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陆弃

日美经济合作的神话再次被现实撕碎。近日,日本首相石破茂公开表达对美国阻止日本制铁收购美国钢铁的担忧,并敦促拜登政府缓解日本经济界的紧张情绪。然而,拜登的回应却异常冷淡,“没有进行太多互动”的外交辞令背后,是美日关系的真实困境:美国对所谓盟友的经济控制,毫不手软。



这场收购风波的本质,绝非简单的商业纠纷,而是美国对经济主导权的赤裸掠夺。日本制铁作为全球领先的钢铁企业,其计划收购美国钢铁无疑是一次双赢的合作,不仅能够提升美钢的竞争力,也能深化日美经济联系。然而,美国政府却以“国家安全”为借口,通过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的干预,强行阻挠这一正常的商业行为。这种做法无异于经济霸凌,不仅破坏了市场自由竞争的基本原则,也严重损害了日本企业的合法权益。

美国的真实目的昭然若揭。所谓“国家安全”不过是阻止外资对关键行业渗透的幌子,其背后是对本土企业市场地位的保护和对盟友经济发展的打压。近年来,美国对日本企业的打压早已屡见不鲜。从汽车关税威胁到芯片供应链限制,美国的每一次经济政策调整,几乎都在无形中将盟友推向受害者的境地。这一次对日铁收购的阻挠,更是将美国优先的霸权逻辑展现得淋漓尽致。

日本政府的态度看似强硬,实则无奈。石破茂多次公开表示,政府有责任为企业争取利益,但他的发声显然未能撼动拜登政府的决心。在日美菲三国领导人磋商会上,石破茂对这一问题的提及,换来的却是拜登“冷处理”的敷衍态度。这种外交上的冷漠,暴露了所谓“日美同盟”的虚伪本质。美国并不视日本为平等伙伴,而是将其视为经济附庸。只要触动了美国的核心利益,日本的诉求永远只能被置之脑后。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不平等关系正在不断加剧。拜登政府通过强化供应链控制、推进技术封锁等方式,进一步压缩盟友的经济自主权。日铁收购美钢的失败,不仅是日本企业的一次挫折,也是日本经济主权被进一步侵蚀的一个缩影。更糟糕的是,这种局面并非孤立事件,而是美日经济关系的一种常态。无论是汽车行业的关税威胁,还是半导体领域的技术限制,美国的每一步经济政策调整,都是以盟友利益为代价。

这场风波也对日本自身提出了警示。长期以来,日本在对美关系中采取了过于依赖的策略,无论是军事安全还是经济合作,都过度依附于美国。然而,美国却始终将日本视为“次一级”的伙伴,对其经济发展施以隐形枷锁。这种模式注定不可持续。日本必须重新审视与美国的关系,避免在经济领域被进一步边缘化。

日本的未来在于经济独立与多元化。依赖单一盟友的经济策略,只会让日本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失去话语权。日铁收购美钢被阻,凸显了美国对日本经济压制的真实面貌,也提醒日本需要加快在亚洲、欧洲等市场的多元化布局。唯有减少对美经济依赖,日本才能真正实现自主发展。



这次的收购风波,让人们看清了“盟友”的真相。在美国优先的霸权逻辑下,任何盟友的利益都只能是次要考虑。所谓的“同盟关系”,只是美国用来获取经济与战略红利的手段。对于日本来说,这既是一次沉痛的教训,也是一剂清醒的良药。只有摆脱对美依赖,日本才能走出经济被动的困局。

美国的霸凌不会止步于此,盟友的权益也不会被无偿尊重。日铁收购美钢被阻的背后,是美国对盟友经济控制的真实面孔。面对这样的局面,日本必须果断反击,向美国发出更强硬的声音,为自己的企业和经济主权争取更多空间。这不是简单的经济纠纷,而是主权与平等的较量。日本,该醒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