美国无法简单模仿或抑制的。倘若美国继续抱着冷战思维迟迟不肯放下,那它只会在新的国际博弈中显得更加无力。
在这个全球局势不断变化的时代,中美之间的竞争和对话将成为影响未来国际秩序的重要因素。诚然,经历了数年的贸易战、技术封锁和舆论战,中美关系已经到达了一个微妙的平衡点。美国高层意识到与中国的竞争不同于与苏联的冷战,然而从意识到现实到接受现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这段过程中,世界或许会看到更多的摩擦与调适。在我看来,任何国与国之间的竞争都不应只停留在军事硬实力的较量如果能从更加全面、开放的视角看待问题,彼此或许可以找到更多合作共赢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