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一鸣(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编辑部主任);黄佳琪(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来源:《青年记者》2024年第12期
导 读:
本文基于《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的统计数据,分析了代表性新闻传播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教材出版及使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等基本情况,探讨了中国特色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未来走向。
一、引言
人才培养是中国高等教育永恒的话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1]新闻传播学作为对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支撑作用的11个重要学科之一,把握好时代发展大势、高等教育发展大势,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追求卓越的人才培养之路,是新时代赋予新闻传播教育的崇高使命。
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传播教育史专业委员会,是中国境内唯一一家专门研究新闻传播教育的学术团体,自2016年起,学会组织全国100余家新闻传播院校编撰了集学术性、政策性、资料性于一体的大型公共知识产品《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以下简称“年鉴”),每年定期出版,每卷约100万字,迄今已连续出版至第8卷。2020年,编委会对年鉴的编撰体例进行了优化,由原先22个章节的平行式结构调整为由10个篇章构成的矩阵式结构,其中“人才培养篇”涉及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国家一流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一流专业建设等版块,这些版块基本涵盖了中国特色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本文以此为基础,通过对近三年数据的梳理,锚定我国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若干核心问题,从中透视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未来走向。
二、培养方案:中国特色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行动指南
培养方案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行动指南,是指导教育教学各环节顺利实施的纲领性文件,集中体现了各院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纲举则目张,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直接决定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2018年1月,教育部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随后教育部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了《新闻传播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条件、质量管理与保障等作了明确规定。国家标准出台后,各大新闻传播院校结合自身条件和定位,对照标准要求对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是我国新闻传播领域学科专业建设水平较高的头部院校,年鉴对这两所院校新闻传播学类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计划)进行了调查①,本文选取部分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一)厚基础、宽口径、重融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培养方案分析
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中最核心的两大要素。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类专业修读指导计划指出其培养目标:“新闻学院实行新闻传播学科大类招生,旨在培养适应信息传播变革和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端、专业、融合、创新型新闻传播人才。在厚基础、宽口径、重融合的同时,本学科在本科人才培养上又区分出各有侧重的四个专业。”
其课程体系由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创新研究与实践、素质拓展与发展指导四大模块组成。第一,通识教育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基础技能、通识核心课、国际小学期全英文课、通识教育大讲堂系列公开讲座和经典历史著作阅读等六个小板块;第二,专业教育包括部类核心课、专业核心课(包括法学、社会学、社会工作、公共事业管理、国际政治、外交学、政治学与行政学、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和传播学等课程模块)、个性化选修课(包括法学类、社会学类、国际政治类和新闻传播类等课程模块);第三,创新研究与实践包括社会研究与创新训练、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专业实习、毕业论文等环节;第四,素质拓展与发展指导包括新生研讨课、大学体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国防教育、劳动教育、公共艺术教育和发展指导等内容。
(二)“2+X”多元发展: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培养方案分析
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含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传播学四个专业)“以主流化、数字化、国际化”为人才培养理念,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宽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掌握系统的新闻传播学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能够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分析新闻传播现象与问题,熟悉我国新闻传播政策法规,熟悉媒体运作机制与发展趋势,具有高远的职业理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全媒体时代要求,能够胜任现代传媒组织、新媒体企业、广告与公关公司、党政机关、社会机构等工作岗位的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新闻传播专门人才。
其课程体系由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培养课程、多元发展路径课程三大模块组成。所谓多元发展路径,即复旦大学采用“2+X”的培养模式,将四年制培养进程分成两个阶段,前两个学年修读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培养课程,后两个学年修读多元发展路径课程。多元发展包括专业进阶(含荣誉项目)、跨学科发展(含辅修学士学位项目)和创新创业等不同路径,要求在院系专业导师指导下选择一条发展路径,按路径要求修读课程。其中:(1)新闻传播学类各专业学生都要修读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和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三门必修课程;(2)专业进阶路径包括“新闻与视听传播”模块和“公共与商业传播”模块,要求在本专业进阶课程或荣誉课程中修读至少32学分,学分不足部分可在全校所有本科生课程中任意选修;(3)跨学科发展路径要求修满32学分,修读2个非本专业独立开设的学程。辅修学士学位路径要求至少修读本专业进阶课程16学分和1个外院系开设的辅修学士学位项目;(4)创新创业路径也要求修满32学分,要求修读1个非本专业独立开设的学程和1个创新创业学院开设的创新创业学程,学分不足部分可在全校所有本科生课程中任意选修。
中国人民大学和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培养方案有诸多共同点,一是院系培养方案的设计都被纳入学校整体的人才培养改革体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本科生培养方案隶属于“法政与社会学科大类”,由学校教务处统一编制,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则在学校统筹规划之下采取跨院系多元发展路径;二是全面贯彻“大类招生、大类培养”机制,打破院系壁垒和专业壁垒,充分赋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丰富学生多样化发展路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这两所院校学科交叉、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理念应当成为当前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改革的一条主线。
三、课程建设:中国特色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围绕课程建设,从2003年开始,教育部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十二五”期间,教育部在国家精品课的基础上又提出了“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规划;2019年以来,“一流课程建设”成为囊括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视频公开课等在内的国家工程。
2020年11月,教育部公布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共有5118门课程入选,其中新闻传播学入选85门;2023年4月,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出炉,5751门课程入选,其中新闻传播类课程120门。2020年开始,年鉴对新闻传播类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进行了统计调查,从课程分布、教学团队、课程内容等多个维度作了系统梳理②,本文择其要点加以分析。
(一)新闻传播类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高校分布情况
两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共认定205门新闻传播类课程,覆盖全国114所高校,从各高校入选课程数量来看,呈现出明显的“聚集效应”,中国传媒大学共入选23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遥遥领先;暨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位列其后;排名前十的高校共入选70门课程,占立项总数的34.1%,集中度较高;浙江传媒学院、山西传媒学院两家“双非”院校表现亮眼,表明传媒类地方高校举全校之力,发挥专业特色优势,仍能在强者林立的国家级赛道拔得头筹。
表1 新闻传播类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高校分布
(二)新闻传播类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地区分布情况
从地区分布来看,205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覆盖全国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不含港澳台地区),传媒业较发达或教育资源雄厚的地区入选课程数量较多,北京以49门一流课程高居榜首,广东、上海、湖北、浙江紧随其后,排名前十的地区入选课程占立项总数的74.6%。
表2 新闻传播类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地区分布
(三)新闻传播类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类型分布情况
从课程类别来看,在国家级五大“金课”中,新闻传播学入选课程数量最多的是“线下一流课程”,但从学科横向对比角度看,“社会实践一流课程”所占比例最高,显示出新闻传播学实践性、应用性突出的特点,详见表3。
表3 新闻传播类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类型分布
(四)新闻传播类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专业分布情况
从课程所属专业来看,在新闻传播学类10个本科专业中,入选课程数量呈现不均衡分布的特点,明显归属于新闻学的课程有68门,归属于广播电视学的课程63门,而开设院校较多的传播学、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入选课程仅为18门、22门、17门,编辑出版类课程仅3门,数字出版、国际新闻与传播、会展、时尚传播等专业无课程入选。
整体来看,作为提高我国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重大国家工程,新闻传播类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在顶层设计上兼顾了不同层次高校、不同地区、不同类别的规划布局情况,但一流课程向头部高校、优势地区聚集的趋势也十分明显。入选只是起点,持续建设、淘汰“水课”直至优化重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才是目标,正如有学者指出的,“现行的大学课程体系更像是一种政策妥协,而不是为了实现一系列共同认可的教学目标,经过深思熟虑得出的框架”[2]。只有牢固树立学生中心、目标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才能最终建成。
表4 新闻传播类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专业分布
四、教材建设:中国特色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材建设是育人育才的重要依托。建设什么样的教材体系,核心教材传授什么内容、倡导什么价值,体现国家意志,是国家事权。”[3]自1918年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徐宝璜、邵飘萍等编撰的第一批专业教材奠定了近代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经济社会和新闻传播事业发展,新闻传播专业教材建设步入黄金时代。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革命、全球舆论生态和传媒业剧变使得国家、社会、行业对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发生根本性变化,教材作为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载体,逐渐滞后于国家战略需要和新闻传播实践的发展。
2020年开始,年鉴编辑部面向全国新闻传播院校征集新闻传播类教材出版及使用数据,并组织专家对数据进行分析③,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至2022年间,我国共出版新版新闻传播学类教材142本。
(一)新闻传播学类教材出版情况
按专业领域划分,其中新闻学类教材27本,传播学类教材17本,广告学类教材10本,广播电视学类教材25本,编辑出版学类教材6本,网络与新媒体类教材57本。
表5 新闻传播学类新版教材专业分布(2020-2022)
按出版社分类统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近三年出版新闻传播学类教材数量位列前三,共计59本,占样本总数的41.5%。
表6 新闻传播学类新版教材出版社分布(2020-2022)
(二)新闻传播学类教材出版特点和使用特点
从以上数据可见,近三年新闻传播学类教材出版呈现三大特点。一是教材数量分布与新闻传播学类各专业在全国高校中的布局情况和行业发展趋势基本一致,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传播学、广告学四个优势专业教材数量较多,编辑出版学专业教材仅为个位数。网络与新媒体类教材数量最多,突出体现了学界、教育界紧跟时代潮流、回应业界诉求的特征。二是大学出版社背靠高校学科资源,在新闻传播学类教材出版方面优势明显,同时专业出版社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选题策划也可占据市场优势,如人民邮电出版社于2021年推出“普通高等院校‘十三五’网络与新媒体系列教材”,共12本。三是紧扣“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要求,培养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传播后备人才。从教材名称来看,包含“融合新闻”“媒介融合”关键词的有17本,凸显全媒化特征。以“H5作品创作”“短视频策划、拍摄与制作”“计算传播学与网络爬虫”“财经新闻报道”等为主题的教材多种多样,体现复合型人才培养特点。聚焦“新闻采写”“新闻评论”“媒介经营管理”“视听节目策划”等核心技能的教材推陈出新,满足专家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要求。
教材建设是一个持续性、动态性的过程,包括教材的规划与编写、出版与发行、使用与评价、更新和优化等诸多环节,其中,使用环节是决定教材中蕴含的知识、技能能否内化为新闻传播人才专业素养、职业理想、价值追求的中心环节。有鉴于此,年鉴还对部分新闻传播院校教材实际使用情况作了调查,调查发现:第一,“马工程”教材占据市场绝对主流。以“新闻学概论”“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三门核心课程为例,选用“马工程”教材的高校分别占调查样本总数的73%、98%、92%。第二,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并存,或存在重复建设问题。一些没有“马工程”教材的核心课程,热门教材的使用率也比较集中,如《外国新闻传播史》《新闻评论》《传媒经营管理》排名前三位的教材使用率依次是67%、66%、54%。但除了热门教材,也有大量同名教材被选用,“外国新闻传播史”“新闻评论”“传媒经营管理”三门课程分别使用了7种、12种、12种同名或名称类似的教材,这一方面表明各大院校在教材使用上比较灵活自主,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新闻传播专业教材存在重复建设现象,不少主干课程在市面上拥有数十本同名教材,但许多教材生命周期短暂,编写、出版后即无人问津,根本没有使用评价、更新再版环节。第三,部分高校直接使用外国教材,偏离了中国特色自主知识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目标,如“外国新闻传播史”“传媒经营管理”“公共关系”等课程均存在直接使用外国教材的情况,与扎根中国大地、立足中国实际、回答中国之问的人才培养目标不相契合。
五、专业建设:中国特色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四梁八柱”
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是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培养一流新闻传播人才的“四梁八柱”,所有教育目标最终都要以专业为基本组织架构才能实现。2019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计划在2019—2021年建设10000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10000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三年来,教育部共确定新闻传播学类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12个,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4个。年鉴对312个新闻传播学类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作了统计,从不同赛道、地区、专业的维度进行了分析④。
(一)新闻传播学类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赛道分布
“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采取“分赛道”评选,即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地方高校分列名额,简称部属赛道和地方赛道。不同赛道的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分布情况见表7。
表7 新闻传播学类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赛道分布
从数量规模来看,地方赛道共入选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9个,远高于部属赛道的103个,充分体现了“双万计划”向地方高校倾斜的政策目标。从入选专业建设点级别来看,地方赛道和部属赛道存在明显的结构性差距,在部属赛道的103个建设点中,国家级为86个,占比84.3%,而地方赛道中国家级专业建设点的占比仅为58.4%。可见,在总量倾斜的基础上,地方高校与部属高校的专业建设水平仍有不小差距。
(二)新闻传播学类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地区分布
从地区分布来看,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不含港澳台地区),除青海、西藏外,均有国家级或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入选。其中,北京、湖北、广东入选数量位列前三,占总量的30.4%,呈现出较高的集中度。可见,与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分布情况类似,传媒业发达或教育资源雄厚的地区在各类“国家工程”评选中占有较大优势。但与一流课程地区分布情况略有区别(北京立项数遥遥领先),一流专业建设点在不同省市之间的布局相对较平均,从三批建设名单变化来看,2019年首批遴选,山西、福建、海南、贵州、宁夏、青海、西藏7个省份没有高校入选国家级专业建设点,2020年第二批结果公布后,未入选的省份减少至5个,2021年进一步减少至2个,表明一流专业建设点在统筹规划过程中考虑了地区间的不平衡问题,注重向新闻传播教育相对欠发达地区倾斜。
表8 新闻传播学类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地区分布(部分)
(三)新闻传播学类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分布
在教育部公布的新闻传播学类10个本科专业中,除时尚传播和会展两个专业之外,其余8个专业均有国家级或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其中,新闻学专业高居榜首,建设点数量是排名第二位的广告学的1.8倍,充分显示了新闻学在四个传统优势专业中的主导地位;传播学专业同样作为发展时间较长的传统优势专业,但在建设点数量上明显落后于广告学和广播电视学;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作为“后起之秀”,入选一流专业点数量超过传播学,是媒介革命传导到新闻传播教育界的结果;2020年开始,新兴的数字出版、国际新闻与传播入选一流专业建设点,彰显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总体来看,作为提高我国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质量的又一项重大国家工程,“双万计划”既照顾到了不同类型高校、不同地区、不同专业之间的均衡性,又调动了参评单位的竞争积极性,较好地达成了分类发展、特色发展,分赛道建设、向地方高校倾斜,以及鼓励支持高校在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建设一流本科专业的政策目标。需要指出的是,入选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不意味着已经达到“一流”水准,入选单位还需要经过持续建设及评估验收才能正式获得一流本科专业的认证,未入选的单位也不代表其不具备一流专业水平或潜质,作为培养一流新闻传播人才的“四梁八柱”,专业建设必然是各大新闻传播院校的基础性、系统性工程,只有不断夯实专业基础、持续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才能推动新闻传播教育面向全球舆论格局变化、国家战略需求和传媒产业变革,最终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六、理念、目标、机制:中国特色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未来走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人才培养体系必须立足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来建设,可以借鉴国外有益做法,但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培养什么人——即培养理念和培养目标问题,怎样培养人——即培养机制问题,理念、目标、机制构成了中国特色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要义,决定着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未来走向。
(一)牢固树立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才培养理念
早在1983年,邓小平同志就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推动了我国教育现代化战略的形成,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党的二十大在系统完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同时,首次把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纳入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同志进一步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从而奠定了教育现代化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基础性、支撑性地位。
新闻传播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功能不仅是面向新闻传播行业培养专门人才,还要面向社会需求、面向国家战略提高公众的媒介素养、培养公共传播人才[4],以教育理念、体系、目标、方式、制度现代化为路径,以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为核心功能,致力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当前,行业、社会、国家对新闻传播人才的需要十分迫切,行业层面,新闻信息的生产、分发、经营、消费全流程发生颠覆式重组,行业对复合型、专家型、创新型人才的需要比以往更加迫切,现行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体系在课程建设上滞后于行业发展,在教材建设上“劣币驱逐良币”,在专业建设上划分过细、壁垒森严,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和行业需要之间存在明显的“供需错位”问题;社会层面,全民记者的“平台社会”时代全面来临,社会信息生态鱼龙混杂、暗流涌动,“三俗”内容、对立情绪、极端言论甚嚣尘上,与此同时,公众对媒体系统的信任危机、“网红”对新闻专业的奇谈怪论使得新闻传播教育在社会功能上面临“专业失灵”的风险;国家层面,全球新闻秩序和舆论格局正在经历深刻调整,中国在世界大变局中塑造何种形象、发出多大声音、传递何种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形象、中国主张、中国观念的国际传播能力,此种背景下,培养既能扎根中国实际,又具有全球视野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成为新闻传播教育的时代使命。因此,将行业面向、社会面向、国家战略面向统摄到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牢固树立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是新时代中国特色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第一个未来走向。
(二)确立思想政治、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理念回答了“培养什么人”这一重大命题中的第一层问题,即新闻传播人才的核心定位——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必须具备何种能力素质,是培养什么人的第二层内涵,具体表现为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目标。中宣部、教育部发布的《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指出,要“强化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专业知识教育‘三位一体’新闻传播育人体系”,为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目标指明了方向。
一是培养爱党爱国爱人民,具有正确价值导向、深厚家国情怀的新闻传播人才。“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中国高等教育不变的底色。对党和国家的热爱,对家国命运、人民福祉的关切,并不是一种天然的情感,而是需要通过教育和培养才能树立的观念。所以,新闻传播教育首先是政治立场教育、家国情怀教育[5]。通过思政教育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国情教育帮助学生理解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逻辑,通过形势政策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当下中国发展实际和世界发展大势,通过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帮助学生确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方向。
二是培养爱岗敬业,具有崇高职业理想、强烈专业认同的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实践中,一个现象经常使笔者困惑:在与低年级学生交流时,每当问到“高考填报志愿时为何选择新闻传播专业”,得到的答案经常是“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新闻理想。与高年级同学交流,提及“新闻理想”,多闭口不谈。究其原因,固然有学业压力、社会现实等方面的因素,从人才培养的角度看,职业理想教育、专业认同教育的缺失才是根源。因此,在传授专业技能知识之外,新闻传播教育必须以激发学生职业精神、建立情感联结为先导,帮助学生在进入职场之前厚植爱岗敬业、求真务实、秉中持正的专业基因。
三是培养强基博闻,具有扎实专业基础、宽广知识结构的新闻传播人才。早在1924年,燕京大学新闻系《本系学则》就指出:“新闻人才,不但具有专门的知识与训练,对于各种学识皆宜有清晰之概念。”由此奠定了新闻传播人才“一专多能”的培养基调。但是对于“专”到什么程度、“能”到什么范围,学界、教育界、业界有不同声音,常有人惊呼:“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竟然不会写新闻稿(拍视频)!”也有学生抱怨:“为什么我们要学三门计算机语言……”从受教育者的角度看,知识能力结构之专门化和多元化永远是一对矛盾;从人才培养的角度看,在强基础、宽口径成为新闻传播院校普遍选择的当下,基于高校办学定位、学科资源、学生就业面向,通过课程体系、学分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的动态调适,合理确定专业基础和多元知识结构的平衡点,将是中国特色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第二个未来趋向。
(三)构建学科、专业、课程、教材、教师协同发展的人才培养机制
怎样培养人——即培养机制问题,涉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从系统论的角度看,机制是指各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和运行方式。就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系统而言,至少包括学科、专业、课程、教材、教师等要素。学科是知识的建制化体现,是一种知识体系;专业是学科建制之下培养学生的各个专门领域和学业门类;课程是学科专业中最有价值的知识组成的教学内容;教材是承载学科知识和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教师作为教育主体,则是支配学科、专业、课程、教材的能动主体。五大要素环环相扣,构成一个体系化的整体结构,不同要素之间是否协同发展决定着体系的功能完备程度,也决定着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机制的完善程度。未来,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在学科、专业、课程、教材建设和教师发展方面将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在学科交叉融合的背景下平衡学科建设的主体性和开放性。学科分化与融合是科学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当今时代,大跨度交叉融合成为学科发展主流。“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新闻传播学与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信息科学的交流日益频繁,表现在人才培养方面,辅修社会学、计算机、财政金融等专业的新闻传播院校也越来越多。作为人文社会科学中发展时间相对较短的应用学科,学界、教育界在交叉融合过程中总有一种担忧,即学科主体性的丧失[6]。为此,常有学者呼吁要“回归新闻教育”、构建新闻传播专业的“知识护城墙”。从学科演化的角度观之,任何一门学科从诞生、发展到成熟,莫不在进行“拆墙”与“建墙”,要之,主体性乃学科之根基,开放性则为学科生命力所在。平衡新闻传播学科建设的主体性与开放性,关键在于交叉融合过程中是“我注六经”还是“六经注我”,借用梁启超的观点“不惜以今日之我,难昔日之我”,如此方能有日新之我。
二是在适应行业发展需要的背景下平衡专业建设的稳定性和动态性。自1987年起,教育部首次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到2023年4月,最新的本科专业目录公布,新闻传播学类共设有10个专业。综观历次调整结果,基本思路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在基本专业之外随时代发展增加特设专业。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实践性、应用性突出,调整幅度颇大,2012年以来,陆续增设了网络与新媒体、数字出版、时尚传播、国际新闻与传播、会展5个本科专业,在院系层面由此带来专业建设的稳定性和动态性平衡问题。近年来,一些院校的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在“新设”和“停招”之间徘徊,就是这一问题的表现。质言之,新闻传播专业建设要适应行业发展需要,但新闻传播行业也并非新闻传播教育的唯一就业领域,在应时所需的同时,根据院系传统、专业特色、路径规划保持人才培养的“定力”,平衡专业设置的稳定性和动态性,将是未来新闻传播专业建设的一大方向。
三是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下围绕三大人才培养目标重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诸多单一教学科目相互联系构成的有机整体,其根本宗旨是以学生为中心,其基本依循是“一系列共同认可的教学目标”。围绕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专业知识教育三大人才培养目标,将课程思政贯穿到形势与政策课程、新闻伦理课程、专业理论课程建设全过程,在社会需求、学生需要、教师诉求等因素驱动下,改变因人设课的局面,通过与外部环境的互动降低人才培养目标与环境需求的张力,逐步解决课程内容陈旧滞后、课程体系与时代脱节等问题。
四是在全过程管理的理念下优化教材体系。教材体系是学科体系、专业体系、课程体系的重要支撑,如前所述,教材体系建设是一个持续性、动态性的过程,包括教材的规划与编写、出版与发行、使用与评价、更新和优化等诸多环节。在我国大学教材体系运行实践中,“生产导向”的工业化痕迹十分明显,重规划与编写、轻使用与反馈,一本教材完成出版环节似乎就已走到生命周期尽头,教材的实际使用情况如何、使用者有何评价、如何根据读者评价优化改版,常常被编写者、管理者忽视。生产导向的直接结果就是重复建设现象严重、“注水”教材横行、劣币驱逐良币,因此,优化顶层设计、引导精品生产、重视读者反馈、强化全过程管理,将是新闻传播专业教材建设的着力方向。
五是在回归初心的价值追求下重拾教师立德树人的本职。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大学教师因其学者、师者的双重身份,肩负着教学与科研两个重担。在现行考核评价机制下,科研是教师的立身之本,教学则成了“良心饭”。近年来在“破五唯”政策引领下,高校教师的非教学负担有所减轻,教学业绩、人才培养成果被越来越多地纳入教师评价、学科评估中。未来,继续强化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制度性引导高校教师回归初心、回归使命、回归课堂,将是新闻传播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一条主线。
七、结语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是使人成为人的事业。中国特色新闻传播教育,是使人成为具有健全品格、家国情怀、职业理想和专业素养的大写的人的崇高事业。探索出一套人才培养的中国模式、中国方案和中国经验,回答好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是新闻传播教育者的共同使命。聚焦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改革和专业建设等核心问题,站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高度,形成理念先进、目标清晰、机制健全的人才培养体系,新闻传播教育必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本文为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类专业‘课程群+工作坊’实践育人模式研究”(项目编号:湘教科规通〔2021〕3号)成果之一】
注释:
①人才培养方案分析数据引自《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2021-2023)》,原作者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艺术与传媒学院刘义昆副教授。
②新闻传播类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分析数据引自《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2021-2023)》,原作者为湖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莫梅锋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艺术与传媒学院刘义昆副教授。
③新闻传播专业教材出版及使用分析数据引自《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2021-2023)》,原作者为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孟宪震、胡正强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张继木教授。
④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分析数据引自《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2020-2022)》,原作者为湖南理工学院新闻传播学院王文锋教授。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002).
[2]德里克·博克.大学的未来[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167.
[3]米博华.国家事权视域下的教材建设[N].光明日报,2021-11-19(11).
[4]张昆.新闻传播教育导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15.
[5]高晓虹,冷爽,赵希婧.守正创新:中国特色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编辑,2022(07):4-9.
[6]王一鸣.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焦点问题和时代走向:基于全国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研修班的调查[J].新闻大学,2023(10):106-118+123.
本文引用格式参考:
王一鸣,黄佳琪.中国特色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和未来走向——基于《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的调查[J].青年记者,2024(12):104-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