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诸吕之乱”发生在吕雉病逝后的一个多月内。她曾左右政局十五年,汉惠帝刘盈在位她可以影响决策,惠帝死后她可以挑选新皇帝,新皇帝不合她意,她可以另换别人,屠杀功臣诸侯更不在话下。吕后是中国古代第一位皇后,严格来说也是第一位有记载的皇太后。只因为有皇后、皇太后身份,她拥有那么大的权力,这显然说不通。
《史记·高祖本纪》中有个情节,刘邦建汉的第二年,项羽外出攻打齐国,刘邦率56万大军乘虚而入,袭击楚国核心区彭城,尽管刘邦军队十数倍于项羽,但仍然惨败,元气大伤,狼狈地带着几十个骑兵逃走,刘邦的父亲刘太公和妻子吕雉却被楚军俘获。为刘邦驾车的是夏侯婴,途中遇到了刘邦的女儿鲁元公主与儿子刘盈。夏侯婴想让他们上车,刘邦认为多两个人车跑不快,多次把孩子推下马车。夏侯婴每次都捡回两个孩子放到马车上,险些惹得刘邦提刀杀他。连孩子的性命都不顾,可以看出刘邦的狼狈,但也可以想象,刘盈在刘邦心中并没有那么重要。
一个多月后,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刘邦立刘盈为太子。要知道,汉军刚刚遭受重创,政权能否存续还不一定。如果说刘邦是考虑到国不可一日无君,他立太子的选择也很多,比如刘肥,最年长;比如刘如意,刘邦最喜欢;要说刘盈,他是正妻吕雉的孩子,但吕雉还在敌军营中当人质,是否能活下来还是个问题。既然如此,刘邦为什么要慌忙立刘盈为太子呢?
答案就在吕雉的两位哥哥身上。《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在刘邦进军彭城的同一时期,吕雉的大哥吕泽正率领军队占领彭城西部的下邑。后来,刘邦在彭城大败,就近投靠吕泽。以吕泽作为后盾,刘邦收拢败军向西撤退。
《史记》中有一篇《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从中可以发现,楚汉战争时期,刘邦一方的军队并不是由他全部控制,而是由几个相对独立的军团单独行动,至少有刘邦军团、韩信军团、吕泽军团等5支部队。彭城这一仗前后,韩信率军在今天山东一带作战;刘邦吃了败仗后整顿残部返回关中;刘邦的大舅哥吕泽一直在今天安徽北部一带策应刘邦。
还有一组资料,也能让我们看到吕泽的实力,后来刘邦夺取天下论功行赏,从封侯者的数量来看,韩信军队获封最多,有9人;其次就是吕泽军团了,吕泽属下有4人封侯,由此可以推测吕泽军团是仅次于韩信军团的大军团。而吕雉不只有一位哥哥,他的大哥吕泽后来受封为周吕侯,在封侯大名单中排名第十一。排名第十二的是吕雉的二哥吕释之,他受封为建成侯。
吕释之的贡献虽不是南征北战,但任务或许更艰巨。最初刘邦受封于汉中,汉中距离项羽的彭城1100公里左右,而刘邦的父亲妻儿却在老家沛县,沛县距离彭城只有45公里。显然,这是留着做人质嘛。楚汉战争时,人质丧命的危险系数骤升,而吕雉的二哥一直留守沛县,刘邦的亲属能在战争中活下来,多亏了这位二舅哥。回头再想封刘盈为太子的事情,就容易理解了。尽管刘邦喜欢小儿子刘如意,但刚在战场上吃了败仗,重整事业需要大舅哥支持,安顿家小需要二舅哥效力,你不得立刘盈为太子表个态吗?如果说吕后权力地位源自两位兄长的功劳,当兄长们先后过世,她的影响力理应减小,为什么后来竟然临朝称制呢?
刘邦能夺取天下,有个人居功至伟,这就是汉初三大名将之首韩信,被封为楚王,但不久后就被降级为侯,被逼之下韩信打算趁刘邦外出在长安城袭击吕后,结果计划败露而被杀。
这是个“狡兔死、走狗烹”的故事,但故事里有个疑点。韩信的军事才能很高,尤其擅长谋略,留下兵学著作《韩信》三篇,后人尊称“兵仙”。他应该清楚兵卒不多,在长安城起兵造反胜率极低。如果非要起事,韩信兵寡将少就应该攻击守备军,击溃对手防御力量;或是拿下最高行政长官相国萧何,手握谈判筹码;最不济,也可以突围城外以图东山再起。但韩信却选择袭击吕后。
韩信打算袭击吕后的消息走漏了,吕后临危不乱,她和萧何商量召见韩信。用字讲究的司马迁用了“召”这个字,君王唤使臣下为“召”,而韩信也受命前去觐见,可见吕太后在长安拥有召见大臣、地方诸侯王的权力。之后的事情继续印证了这一点。韩信入宫,吕后命令武士把韩信捆起来。韩信是开国元勋,吕后并没有等刘邦回来商量处置,而是直接下令在长乐宫斩杀。刘邦返回长安,见韩信已死,又高兴又怜悯,就是没有生气。
我们在读刘邦和吕后故事不难感受到,吕后并非普通的妃子,她更像是刘邦的事业伙伴。刘邦自汉五年定都长安,至去世的汉十二年,7年间他待在长安的时间不过3年半,其余时间或是在洛阳,或是外出征战,随行的是戚夫人。吕后便在长安城中担任刘邦的代理人。吕后也通过长期处理国政,与大臣们建立了信赖关系。比如前面提到的萧何,也是吕后的工作好搭子,刘邦在外,长安城内的大事都是二人商议决定的。
再比如吕后与张良关系也不错。刘邦去世后,张良遵从道教教义,为减轻身体负担而不吃谷物,即“辟谷”。吕后知道后,觉得这是胡闹,强行让张良食用谷物,还说了句名言:“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何至自苦如此乎!”张良听了她的话,不得已开始吃饭。我们看这里吕后的“强行”和张良的“不得已”,并不是威胁,更像是亲人间的善意强求。一来二去,吕后熟练地操持着国家日常事务,文武百官渐渐习以为常,吕后也与大臣们结下不少私人交情,这些人自然会在日后成为她的支持者。