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维立

桥下空间曾是被遗忘的城市“灰色”空间,但在城市空间资源愈发稀缺的今天,如何让存量桥下空间转变为可供公共服务提质优化的增量空间,日渐引起关注。

今年北京两会期间,来自民建界别的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希肯国际文化集团董事长安庭关注的话题是如何让桥下空间转变为“公共活力空间”。安庭委员建议,桥下空间应致力于多功能设计与开发,结合当地文化特色,引入艺术装置、展览空间,实现休闲、文化、绿化、商业等功能,鼓励社区公众积极参与,确保利用与需求对接。

近年来,北京印发《桥下空间整治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及配套文件《北京市桥下空间管理办法(试行)》《北京市桥下空间建设和使用技术导则(试行)》等,持续开展桥下空间整治提升工作。2024年,北京先行开展交通、保障、景观等类别的桥下空间示范工程,涉及16座桥系,并结合日常运维,对33座桥系的桥下空间开展平整地面、拆除护栏、补齐安防设施等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与此同时,不少活化利用桥下空间的优秀案例也涌现出来,一个个“小而美”的场景,受到了市民的喜爱和点赞。比如,西城区天宁寺桥下被改造成兼具运动场与儿童乐园功能的休闲场地,场地被划分为儿童游乐区、综合运动区和配套服务区,为市民生活增添了多彩空间。又如,顺义区俸伯桥下利用多级大台阶设置木坐凳,新增健身器材,绘制了“小海洋馆”“小动物”等3D彩绘图案,成为市民休闲、打卡的新去处。

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全市高速、环线、轨道、管架桥梁有2万多座,主要环路桥下可用空间近40万平方米。在加快推进桥下空间整治提升步伐的同时,如何增强利用质效,提高群众满意度,成为城市建设新常态下的一项重要课题。

在既往的实践中,桥下空间往往变身为“绿心”、停车场、健身场所等有限几项,这些当然都是不错的选择,但不应仅限于此。安庭委员的上述建议,为进一步拓展桥下空间利用路径提供了有益思路。概言之,桥下空间整治提升,不仅要变乱为治,还需向美而行,拓展更多功能,使其“金边银角”的成色更足。

每座桥的历史和文化积淀不同,桥下空间、周边人群状况各异,这就要求桥下空间整治提升不能千篇一律,而要因地制宜、因桥施策,在彰显特色上下功夫,深挖桥下空间潜能,推动桥下空间集约利用。

推进桥下空间整治提升工作,不仅需要城市管理者、建设者做出不懈努力,还需坚持以人为本,用好群众路线这个法宝。应积极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问计问需问效,主动听取居民群体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吸纳民意、汇集民智,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寻求最佳设计方案,确保桥下空间利用与需求对接,发挥最大效益。

正所谓“三分建设,七分管理”,桥下空间整治,不仅要整得好,更要治得好,为此必须在“常”“长”二字上下功夫。一方面,应完善桥下空间管理规定,健全桥下空间设施养护、管理、监管制度,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另一方面,应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充分发挥志愿者、热心市民的积极作用,合力维护桥下空间的安全与秩序。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有关部门单位应坚持“干字当头”,持续创造性开展工作,扎实推进桥下空间整治提升,凝心聚力打造“金边银角”,不断为城市发展赋能添彩,让市民生活更有品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