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中国人骗中国人只在妙瓦底?
最近,一线城市的商业街、二三线城市的步行街,甚至小县城的菜市场旁,都疯狂长满了“俄罗斯商品馆”。
它们有的直接空地上支个大棚就开张了,配上“战斗民族”的标语,确实硬核得毫无违和感。
但仔细一逛,却发现这根本不是“俄罗斯商品馆”,更像是“智商税收割馆”:你以为遇到的是正宗俄罗斯好物,实际上却可能是隐藏颇深的套路。
△来源:小红书@独行侠 熊二
无论是路边的大棚,还是商场里的豪装店,这些俄罗斯商品馆的装修风格可以说“高度克隆”:
门面几乎都有“俄罗斯蓝熊”,不论是画在招牌里、墙面上,还是立在门口的大型雕塑,这个“巨熊”吉祥物都在亲切地挥舞着熊掌欢迎路人(韭菜,bushi)进店。
△来源:小红书@瑞艺展柜定制厂家
有些店还会搭配俄罗斯传统套娃,五颜六色的套娃装饰把商品馆的异域风情再推上一个台阶,让你坚信:“这里很俄罗斯!”
△来源:小红书@一代酱
走进商品馆,墙上都会挂着带有俄罗斯国旗元素的海报,再配上国人皆懂的“乌拉!哈拉少!”标语,战斗民族的口号看得人热血沸腾。
更有商家为了增强“真实度”,请来了“真人氛围组”。走进店里,就会有深邃五官+腿长一米八的俄罗斯小哥,和金发蓝眼的“俄罗斯小姐姐”一脸甜笑向你热情推荐和他们一样“甜”的蜂蜜,搁谁听了不迷糊。
△来源:小红书@swan
馆内卖的东西品类齐全,吃的喝的、生活用品基本都有,你甚至还能在网上搜到专门的购买攻略。
△来源:小红书@荷小君
这些商品也非常符合国人对俄罗斯商品的一些“刻板印象”。
先不管味道如何,货柜配色就非常“俄罗斯”。大面积的鲜艳色彩,画风朴实不加修饰,包装袋上还都少不了经典的套娃图案。整个一眼过去,就让人觉得:好夺目,好炫彩。
△来源:小红书@七九饱啦
包装上印的商品名字也是非常“俄式”:克拉科夫肠,喀秋莎牛筋肠,鲁布佐夫羊奶粉,拉迈尔牌三明治饼干……卷着舌头念完商品名时就已经能脑补出伏特加伴着红场大雪的画面。
来源:小红书@竹笛江
这些商品的分量也有点让人怀疑人生,主打一种便宜大碗巨实惠的感觉。
比脑袋还大的大列巴稳居主打地位。有网友调侃,这种面包设计的初衷大概是为了“末日生存”:“丧尸攻城了不用怕,拿几个大列巴就能撑过一个冬天。”
△来源:小红书@爆一丝
除了大列巴,还有个重量级选手就是香肠。几冰柜香肠一个个小臂那么粗,有序铺开得像“红肠阅兵”,散发出醇厚的“肉感”。
△来源:公众号@小声比比
但这些俄罗斯商品的味道,基本上就是各花入各眼了。
一些尝过巨型大列巴的人说:“硬到可以砸核桃,但酸得很独特。”还有人补充:“咬下去就理解了俄罗斯为什么是苦寒之地。”不过这么大一个也就十几二十块,又能吃又能当板砖防身,酸掉牙我都夸它发酵得好!
△来源:小红书@欧阳林学士
香肠,主打烟熏味。有人觉得:“一股子烟熏味,腻到怀疑人生,甚至没有家门口的红肠好吃。”口味还齁咸。
对巧克力、饼干和甜品的评价倒是比较统一,两个字——齁甜。
巧克力威化饼干甜到牙疼、炼乳拉丝饼又硬又甜、紫皮糖一股工业糖精的味道……低血糖的朋友可以试试,指不定吃一口就能血糖暴涨得踢正步到北京。
△来源:小红书@樱桃小丸子
如果你以为这些商品都真的来自俄罗斯,那可能要失望了。最近,一段俄罗斯小姐姐的吐槽视频火了——她在视频里无情揭露:“我们国家根本没有这些商品,甚至连品牌都没听说过!”
她细数这些商品的问题:包装做得很“俄”,但并不是俄罗斯品牌;很多所谓的正宗蜂蜜、大列巴在俄罗斯本土根本买不到,更别提那些口味奇怪的“俄式香肠”。
果然,“洋货”造假还得洋人打。
△来源:抖音@小安在中国
不少消费者也发现了,这些所谓的“俄罗斯商品”,拿回家仔细一看,产地怎么大都来自中国各地呢?
△来源:小红书@AMQ
香肠可能来自黑龙江绥芬河,也可能来自河北沧州,甚至是浙江金华。还有产自福建的果汁软糖,产自广东的牛筋肠.......产地一路向南,越看心越凉。
△来源:公众号@小声比比
其实找找相关资料,就知道这些东西根本没办法进口了。
正宗俄罗斯香肠???满洲里海关告诉你:绝对不可能!
△来源:满洲里海关
大列巴,那是更没可能进口了。
正宗从俄罗斯进口来的大列巴,保质期撑死了也就一周。如果像这些商品馆标的动辄保质期几个月,里面的细菌直接可以四世同堂了。
连那些俄罗斯的靓男俊女,都可能只是店家花钱雇的“俄罗斯族演员”,只会几句简单的俄语台词,兼职一天结账走人。
“洋货造假店”遍地开花背后,其实是一场“低成本+高利润”的商业魔术秀。
一个被商家频频利用的点,就是“汇率优惠”。很多人会被商品馆里的宣传标语吸引,比如“俄罗斯原装进口,因汇率降低让利消费者”。听起来好像真的很划算,但事实并不如人们想象。
实际上,这些商品的生产、包装和物流全都在国内完成,“汇率优惠”不过是个噱头,因为这些商品根本没出过国门,只是商家们给它们贴上了“俄罗斯”标签,制造一种“海外直采”的稀缺感,就成了“进口商品”,哄抬价格。
当然,在店里也能找到点正经的俄货。40块一瓶的酱油,80块的速溶咖啡,200块的切菜板……
怪不得加盟商能说最快三个月回本,利润50%了。原来是国内产的当俄货卖,正经俄货翻个三四倍卖。
其实,这种低成本高售价的操作能够成功,离不开消费者的心理驱动。尤其是“俄罗斯”这样的关键词,在国内消费者心中自带“纯天然”、“无添加”的滤镜。
最终,你会发现,走进俄罗斯商品馆,商品都是“俄罗斯娜娜”,消费者买下的更多是“进口情怀”和“文化滤镜”,甚至“中俄友好”国际情谊。
不管是不是俄乌冲突导致的汇率暴跌,我们的心愿都是世界和平,毕竟没人真的想把大列巴当战时物资!
作者| 幺幺、壹壹
编辑| 幺幺、壹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