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陆弃

特朗普再次刷新了世界对美国总统就职典礼的认知。这不仅仅是一个外交事件,更是一场复杂的国际博弈。特朗普不按常理出牌,广发邀请函,邀请世界各国外长前来出席,而不是往常那样让各国驻美大使代替。这一做法不仅让全球各国措手不及,也揭示了特朗普在外交上的独特风格——彻底颠覆、挑衅、甚至冷嘲热讽传统国际秩序。在这场“外交大Party”中,谁能理解特朗普背后的战略意图,谁就能在即将到来的“特朗普时代”中占得先机。



回顾历史,美国总统的就职典礼一向是极具仪式感的场合,但传统上,外国领导人并未被邀请出席。原因很简单,邀请外方领导人参加总统就职典礼本身就意味着一种特殊的外交姿态——你给足了他面子,他也会回报你的亲密。过去的美国总统并没有这方面的需求,典礼上出席的通常是各国驻美大使,形式简单、直接。然而,特朗普却选择了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广泛邀请外长出席。这不仅是一场简单的就职典礼,它成为了特朗普外交“手腕”的缩影,成为了全球政治力量博弈的新舞台。

在特朗普的邀请函上,有些国家迅速做出了回应。日本外相岩屋毅、印度外长苏杰生、澳大利亚女外长黄英贤等纷纷表态,表示将亲自前往华盛顿参加典礼。这些国家的外长们,代表着特朗普与美日、美印、美澳同盟的紧密关系。特朗普非常清楚,身为美国总统的“特殊魅力”不允许普通的外交互动,而是要让这场典礼成为对盟友的外交礼遇。在这些国家的外交辞令中,可以看出他们对特朗普的尊重和对这场外交活动的重视——“这体现了美国与这些国家坚定的同盟关系”。然而,问题就在于,虽然这些国家的外长们纷纷亲自赴会,但他们并未派遣最高领导人。这种做法,反映了一个鲜明的现实:各国对于特朗普的态度,仍存在谨慎和“局部友好”的区别。

特朗普与这些国家的关系本质上并非全无矛盾。美国长期以来与盟友之间的关系,往往表现出一种不对称性,特朗普曾在公开场合表现出对这些国家领导人的不屑。日本首相石破茂便是其中的一个例子。特朗普明确拒绝了石破茂的请求,原因是“没时间”。而与此同时,阿根廷总统米莱、匈牙利总理欧尔班、意大利总理梅洛尼等特朗普的“亲密朋友”却频繁访问特朗普的海湖庄园,享受与特朗普的私人接触与友谊。这种“亲疏有别”的外交格局,显现了特朗普独特的外交思维:与传统盟友的外交关系依然充满交易性和功利性,更多的亲密则留给那些在某些方面与他志同道合的国家和领导人。



此时,特朗普的外交算盘打得精妙绝伦。他知道,不是每个国家都愿意与美国过多“亲近”,更不愿在特朗普的“炫目光环”下被迫做出对自身不利的妥协。因此,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很多国家决定派出外长,表示一种外交上的体面和礼节,却避免让自己与特朗普过于亲密。各国外长的赴美,不仅是为了应付这场典礼,背后还将进行一系列的外交谈判和磋商。而这些谈判,远比一场就职典礼的重要性要高得多。

特朗普的外交手段,能够在这场“外交大Party”中拉近或疏远各国与美国的关系。他不仅邀请了最亲密的朋友,还巧妙地把一场总统就职典礼转化为国际外交的“战场”。这些国家的外长前来,不仅是为了给特朗普面子,也是为了和特朗普团队密切沟通,为即将上台的特朗普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尤其是在外贸、金融、军事等关键领域的立场和利益交换。无论是美日、美印、美澳,还是其他盟友与非盟友,都会在这次外交互动中,为自己争取更多的话语权和利益。

在这场外交“新游戏”中,特朗普不仅以一场就职典礼为舞台,打出了自己独特的外交牌。他知道,世界已经不再是过去那种冷战格局下的“强者如山”的国际秩序。相反,全球格局的重构使得各国都必须根据自己的利益和立场,灵活调整与美国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特朗普的“铁杆朋友”们,凭借着与他之间的特殊关系,能够在政策层面获得更多的倾斜与支持。



然而,这场就职典礼无论如何结束,它并非最终的外交冲突。这只是序幕,更为复杂、充满挑战的国际博弈,才刚刚开始。在特朗普的外交策略中,这种“出其不意”的手段无疑是他重要的优势。各国领导人都明白,面对特朗普,谁敢低估他在外交中的颠覆性思维,谁就有可能在接下来的竞争中处于被动。而这种思维,也可能会在未来的国际事务中,继续给全球政治带来不小的震动。

特朗普的外交战略,让世界看到了未来更加复杂、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局势。随着特朗普上台,全球政治的舞台将变得更加混乱与多变。特朗普将继续在这场国际外交“新游戏”中,以各种“不按常理出牌”的方式,推动美国在全球的利益扩张。而各国的外交部将成为外交博弈中的“前哨战”,这场局,谁将笑到最后,尚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特朗普将是最具话语权的人物之一。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