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红妍(右二)和几位村民彩排舞蹈节目。
2025年1月7日腊八节,在贾寨镇综合文化站,贾寨镇双河文化演艺队的彩排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村民耿红妍和几位村民拿着彩带,在动感的音乐中欢快起舞,她们舞步轻盈,动作整齐划一,每一个转身、每一次抬手都饱含着对 “村晚” 的期待与热情。一旁,还有几位戏曲演员在吊嗓子,准备排练豫剧《打金枝》,优美的唱腔在空中回荡,引得路过的村民纷纷驻足聆听。
现场观看彩排的贾大爷笑得合不拢嘴:“在家门口就能看到这么精彩的‘村晚’,太开心了,很期待正式的表演,咱们村民的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咯!”
随着春节脚步渐近,聊城市茌平区贾寨镇耿店村沉浸在一片忙碌而喜庆的氛围之中,备受瞩目的耿店 “村晚” 进入了紧锣密鼓的筹备阶段。“今年是我们举办的第三届‘村晚’。往年都是请文艺队来,这次更接地气,咱农民当主角,自己上台演。”贾寨镇文化站站长赵玉国告诉记者,这个由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的乡村文艺盛会,即将在农历腊月二十一的“运河大集”旁上演。
“明天上午9点贾寨镇文化站耿店村晚海选,虽然是在室内,但最近降温了,大家多穿点棉衣服保暖。”1月11日,赵玉国在耿店“村晚”海选群里发了条温馨提醒。
村民第一次上台,节目内容从哪儿来?“今年的节目大多源自村民的日常生活,是他们智慧与情感的结晶。”负责舞蹈编排的刘文华给记者列出海选节目单,“像《棚棚勃勃咱耿店》《张灯结彩》等都是展现当地蓬勃发展的节目。不仅有舞蹈,村里的贾庆生老师还根据乡村振兴和耿店发展创作了相声节目。”
耿红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平日里忙完大棚里的农活,就来文化站当志愿者,耳濡目染下也跟着刘文华她们学习了舞蹈。这次 “村晚”,她主动请缨,参加了《庆丰收》《张灯结彩》等3个舞蹈节目的演出。“俺上午收完棚里的辣椒,下午就过来了。”今年她家种了9个大棚,目前每天收2000多斤辣椒,带着丰收的喜悦,她也成为“村晚” 筹备的 “主力军”之一,买道具、布置舞台、联系村民等等,忙得很。
戏曲节目排练。
“我们还从茌平区梆子剧团请来范在民老师给大伙做指导,最近大伙在动作和音韵上都提升不少。”赵玉国补充道,平日里镇上也有不少戏曲爱好者,正好趁着这次机会学习提升。
小品创作团队更是将村里的新鲜事、邻里的趣事搬上舞台。村民贾红兰,结合邻居回乡创业的经历,编写了小品《棚二代相亲》,讲述了年轻人春节回家相亲,看到家乡发展前景,决定返乡创业的故事。
耿店 “村晚”海选现场。
近年来,耿店 “村晚” 已成为当地春节期间不可或缺的文化盛宴。它扎根乡土,承载着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乡村文化的热爱与传承。
从最初的简单联欢逐步发展为如今集歌舞、戏曲、小品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的综合性演出,“村晚” 的每一步成长,都印刻着耿店村发展的足迹。
多年来,耿店村在党支部的引领下,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从最初的传统农业种植,到如今成为远近闻名的 “鲁西小寿光”,大棚蔬菜产业蓬勃兴起。村里不仅拥有数量众多的中高档大棚,日产销蔬菜可观,还引进了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华丽转身。
“棚二代” 们纷纷回乡创业,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村民们的腰包鼓了起来,生活越来越富足。而 “村晚” 作为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载体,正是耿店村发展成果的生动展现。
(大众新闻·农村大众记者 向雨瑶 通讯员 刘明明 彭月勇 曹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