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为什么全世界只有我们在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新能源汽车真就比传统油车更出色吗?


答案显然并非如此。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油车各有千秋,单纯探讨谁更优,完全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这就好比夫妻讨论该生男孩还是女孩,即便男孩再好,可最终生出来的是女孩,那之前所有的讨论都变得毫无价值。所以,不存在哪种更好,只有哪种更适宜。


就拿我们国家来讲,对于普通家庭的用车需求,新能源汽车显然是最为合适的。从低廉的电价到随处可见的快速充电桩,从紧密相连的城市布局到政策的扶持,这些都是欧美等发达国家所欠缺的。在电费相对较高、油价较低的美国,想要推动新能源成为主流,难度极大。


而当我们的新能源汽车迈入成熟阶段,此时若舍弃油车的既有基础,转而发展电车,显然并非明智之选。那么,我们大力发展并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原因众多,但阿福认为,核心要点在于突破汽车经济发展的瓶颈。


伴随汽车产业的持续发展,从外观到内饰的国产化制造,我们能够改变的只是表面与配饰,其核心依然沿袭着发达国家走过的老路,就连国产汽车发动机,也不过是复刻组装而已。并且,汽车相关的专利几乎都掌握在国外,车企每年都需支付巨额的专利费用,制造成本也因此被抬高。而车企的经济发展在近 20 年的高速增长后,近乎走到尽头。


汽车并不是高频消费品,普通家庭购置的汽车往往能开上十多二十年,这还是在当初有强制报废规定的情况下。随着越来越多有购买能力的家庭购入汽车,汽车销量进入下行阶段,直至分期购车模式的出现,汽车作为家庭必需品,早已与婚姻和面子紧密相连,分期购车使得一部分有购车意愿但资金不足的人得以实现购车梦想,于是汽车销量扭转,开始上扬。


然而好景不长,汽车市场再度出现饱和状态。有钱人自不必说,家中多辆车已成常态,那些稍有积蓄且有购车意向的人也借助分期购入了车辆,再加上庞大的二手车群体对强制报废制度的不满,在取消汽车强制报废后,车企的经济再次陷入瓶颈。搞分期,剩下那些买不起车的人还是买不起,而能买得起的车企又等不及他们报废旧车。


于是,如何让更多人买得起车以及提升置换率,成为车企经济发展必须解决的难题。传统油车成本居高不下,除了制造环节的成本,还有高昂的专利成本。降低制造成本可行,但降得太狠,问题便会层出不穷,看看曾经风光无限的众泰,就知晓结局如何。那搞微型车呢?可这也只是在原本成本就不高的地方压缩成本,实际意义不大。


若要真正解决成本问题,去除发动机成本即可。于是,多种可替代发动机的方案应运而生,而更契合我们实际情况的方案便是电能。开篇也提及,电资源我们不缺,而且价格低廉。于是,新能源汽车应运而生。


新能源汽车取代传统油车,不仅能大幅降低成本,还无需支付高额专利成本,成本大幅降低,新能源汽车的售价自然也会显著下降,再加上分期模式,能让更多原本买不起车的人拥有属于自己的汽车。而且,新能源汽车作为新时代的产物,也提升了原本油车车主的换代意愿。


并且,重要的是,电池会衰减,无法像发动机那样,只要保养得当就能使用数十年。既然会衰减,就需要更换。而电池作为主要成本大头,既满足了消费者买车能开一辈子的需求,也满足了车企希望消费者不断更新换代的需求,反正不换车只换电池就行。而且我们还能将新能源汽车大量出口到欧洲等国家,随着电力线路铺设的国家越来越多,用电成本大幅降低后,新能源汽车在这些国家的市场也将更具竞争力,在汽车出口贸易上实现弯道超车,赢得油车市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