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很多的烦恼,都是社交带来的。

人言可畏,居心叵测,暗箭难防,强人所难......但凡种种,都让人觉得脊背发凉。

可是我们又不得不与人交往,去讨一份生活,谋一个职位,无法彻底把自己孤立起来。

因而学会社交的方法,懂得圈子的取舍,很重要。

最舒服的关系,就是不计较,不解释,不强求。



01

不计较,算了。

三国时期,曹丕做魏国的太子,听说妻子郭女王的弟弟犯法,要被处置,就写信向官员鲍勋求情,希望网开一面。

但是鲍勋不理会,仍旧依法办事。

曹丕做了皇帝,马上找了一个借口,让鲍勋入狱。

廷尉高柔知道曹丕和鲍勋的过节,就不处置鲍勋,还带着一群大臣,为鲍勋求情。

曹丕派人把高柔监视起来,暗地里派人把鲍勋斩杀。

后来,历史学家评价这件事:“鲍勋秉正无亏,而皆不免其身,惜哉。”

作为皇帝,连一个刚正的人都容不下,还有什么前程呢?

从远处看,曹魏政权垮塌,也就不奇怪了。

好的帝王,一定是胸怀天下,而不是计较个人恩怨,更不会冤冤相报。

我们作为普通人,不是帝王,但是不能没有胸怀,总是和人较劲,害人害己。

正如学者周国平说的:“人生许多痛苦的原因,在于盲目地较劲。”

计较的东西太多了,你就是把什么都请到了胸怀里。你的心会很累,你的胸怀会很逼仄。

胸怀就像一个杯子,就那么大。里面的仇恨多了,友谊就少了;冰雪多了,春风就少了;抱怨多了,快乐就少了。

学会不计较,说一句“算了”。恩怨全消,与人的关系,立马重新开始。

公交车上,有人踩了你的脚,他说“对不起”,你说“算了,没关系”,那就可以彼此笑一笑,可以愉快地聊起来,不熟的人,也可能变成人脉。

在家里,兄弟摔坏了你的东西,你说“算了”,也体现了血脉之情。已经坏的东西,不会因为你骂人,就变好,于事无补,不如舍去。

一句“算了”,就是让所有的小过错,都化为乌有。你的胸怀,顿时就变大了,把过节都腾出去了。此后再去待人,都是轻松的。



02

不解释,秒懂。

懂你的人,不要解释;不懂你的人,解释也没有用。

作家契科夫写了了一个小公务员。

在一次看剧的时候,小公务员打了一个喷嚏,把口水或者鼻涕,喷到坐在前排的将军身上了。

小公务员主动起身解释,又跑到将军的办公室去解释,还在将军上下班的路上,继续解释。

将军终于被激怒了,对小公务员呵斥——“滚出去。”

各种解释,看起来是礼貌,其实是对人的纠缠不清。

在单位上,我们会看到一些工作搞砸的同事。他们第一时间不是如何挽回工作局面,而是跑到上司办公室,解释自己如何把工作搞砸了,有什么客观理由。

上司是不会理解的,因为上司需要的是工作效果,而不是寻找客观因素。

上司还会生气,工作搞砸了,不挽回局面,怎么行?弱者为自己找借口,强者为自己承担责任。

在社交场合,有人反复解释,自己为什么今天不能喝酒。是开车来的,是身体不舒服,是家里的爱人交代了,是待会还有事情要办。

既然不喝酒,为什么要凑热闹呢?既然来了,找那么多理由,不喝酒,对吗?是惺惺作态吧?

聪明的人,端起碗吃饭,然后默默离开饭局,避免干扰他人的气氛。或者一开始,就拒绝了,免得露面。

在朋友圈里,你习惯给人点赞,但是某一天却没有点赞。你解释,那天手机没有电,网络不好。这不是多此一举?

点赞之交而已,你说那么多,还以为自己争重要。

一件小事,你也要去解释,只会让自己进入到“自证”的怪圈。

要知道,最有说服力的解释,就是积极行动,给了正面形象。其次,就是给人微笑,表示歉意。



03

不强求,随缘。

强扭的瓜不甜,强扭的夫妻不成。

《伊索寓言》中有一个故事。

一只狐狸和老鹰,变成了最好的朋友。

他们还相约,住在同一片林子里。

老鹰在树梢做窝,生儿育女;狐狸在树洞里,生儿育女。

有一天老鹰的儿女饿得咕咕叫,老鹰毫不犹豫,把狐狸的孩子抓来,变成了小老鹰的食物。

狐狸很生气,大声质问老鹰。

老鹰却不搭理。

是的,彼此本来就是天敌,为什么要做朋友呢?曾经是朋友,但是后来不是朋友了,还要回到从前吗?

不是一路人,就别强求了。是敌人的就做敌人,是对手的就做对手,是同伴就是同伴。到了某个路口,要分手就分手。

任何一种关系,随着自然规律而改变,千万别固执己见,认为可以把对方变成什么人。

强求敌人变成朋友,是很危险的。强求要分开的人,留下来,是一厢情愿的。

不管是爱情,还是友情,老乡,天下无不散的筵席。散开了,各自安好。



04

《菜根谭》中说:“拨开世上尘氛,胸中自无火炎冰兢;消却心中鄙吝,眼前时有月到风来。”

最舒服的关系,一定是自由自在的。就像两条铁轨,在某一个点会交叉,但很快又是各自走向远方。

让别人做别人,也让自己做自己。若有机会,一起喝一杯,一起工作;后来走散了,联系不联系,都随便。

不计较,算了,不必留过节。

不解释,秒懂,用心去体会。

不强求,随缘,聚散在风中。

往前走,还会遇见很多人,也会和很多人告别。

不负不欠,最好不过。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