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南一片区小七灶港多座桥梁设计方案经上海规划资源公众号对外公布。
我们提前来欣赏下未来南一片区的美丽景象!
基地位于上海迪士尼乐园南侧的国际旅游度假区南一片区,交通区位优越,东部是浦东综合交通枢纽,是上海两大国际枢纽之一;西侧是上海张江科学城,北侧是国际旅游度假区核心区。
小七灶港沿线共有六座桥梁,均位于规划道路红线内,现状为土地储备用地。其中六奉公路为已建道路;鹿沙路、鹿港路、鹿涂路、鹿灶路、星港路拟于近期建设。设计以鹿沙路、鹿港路两座桥梁做重点设计,其他四座为风貌引导。
以下为入围的四个设计方案
设计理念
设计方案的概念源自于涟漪与浮晖的交织曲线,通过“层叠”和“褶皱”,营造集“松弛感”“全龄化”“娱乐性”“轻出行”于一身的室外公共生活空间体系,构建活力、艺术的城市基础设施。
方案亮点
1.慢生活的松弛感——方案与周围环境共生,将地面慢行步道延续至桥的两侧,形成连续的地景,为居民和游客提供拾级而上的休憩空间,体验水波的流动与光影的变化;
2.全龄化的微公园——设计与自然要素协同,构建轻巧和优雅的情境。强调轻盈感,仿佛桥体在水面漂浮,同时结合绿化植被、平缓坡度和慢行系统,创设全龄共享“小微公园”;
3.多意境的娱乐性——结合迪士尼外溢效应,利用桥梁侧翼打造人与自然互动的“阶梯舞台”,人们在这里驻足停留、游玩打卡、观览游船、欣赏表演,实现多意境的娱乐属性;
4.多趣味的轻出行——桥梁集车行、步行、骑行、滑板等出行方式于一体,催生有趣的低碳“轻出行”,实现低碳交通、低碳景观体验和低碳生活方式。
设计构思
总平面图
效果展示
专家点评
在此方案中,桥梁的结构设计不仅支撑了桥梁本身,更通过“层叠”和“褶皱”的巧妙运用,与“松弛感”“全龄化”“娱乐性”“轻出行”等功能空间完美融合,强化了结构构件与功能空间的关系,使得整个设计既稳固又富有创意。
专家认为该方案较为平实、简洁与易实施。设计中没有过多的繁复元素,而是注重空间的合理化利用,通过连续的地景、轻盈的桥体、多意境的娱乐设施和多元化的出行方式,打造了一个既实用又富有艺术感的室外公共生活空间。这样的设计不仅易于实施,更能够为广大居民和游客带来舒适、愉悦的体验。
设计理念
整体规划设计概念以“奇幻河谷”为主题。
奇翼桥以未来科技作为桥梁设计主题,融合了先进的机械工程与艺术美感。桥梁的核心采用了可开合的机械结构,结合智能控制系统,实现了桥体在不同功能状态下的平稳切换。
幻波桥以海洋奇缘作为桥梁设计主题,融合了海浪及贝壳等流线型海洋元素。设计将人行道做抬升处理,纽带横向贯通双侧人行步道,减少人车冲突,促进路网功能合理布局。
总平面图
效果展示
设计理念
神秘的弧线似乎有让人放松的魔法。方案将主观感受和客观逻辑结合在一起,打造了七灶港上的欢颜之桥。
仅20多米跨度的桥梁主体,中部的结构没有过多的处理,两侧的步行区域,也是桥梁迎接河流的地方,方案着力打造了不同的体验。人行道在河中心形成弧线,行人由此经过,可以远远的视线相遇,也可以与河面上的游人来一场欢呼致意。桥上结构高高升起,整体向内侧倾斜,以悬索拉结人行道,平衡了悬挑的外倾力。在艺术表现上,提取了中国传统的建筑元素,让桥梁更显轻盈,也有着独特的东方韵味,一同营造东方乐城。
设计希望小七灶港之上的桥梁成为交流发生的场所、笑容欢聚的地方。已有广厦千万间,更需流上聚欢颜。
总平面图
效果展示
设计理念
合一(鹿港路桥)
桥梁以一个拱壳结构,为桥上桥下互通创造条件,功能上丰富桥梁游览路径,景观上构建桥梁建筑空间形态,半围合结构促进沉浸式体验,非对称结构更强调桥梁均衡性,营造空间的不确定性,在探索空间的同时,桥梁成为情绪价值的触发器。
泛影(鹿沙路桥)
桥梁利用侧分带设置两组空间曲杆组,整体上为连续的曲壳形态,曲杆持续的、动态的、重复的强化了卷和舒的走势和演变,内外两层对人行空间形成包裹,桥面上不断强化光影的叠加,演绎着装饰空间的节奏,呈现桥梁景观带给人的活力和趣味性。
总平面图
效果展示
来源:上海规划资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