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为牙所困”,古代人同样如此。
有资料记载,研究人员在墨西哥距今4500年前的人体骨骸中找到假牙,这可能是人类最古老的牙齿修补术。
随着技术的进步,假牙的制造技术与材料也在进化。
今天,即使用上了3D打印技术,假牙的设计制作整体上仍停留在“手工作坊”阶段。
大量人工操作导致效率不高,水平参差不齐。
AI,将如何改变假牙行业?
观察假牙的千年进化史,有两个维度:
一条是材料,一条是技术。
有资料记载,研究人员在墨西哥距今4500年前的人体骨骸中找到假牙。
从形状上看,这些假牙可能是狼或豹子的牙齿。
这便是人类最原始的制造假牙的方法——就地取材,简单磨制。
河马牙、象牙、牛牙等动物牙齿都曾用来制作假牙,也有用黄金等金属来制作假牙的。
一副200年前的假牙,由河马牙和黄金制成
这两种方法各有缺点。
动物的牙齿磨制起来很费工夫,金属假牙与人体不相容。
于是,人们将目光投向了死人,甚至有不法之徒专门盗墓取牙。
战场上战死的士兵,也成为了重要的假牙来源。
1815年6月,拿破仑带领法国大军与反法同盟在滑铁卢决战,留下了成千上万的尸体,为假牙制作提供了大量相对 “优质” 的牙齿来源。
几万套“滑铁卢假牙”,整整服务了欧美一代镶假牙的人。
用死人的牙齿,实为无奈之举,也在倒逼假牙技术发展。
1839年,美国商人查尔斯·古德伊尔,发明了硫化技术,让橡胶成为真正实用的工业产品。
随后,硬橡胶成为了一种价格便宜、加工简单的假牙材料。
陶瓷很早就用于制作假牙,但因为强度不高易脆而未普及。
1960年,烤瓷熔附金属工艺(PFM)诞生,它克服了单纯瓷材料本身强度不足的缺点,兼有瓷的美观与金属的强度等优点。
紧接着,更为先进的全瓷牙也被制造出来,除了具有高强度、高密度等优点,色泽更加自然,更接近真牙。
材料升级,第二代的制作方法——印模也出现了。
具体来说,先用印模材料制取口腔组织的阴模,再将石膏等模型材料灌注到印模中,形成口腔硬组织的阳模,最后根据模型制作假牙。
假牙印模
因为模型能够准确地反映患者口腔内的牙齿、牙槽嵴等形态,制作出来的假牙更贴合,患者也更舒服。
今天,如果你去种牙,医生可能会用口腔扫描仪直接扫描,生成精确的数字模型,然后再交由3D打印机直接打印。
这便是人类制作假牙的第三代方法,扫描仪+3D打印。
相对于印模,扫描仪+3D打印的步骤更简单,速度也更快。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说假牙的设计制造整体上仍停留“手工作坊”阶段?
其一,3D打印技术并没有全面普及,现在主流的仍然是切削打磨工艺。
以全瓷牙为例,可分为几步:
第一步,根据印模模型,设计出全瓷牙的外形和内部结构。
第二步,使用切割设备将瓷块切割成大致的牙齿形状,作为全瓷牙的坯体。
第三步,将坯体放入高温烤瓷炉中进行烧结,制成全瓷牙。
第四步,堆瓷、上色、打磨、抛光,使全瓷牙的表面光滑、亮泽。
制作活动假牙
制作一颗全瓷牙,与制作一个瓷器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打磨、堆瓷、打磨等工序都是专业技师纯手工操作。
其二,3D打印技术仍然要人工参与。
3D打印技术是一种增材制造技术,通过一层一层地堆积材料,像堆积木一样最终形成假牙。
这个过程自动化程度高,基本不需要人工。
但是,3D打印使用的数字模型,需要人工参与设计。
具体来说,用口腔扫描仪扫描患者的口腔,相当于拍了一张高精度的“3D照片”,可以获取牙齿、牙龈、黏膜等组织的三维数字模型。
这个数字模型,只是制作假牙的基础。
医生还要进行诊断,再结合患者的口腔情况、咬合关系、美观需求等因素,对假牙进行优化设计,最终生成精确的数字模型,然后再交由3D打印机打印。
设计假牙
可以看到,无论是传统的切削打磨工艺,还是前沿的3D打印技术,仍然需要人工。
大量人工操作的存在,带来两个问题:效率不高,水平参差不齐。
还是以设计环节为例,技术人员既要根据患者的口腔剩余牙齿的健康状况、牙槽骨的吸收情况等来确定义齿的固位方式,又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减少过敏等不良反应,还要根据患者的肤色、年龄、性别、面部轮廓等因素,设计颜色与外形,让假牙看起来更加自然美观。
这要求设计人员不仅拥有深厚的口腔医学、美学、材料学等知识,还要有丰富的设计经验。
在全球范围内,优秀的假牙设计师普遍稀缺,供不应求。
这也导致假牙的设计效率不高,水平参差不齐,人为误差可能导致返工,进而影响治疗效果。
其实,假牙的诊断、制作环节,都面临类似的情况。
去年2月,贵州广播电视台报道,一位老年患者花了9000元安装假牙,一戴就掉,换了10多副假牙也没有解决问题。
去年12月,央视新闻曝光口腔治疗机构乱象,不少口腔诊所的医生资质、执业信息,均与对外宣称的事实不符。
要想根治这一乱象,仅靠加强监管是不够的。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口腔健康意识的增强以及老龄化的加剧,人们对口腔治疗的需求急速增长。
数据显示,仅2019年到2022年三年之间,我国的口腔治疗机构就增长了60%。
口腔治疗机构大幅增长,但优秀医生、设计师依然稀缺,这是口腔治疗乱象的重要原因。
诚然,加强监管可以规范口腔治疗机构合规经营。
要想满足患者的就医需求,必须增加优质医疗资源供给。
如何增加口腔医疗资源供给?
直觉告诉我们,采用人海战术,大量培养优秀的医生、设计师。
须知,一名优秀口腔医生培养的年限在5到10年,算上工作经验还要再加5年,短时间内很难起效,成本也很高。
那就只剩下一条路,通过技术革新提高行业的效率与水平。
复盘假牙的诊断、设计、制作流程,在制作环节,3D打印技术已经让制作高度自动化。
革新诊断、设计环节,成为提高行业效率的关键痛点。
最近,正解局在南京一线调研企业中,看到了中国创新企业带来的解决方案。
位于南京紫金山科技城的南京笑领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数智化公司,正在推动口腔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型。
正如看病要先化验再诊断一样,牙齿的诊断、设计也需要数据支撑。
笑领科技开发了国内首套智能面弓,也是全球首个正向采集的电子面弓。
智能面弓采集、分析数据
与普通的口腔扫描仪相比,智能面弓通过计算机视觉,正向采集患者下颌运动的视频信息,通过AI算法对图像进行解算,更加精准地还原患者的面部状态。
CT版智能面弓能够结合口扫、面扫和CT数据,进行多模态数据融合。
效率也大为提升,与其他产品相比,采集时间从两个小时缩短到20分钟。
笑领科技智能面弓获取从静态到动态、从口腔到面部的全方位数据,为后续诊断、设计提供更完整的数据支撑。
在随后的诊断、设计环节,笑领科技开发AI技术,将专家的经验数字化,赋能医生与设计师。
在诊断环节,笑领科技开发了AI辅助诊断系统,利用AI技术,通过大量的训练数据集,量化医生的治疗过程,总结形成一套具有医生经验的AI算法,帮助医生进行诊断。
在设计环节,笑领科技开发了AI辅助设计系统,辅助设计师进行设计。
AI辅助设计系统
以牙冠设计举例,依托前期采集的数据和诊断结果,AI辅助设计系统识别确定患者缺牙位置,在缺牙位置生成对应牙冠的三维模型。
经过大量训练后,AI设计的三维模型,可以直接输出到3D打印系统进行打印。
笑领科技构建“人工智能+3D打印+材料”为核心的解决方案,重塑了假牙的制作流程。
一方面,以AI技术驱动,突破了对手工操作的依赖,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另一方面,将专家经验数字化,提供标准化的诊疗方案,提高设计的标准化和精确度,让更多患者享受到专家级的治疗服务。
在调研中,笑领科技的创始人表示,这套解决方案还能赋能整个口腔行业,为其他口腔疾病提供智能诊断和预防建议,提高全民口腔健康水平。
目前,笑领科技已与北大口腔医院、上海交大九院、南医大口腔学院等国内顶尖的口腔院校达成了产学研合作。
笑领科技,正在推动口腔行业从手工作坊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型。
去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首提“人工智能+”行动。
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列为2025年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方向。
人工智能融合了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正在推动各个行业创新与变革。
在医疗行业,人工智能已经为疾病诊断、药物研发、医疗管理等各个环节赋能。
例如,腾讯觅影·数智医疗影像平台,依托强大的AI算力能力,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神经元数据模型,通过充分挖掘海量多模态医学影像原始像素和有效组学特征,学习和模拟影像医生的诊断思路,辅助用于多功能不同的疾病分析。
这套AI阅片系统,不仅能在8秒内完成AI影像加载及单并发AI结果分析,准确度及检出率也高于普通医生阅片。
整体仍处在“手工作坊”阶段的口腔行业,也为人工智能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数据显示,我国口腔服务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923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2610.7亿元,显示出行业强劲的发展势头。
预计未来几年,随着居民口腔健康意识的提升和消费升级,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
具体到细分领域,仅牙冠设计,全球一年有10亿颗牙需要人工设计,市场规模高达150亿美金。
AI赋能口腔行业,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