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高考改革的浪潮中,地理学科的考查越来越注重综合性与创新性。陕晋青宁四省区2025年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演练地理试题中的第18题和第19题极具代表性,分别展现了理科实验探究与文科论述的特色,为高中地理教学与备考指明了方向。

一、试题特点剖析

(一)第18题实验探究题:科学思维与实践能力的深度融合



本题围绕土壤有效水展开,通过图表呈现土壤质地与有效水关系,并设置模拟实验情境。其显著特点是将地理知识与科学实验紧密结合,要求学生理解土壤质地(砂土、壤土、黏土)在保水性能上的差异,并能运用实验数据和原理进行分析推理。从土壤渗水实验步骤设计到结果分析得出有机质对土壤有效水影响的结论,全面考查学生的实验操作逻辑、变量控制意识以及数据解读能力,体现了地理学科对自然过程微观探究的重视,凸显理科思维在地理研究中的关键作用。

(二)第19题论述题:历史文化与地理环境的有机交织



以乌兰察布市古长城遗址位置变迁为背景,引入“气候变化决定长城位置变迁”的观点让学生反驳。这道题巧妙地将历史时期气候特征、农业生产方式与长城这一文化地理事物相联系,跨越历史、地理学科界限。学生需梳理不同朝代气候与长城位置关系,分析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动态边界,从多因素综合作用角度构建论述逻辑,强调地理现象背后人文与自然因素的复杂互动,突出文科综合分析与文字表达能力的考查。

二、高中生答题挑战洞察

(一)知识应用与实验设计能力短板

在第18题中,学生虽熟悉土壤质地基础知识,但面对实验步骤补充和结论推导常不知所措。一方面,对实验科学方法如变量控制(保证土壤样品体积相同、加入等量蒸馏水)掌握不牢,难以在实践情境中准确应用;另一方面,从渗水深度推断土壤有效水含量并得出有机质影响的结论,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和知识迁移能力,学生往往因缺乏对实验原理的深入理解而无法完成。

(二)跨学科综合分析与逻辑论证困境

对于第19题,学生在整合历史气候、农业、长城位置等信息时困难重重。首先,历史知识储备不足,难以准确把握不同朝代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业的具体影响;其次,在构建论述时,容易片面强调单一因素,忽略生产力水平等关键因素,导致逻辑链条断裂,无法清晰有力地反驳给定观点,体现出在跨学科综合分析和逻辑论证方面的薄弱性。

三、复习备考策略规划

(一)强化实验教学与地理实践

学校应增加地理实验课程比重,以土壤、水文、气象等常见地理要素实验为重点。教师指导学生设计并操作实验,如模拟不同土壤质地的渗水过程、制作小型生态系统观察物质循环等,培养学生实验技能与科学思维。同时,结合野外考察,让学生在自然环境中观察土壤剖面、植被根系与土壤水分关系等现象,增强知识的直观理解与实践应用能力,提升应对实验探究题的信心与能力。

(二)构建跨学科知识体系与思维训练

在日常教学中,地理教师应联合历史教师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如“古代文明与地理环境演变”。围绕长城、丝绸之路等案例,引导学生从地理环境影响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反作用于地理环境角度,梳理历史时期自然与人文要素的动态变化。

通过课堂讨论、论文写作等形式,锻炼学生综合分析与逻辑论证能力,使其能从多学科视角解读地理问题,适应新高考综合考查要求,在论述题中展现全面深入的思维素养。(作者:郑州四十七高中赵伟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