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中国消费者协会针对舆论热议的民航选座额外收费问题发声:民航“加价选座”不应成为“行业惯例”。近期,一些航空公司在选座这一基本服务中引入加价机制,将靠窗、靠过道或前排等座位锁定,要求消费者支付额外费用,这一做法引起了消费者的不满和质疑。
中消协还建议相关主管部门主动作为,强化行业引导,规范经营行为。
航司“加价选座”的做法引人侧目。检讨这一“创收”之策,以更加人性化的管理服务赢得消费者的尊重和理解,成为航司面临的一道考题。
尽管航司拿出了遵循“行业惯例”的理由来回应外界的议论,但所谓“行业惯例”只是新出现的霸王条款——长期以来,“先到先得”是民航业约定俗成的选座规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行业惯例。正如中消协所言,“加价选座”限制了消费者的选择权,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违背了公平交易的原则。
航司与其与民争利,不如端正服务态度,让消费者拥有充足选择权和知情权。
航司擅自加价,有违服务伦理。一些航司打着“为了安全飞行”的旗号,把不加价选座的范围一再压缩,悖离了事实,制造了障碍,对消费者很不友好。若真有“安全飞行”的考量,何以过去没有落实,且从未因此而带来不利因素?对此,航司不仅需要拿出充足的依据加以说明,也需要解释一下安全和价格的“玄妙”关系。
近期乘飞机出行的多知道,尽管在线上选座受限,甚至变得“困难”,但上得飞机还是发现,一些线上被“锁定”的座位,并没有真的“锁定”。此前媒体报道过,多位乘客反映,其值机某航班时大量座位被锁,但登机后发现机上很多空位。这就尴尬了。
按照通俗的标准,飞机上存在“好座位”和“一般座位”。但这种区分不是以金钱为标准的,而是关乎人们的体验。在咖啡馆也一样。
但若是咖啡馆也推行“加价选座”,人们会惯这种行为吗?
当然,咖啡馆和飞机不一样。但航司以特定消费语境逼迫消费者就范,看上去很有底气,其实有点不厚道。
正是考虑到航司具有“议价权”和优势地位,中消协指出,此种加价行为如果不受遏制,将影响整个消费市场的风气,其他商品或服务在一定条件下都有可能在定价之外另行区分情况加价销售,从而真的演变成“行业惯例”,侵蚀市场秩序,损害消费者权益。
确实,航司如果强行这么做,消费者很难博弈。这就需要监管部门出手,针对此种乱象加强监管,叫停看似是市场行为实则违背市场契约精神的做法,为消费者撑腰。
航司想提高利润率的想法没错,但“取之有道”不妨了解一下。总之,别任性。
现代快报/现代+首席评论员 戴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