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茉莉
来源产地
为马鞭草科檀物臭茉莉的根与叶。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野生或栽培于庭园。分布安徽、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台湾等地。别名臭矢茉莉录,蜻蜓叶、老虎草、小将军、大髻婆、过墙风、冬地梅。
性味功效
《全国中草药汇编》
苦,平。祛风利湿,化痰止咳,活血消肿。根:风湿性关节炎,脚气水肿,白带,支气管炎。叶:外用治湿疹,皮肤搔痒
《中药大辞典》
味微苦,性平。祛风除湿,活血消肿。治风湿骨痛,脚气水肿,痔疮脱肛,痒疹疥疮,慢性骨髓炎。
《中华本草》
苦;辛;温。祛风湿;强盘骨;活血消肿。主风温痹痛;脚气水肿;跌打扭伤;血瘀肿痛;痔疮脱肛;治慢性骨髓炎
【归经】
心;脾;肾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或入丸。外用:适量,煎水洗;或取根皮捣敷。
【运用】
①治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瘫痪,脚气水肿:
臭茉莉干根一至二两。煎水服。
②治风湿骨瘤,脚气水肿,白带,高血压,支气管炎:
臭茉莉根。叶五钱至一两。水煎服。
③理脚气,治脚痛:
臭茉莉根炖鸡食。服二、三次。
④治痔疮,脱肛:
臭茉莉干根适量。煎水坐浴。
⑤治皮肤瘙痒,疥疮疤疹:
臭茉莉鲜叶适量。煎水洗患处。
⑥治慢性骨髓炎:
冬地梅根一两,艾头五钱。煎汤炖瘦肉服,每日一剂。另用大蓟根二份,生姜一份,捣烂外敷局部,早晚各一次。症状缓解后用小号紫珠根一两,金银花头五钱。煎汤炖瘦肉服,连服二至三剂以巩固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