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群
2024年的春运从1月14日持续到2月22日,一共40天。据相关部门介绍,今年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达90亿人次。从出行结构看,自驾出行预计将达72亿人次,铁路、民航客运量有望分别突破5.1亿人次和9000万人次,均创历史新高。
“春运”这个词,单从表面看,不过是一种人口的穿梭,但它所承载的浓浓的乡愁和对传统文化的追溯,可能只有中国人才能理解。有人直言:春运是一张满载乡愁的路线图,再远的路也挡不住回家的脚步。
前不久,铁路12306手机客户端学生和务工人员预约购票服务先后上线,符合条件的旅客可通过专区预约购买2025年春运期间往返车票。曾经“一票难求”,如今“一键定制”,旅客出行便利的背后是整体运力的提升。从智能调度系统的广泛应用到5G网络的全面覆盖,从无人驾驶车辆的试运行到人工智能客服的普及,互联网这枝“春运绿叶”绝对功不可没。
科技的力量在春运的每一个角落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提高了运输效率,减少了拥堵和延误,更为旅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和舒适。今天,不断延伸的铁路轨道、飞机航线、高速公路,满载着人们对故乡和亲人的牵挂。春运既映照着国家前进的步伐、时代发展的脉动,也安顿着人们心中那份阖家团圆的乡愁。
人们对春运的观感,累积着改革的获得感。不间断的物流寄递服务,天南地北的货都能邮寄到家,旅客们的行囊越来越小,步履也越来越轻;坐飞机很方便,开私家车的多了,车厢人挤人的场景大为减少;列车上难闻的味道少了,厕所越来越干净舒适。曾经贴着“艰辛”“心酸”“受罪”标签的春运正在离我们远去,如今,标有“平安”“有序”“温馨”印记的“新春运”正在向我们走来。春运已经成为流动中国的最好刻画,也成了做好民生工程的检验场。祖国的强大,交通的变化,生活的幸福,让家离我们越来越近,曾经归途的辛酸如今变成了甜,乡愁不再遥不可及,而成了深扎在每个中国人心中的浪漫情怀。
今年春运期间,自驾出行预计将达72亿人次。这背后是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脱贫攻坚摘了“贫帽”,乡村振兴富了“口袋”,无论是外出打工,还是在外创业,很多人买上了小汽车,也就成为返乡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有车还有好路。纵横延伸的农村公路连接着城市与乡村,让回家路越来越近。在江苏,具备通达条件的行政村,双车道四级公路覆盖率达100%,90%以上的农村公路为优良路,基本实现乡乡都有美丽农村路。春运的变与不变、快慢之间,实际上是中国迅速发展的隐喻:让普通群众能够分享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红利。
每一年我们关注春运,不仅仅是关注一场从心到家的旅程,而是透过这个节点,更加深刻、细腻地感知国家的发展变化。春运里的中国,是一个幸福温馨的中国,也是一个活力四射的中国。让我们共同见证这个时代的变迁,感受“流动”的速度、发展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